三章大气中的水分课件.ppt
《三章大气中的水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章大气中的水分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大气中的水分,第二章 大气中的水分,主要内容,大气中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 蒸发及凝结现象 大气中的凝结物 降水的形成,主要内容 大气中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第一节 大气湿度及水相变化,大气中水分含量的多少,称为湿度,即空气的干湿程度。,一、大气湿度,第一节 大气湿度及水相变化大气中水分含量的多少,称为湿度,,(一)湿度的表示方法,1、水汽压: 指大气中水汽部分的分压力,用 e 表示,单位是 hPa 。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水汽压越大。 2、绝对湿度: 指单位体积湿空气所含有的水汽质量,又称为水汽密度, 用 a 表示,其单位为 gm3 或 gcm3 。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 由于
2、水汽含量难以直接测量,通常以 e 代替 a 。,(一)湿度的表示方法 1、水汽压: 指大气中水汽部分的分压,饱和水汽压与相对湿度,3、饱和水汽压: 指一定体积空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所具有的压力,用 E 表示,其单位与水汽压相同。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不同气温下的饱和湿度,饱和水汽压与相对湿度 3、饱和水汽压: 指一定体积空气在一定,4、相对湿度 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的百分数,用 f 表示,即: f e E 100相对湿度大小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当 e 不变时,气温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相对湿度减小。,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
3、为高气湿,30以下称为低气湿。,4、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30以下称为,相对湿度的测定,相对湿度的测定,69,75,81,87,93,35.0,67,73,79,86,93,30.0,61,68,76,83,92,25.0,58,66,74,82,91,20.0,52,61,70,80,90,15.0,44,54,65,76,88,10.0,32,45,58,71,86,5.0,15,3l,47,65,82,0.0,11,32,54,77,-50,5.0,4.0,3.0,2.0,1.0,干湿差(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比较这些数据,你发现了哪些规律?,69758187
4、9335.06773798,当温度不变时,绝对湿度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大;反之,绝对湿度越小,相对湿度就越小,它们呈正比关系。,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上升相对湿度必然下降,而温度下降相对湿度必然上升,它们呈反比关系。,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升高必然绝对湿度加大,温度降低必然绝对湿度减小,它们呈正比关系。,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温度三者的关系,当温度不变时,绝对湿度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大;反之,绝对湿度越,饱和差与露点,5、饱和差 指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之差,用 d 表示。 d E e ,单位与水汽压相同。饱和差越大,说明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少。,饱和差与露点 5、饱和差,6、露点
5、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保持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用 Td 表示。 在饱和空气中, TTd 0 ; 而在未饱和空气中,则 TTd 0 。 TTd 差值越大,相对湿度越小,反之相对湿度越大。气温降到露点,是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露点仪,6、露点露点仪,露点的简单测量,1、以量杯装盛自来水片刻,让水温和 气温一致;2、放入温度计,慢慢加入少量冰块, 观测水温的降低;3、等候片刻或继续加入多一些冰块, 直至量杯外表面出现水珠,此时温 度计的读数即为露点温度。,露点的简单测量1、以量杯装盛自来水片刻,让水温和,(二)湿度的变化与分布,1、日变化: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
6、气温高相对湿度小,气温低相对湿度大。因为气温增高时,饱和水汽压增大比水汽压增大要快得多,气温降低时相反。因此,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清晨气温最低时,最低值出现在午后气温最高时。 2、年变化: 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但季风气候区相反,夏季大冬季小,因为夏季风来自海洋,而冬季风来自大陆。,(二)湿度的变化与分布 1、日变化: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取,3、湿度的空间分布,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取决于纬度和海陆分布状况。 赤道地带终年高温多雨,而高纬度地带则全年低温,所以相对湿度都较高80。副热带区域,相对湿度较低,约50。 通常,相对湿度大陆小海洋大。在大陆,距离海洋越近,相对湿
7、度越大;距离海洋越远,相对湿度越小。,3、湿度的空间分布 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取决于,二、蒸发与凝结,水文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1、水分循环,二、蒸发与凝结水文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1、水分循环,“天然人工”水循环示意图,“天然人工”水循环示意图,内因(水的物理特性),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水循环,内因(水的物理特性) 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水循环,全球水平衡(数据来自John Mbugua et al, 1995),全球水平衡(数据来自John Mbugua et al, 1,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使水圈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2)通过水循环,使海
8、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 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更新最快 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2,2、水相变化与潜热交换蒸发由水变成水汽;凝结由水汽变成水;冻结由水变成冰;融解由冰变成水;凝华由水汽直接变成冰;升华由冰直接变成水汽。 水的相变过程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这种能量称为潜热(能)。,2、水相变化与潜热交换,潜热交换, 由水的相变导致的热量吸收和释放过程,称为潜热交换(过程)。 蒸发、融解、升华吸收潜热; 凝结、冻结、凝华释放潜热。例如:常温下,水的蒸发潜热为 L 2497 J ,即蒸发 1 g 水需
9、要消耗 2497 J 的热量;与此相反, 1 g 水冻结成冰则可释放出 334.7 J 热量。,潜热交换 由水的相变导致的热量吸收和释放,3、蒸发及其影响因素,当 e E 时,出现蒸发;当 e E 时,则出现凝结。蒸发量:因蒸发而消耗的水量,以水层厚度mm 表示。蒸发 1 mm 厚的水,相当于 1 m2面积上蒸发 1000g 的水量。 蒸发速率: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上蒸发出来的水分质量,单位为 gcm2 s 。蒸发受气象因子和地理环境影响。蒸发面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蒸发量越大。蒸发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即每天午后最大日出前最小;夏季大冬季小;海洋大、大陆小。,3、蒸发及其影响因素当 e E
10、时,出现蒸发;,蒸发受气象因子和地理环境影响。蒸发面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蒸发量越大。蒸发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即每天午后最大日出前最小;夏季大冬季小;海洋大、大陆小。,蒸发面的影响,蒸发受气象因子和地理环境影响。蒸发面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蒸发,地理纬度的影响,地理纬度的影响,4、凝结及其条件,空气中水的凝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空气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要有凝结核。空气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途径:增加空气水汽含量,如暖水面的蒸发;降低气温,大气中水的凝结主要由于空气冷却而产生(绝热冷却:云、雨产生的主要方 式;辐射冷却和平流冷却:雾、露、霜等产生的主要方式 )。凝结核指具有吸湿性、可作为水汽凝结
11、核心的微粒。其含量随高度递减;陆地多海洋少;城市多乡村少,工业区最多。,4、凝结及其条件空气中水的凝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三、水汽凝结现象,三、水汽凝结现象,三、水汽凝结现象三、水汽凝结现象,1、地面凝结现象(露和霜),当近地面层空气冷却至露点温度以下时,水汽会凝结在地面或地面物体上。露:如果露点温度高于 0 ,水汽凝结为液态,称为露;霜:如果露点温度低于 0 ,水汽凝结为固态,称为霜;霜冻:是指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受害或死亡的低温。露和霜的形成条件:近地面层空气湿度要大;有利于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地面或地物热传导不良。,1、地面凝结现象(露和霜)当近地面层空气冷却至露点温度以,北国树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中的 水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30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