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课件.ppt
《医学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或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适度的静脉回心血量下,心排出量的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主要表现为全身疲乏、呼吸短促、心率加快、颈静脉怒张、外周水肿、胃肠道淤血、肺水肿等症状。,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一、CHF时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心血管重构(remodeling)又称心脏及血管构型重建,是CHF加剧
2、、恶化的基础,是心脏形态结构的多种病理变化之总和,是一种自身不断的进程。 形态学变化 心功能变化,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一、CHF时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医学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_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课件,医学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_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课件,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治疗CHF的药物分类1.强心苷类 地高辛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及氯沙坦等。3.利尿药 氢氯噻嗪、呋噻米、螺内酯等。4.其他治疗CHF的药物(1) 受体阻断药 卡维地洛、美托洛尔(2)钙通道阻滞药 氨氯地平(3)非苷类正性肌力药 儿茶酚胺类 扎莫特罗、多巴酚丁胺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3、米力农、维司力农(4)其他血管扩张药 硝酸甘油、肼屈嗪、硝普钠、哌唑嗪等。,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治疗CHF的药物分类,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四、强心苷类,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四、强心苷类,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地高辛(digoxin)体内过程 1吸收 地高辛吸收比例波动大,可变动在20%80%,生物利用度差异显著,约为60%80%,可能与药物颗粒大小及药物溶出度有关。2分布 强心苷与血浆蛋白结合比例不同,血浆t1/2各异,地高辛可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以肾、心及骨骼肌中浓度较高。3代谢 地高辛在体内代谢较少,主要被还原为双氢地高辛等,其形成过程有赖于肠道细菌的存在。4排泄 地高辛以原形从肾脏排出,约占6
4、0%90%,肾功能不全者易中毒。T1/2 为36h。,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地高辛(digoxin),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药理作用正性肌力作用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与其直接作用于强心苷受体有关与其作用于自主神经及肾,影响神经-激素-体液的调节及心肌细胞电生理等有关。,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药理作用,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1.正性肌力作用 地高辛对心脏具有直接的选择性作用,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即正性肌力作用(positive inotropic action)。这一作用可使最大收缩张力及最大收缩速率的提高,使心肌收缩有力而敏捷,表现为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度dp/dtmax 增大,心肌最大缩短速度Vmax加快
5、,由此可明显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从而解除心功能不全的症状。而在CHF状态下,因强心苷可通过间接反射性作用,抑制正处于兴奋状态的交感神经活性,从而使外周阻力并不增加,得以保持心排出量增加。,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1.正性肌力作用,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正性肌力作用机制】 地高辛选择性与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 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可以认为Na+-K+ATP酶就是地高辛的受体。能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2+,这是地高辛正性肌力作用的基本机制。,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治疗量地高辛抑制Na+-K+ATP酶活性约20,结果是细胞
6、内Na+增多,K+减少。当细胞内Na+增多时,激活Na+-Ca2+交换机制,使Na+内流减少,Ca2+外流减少,或者是使Na+外流增加的同时,Ca2+内流增加。其结果是细胞内Ca2+量增加,促使肌浆网的钙释放,即“以钙释钙”的过程。在地高辛作用下,心肌细胞内可利用的Ca2+增加,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治疗量地高辛抑制Na+-K+AT,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2.负性频率作用(negative chronotropic action) 使因CHF时加快的心率减慢。这一作用继发于正性肌力作用。由于心排出量增多,作用于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此外,
7、还可增敏窦弓感受器,直接兴奋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及增加窦房结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2.负性频率作用(negative chr,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负性频率作用有利于解除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因心率减慢可增加心脏休息时间,同时又可使舒张期延长,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得以保证心排出量增加,与此同时冠状动脉血液灌注改善,从而有益于心肌的营养供应。,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负性频率作用有利于解除心功能不全的,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3.负性传导作用 由于增强心肌收缩力,心排出量增加,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在房室结强心苷可因迷走神经兴奋而减慢Ca2+内流,使传导减慢,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延长。大剂
8、量时可因直接作用而减慢房室和浦氏纤维的传导速度。,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3.负性传导作用,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4.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决定心肌耗氧量的主要因素是室壁张力、每分钟射血时间及心肌收缩力。虽然地高辛可使CHF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耗氧量增多,但基于正性肌力作用,使射血时间缩短,心室内残余血量减少,心室容积缩小,室壁张力下降以及负性频率的综合作用,心肌总耗氧量并不增加。这是地高辛区别于儿茶酚胺类药物的显著特点。,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4.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5.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电生理特性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浦肯野纤维 自律性 传导性 有效不应期,抗充血性心力衰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课件 医学 作用 心血管 系统 药物 充血 心力衰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