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第五章,第1页,共51页。,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要深刻认识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还必须考察资本的流通。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个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第2页,共51页。,1.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是指投资于工业、农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第3页,共51页。,(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阶段 公式 职能形式 职能作用,第4页,共51页。,(2)产业
2、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第5页,共51页。,2.资本的周转,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第6页,共51页。,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周转速度,生产资本的构成,周转时间,周转次数,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第7页,共51页。,(1)周转时间: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有资本形式所经历的时间。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2)固定资本:指用于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3)流动资本:指
3、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第8页,共51页。,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计算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第9页,共51页。,简单应用: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1年中固定资本 1年中流动资本 + 预付资本1年 周转价值总额 周转价值总额 中的周转次数 预付资本总额,第10页,共51页。,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可变资本周转
4、速度越快,带来的剩余价值量越大,反之则少。M=m v n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年剩余价值率等于1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除以1年内预付可变资本量。M=(m vn)=m n3、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第11页,共51页。,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第12页,共51页。,(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个别资本,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第13页,共51页。,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 社会资本,第14页,共51页。,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实物补偿,第15页
5、,共51页。,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构成,c+v+m,实物构成,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第16页,共51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分为 价值构成与实物构成,社会生产划分为 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 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第17页,共51页。,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即(v+m)=c
6、(v+m)=c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公式: (c+v+m)=c+c (c+v+m)=(v+m)+(v+m),第18页,共51页。,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样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即(v+v+m/x)=(c+c)(v+v+m/x)=(c+c)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公式: (c+v+m)=(c+ c )+(c + c) (c+v+m)= (v+v+m/x)+ (v+v+m/x),第19页,共51页。,马克
7、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结论:,第20页,共51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1页,共51页。,1、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第22页,共51页。,2、经济危机的根源,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第23页,共51页。,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第一
8、阶段:危机,第24页,共51页。,第二阶段:萧条,第25页,共51页。,第三阶段:复苏,罗斯福新政,第26页,共51页。,第四阶段:高涨,美国近30年来财政债券收益走势,第27页,共51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大危机,第28页,共51页。,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第三节 产业资本的利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课件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第五 资本 流通 过程 剩余价值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