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2章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1课时)课件.ppt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2章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1课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上第2章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1课时)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透镜和视觉第一课时,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下,照相机,放大镜,这些光学仪器中都有一个重要的部件 透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透镜的有关知识。,你认识这些光学仪器吗?你能叫出这些仪器的名字吗?,显微镜,望远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近视眼镜,远视眼镜,你仔细看过近视眼镜和老花镜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近视眼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远视眼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凸透镜:形状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凹透镜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1凸透镜:中间_边缘_的透镜,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2凹透镜:中间_边缘_的透镜,图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
2、厚,薄,薄,厚,A、D、F,B、C、E,A B C D E F,(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O点的直线,简称主轴。(2)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点(可以认为在透镜的中心)。,2主光轴和光心,光心,o,主光轴,主光轴和光心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科学术语,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出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由此你发现什么?,活动1,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3、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焦距,光心,(3)焦
3、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5)凸透镜不光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对所有不过光心的光线都具有会聚作用。,(4)凸透镜有关于光心对称的两个焦点。,焦点,焦点,换用凹透镜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还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吗?,活动2,F,F,换用凹透镜不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1)平行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会向外发散凹透镜则使太阳光发散。,4、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O,虚焦点F,F,你能用冰和阳光来取火吗?,思考与讨论,能用冰和阳光来取火。将冰块削成凸透镜形状正对太阳光,燃料放在焦点上即可燃烧。,在桌上放一块凸透镜,在凸透镜的一侧点燃一支蜡
4、烛,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像。,二、凸透镜成像,活动3,凸透镜成像,(2)我们把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u)。(3)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v)。,1、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1)这个像能呈现在光屏上,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这样的像叫做实像 。,物距(u),像距(v),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知道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的实像,并且这个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通过放大镜,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而这个像与蜗牛都位于凸透镜的同一侧。,放大镜也是凸透镜,探究,那么,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规律可循?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1. 提出问题: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 建立猜想: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跟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在阳光下或利用平行光源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f =_ 厘米。用 1支蜡烛作物体,研究蜡烛所成的像;用 1块白色硬纸板做光屏,来承接蜡烛的像。,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1)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光屏、凸透镜、火柴。,(2)实验步骤,10,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成像装置上,调节它们的高低使它们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它们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中心,点燃蜡烛,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U2f),调整光屏到
6、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并将u、v记录下来,然后将蜡烛逐次移近凸透镜,每次都需要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c、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a、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b、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直接用眼睛通过凸透镜来观察烛焰。,d、当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蜡烛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试一试,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4. 记录实验数据并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焦点上不能成像。,e、将蜡烛移到凸透镜的焦点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科学 七上第 透镜 视觉 课时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