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识别技术介绍ppt课件.ppt
《语音识别技术介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音识别技术介绍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音信号处理与识别,一、语音识别概述,二、语音识别系统基本原理,三、预处理及特征参数提取,四、模板匹配技术及相似性判断方法,五、语音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语音识别概述,让机器听懂人类的语音,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伴随计算机技术发展,语音识别己成为信息产业领域的标志性技术,在人机交互应用中逐渐进入我们日常的生活,并迅速发展成为“改变未来人类生活方式厅的关键技术之一。 语音识别技术以语音信号为研究对象,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机器进行自然语言通信。发展和现状: 20世纪50年代,AT&T Bell(贝尔)研究所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能识别10个英文
2、数字的语音识别系统一Audry系统,这标志着语音识别研究的开始。 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语音识别的发展。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是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和线性预测分析(Linear Predictive)技术。其中后者较好的解决了语音信号产生的模型问题,对语音识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音识别概述,70年代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突破。在理论上,LP 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动态时间规整技术(DTW)的基本成熟,特别是提出了矢量量化(VQ)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理论。在实践上,小词汇量孤立词的识别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实现了基于线性预测倒谱和DTW技术的特定人
3、孤立语音识别系统。这一时期的语音识别方法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模式识别策略。 80年代语音识别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其显著特征是HMM模型和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在语音识别中的成功应用。HMM模型的广泛应用应归功于AT&T Bel实验室的Rabiner等科学家的努力,他们把HMM纯数学模型工程化,从而为更多研究者了解和认识。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大词汇量、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 90年代,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及产品化方面出现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以及IBM,Apple,AT&T,NTT等著名公司都为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化开发投以巨资。语音识别技术实用化进程大大
4、加速,并出现了许多实用化产品。 IBM公司率先推出的汉语ViaVoice语音识别系统,带有一个32,000词的基本词汇表,可以扩展到65,000词,平均识别率可以达到95%,可以识别上海话、广东话和四川话等地方口音,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汉语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语音识别概述,21世纪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及产品化方面进一步发展。在语音识别产品方面,各大公司纷纷推出自己产品。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语音识别软件,既不是微软生产的,也非IBM制造,它的名字叫做Naturally Speaking,出自于Nuance Communications公司。Naturally Speaking己经得到了大多数用户的
5、认可。用户对着麦克风说话,屏幕上就显示出说话的内容,很容易识别和纠正错误.久而久之,该软件就会适应用户的说话风格。 我国语音识别研究工作起步于五十年代,但近年来发展很快,研究水平也从实验室逐步走向实用。从1987年开始执行国家863计划后,国家863智能计算机专家组为语音识别技术研究专门立项,每两年滚动一次。我国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水平己经基本上与国外同步,在汉语语音识别技术上还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单位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语音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课题组研发的非特定人汉语数码串连续语音识别系统
6、,识别精度达到了94.8%(不定长数字串)和96.8%(定长数字串).,-,语音识别概述,语音识别系统分类: 从说话者与识别系统的相关性分: (1)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仅考虑对于专人的话音进行识别,与说话的语种没有关系; (2)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识别的语音与人无关,通常要用大量不同人的语音数据库对识别系统进行学习,识别的语言取决于采用的训练语音库; (3)多人的识别系统:通常能识别一组人的语音该系统通常要求对该组人的语音进行学习,通常可以识别三到五个人的语音。 从说话的方式分: (1)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其输入系统要求输入每个词后要停顿; (2)连接词语音识别系统:其输入系统要求对每个词都
7、清楚发音,开始出现一些连音现象; (3) 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连续语音输入自然流利的语音,会出现大量的连音和变音。 另外从识别系统的词汇量大小分:小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几十个词);中等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几百到上千个词);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几千到几万个词)。,-,语音识别概述,语音识别的基本方法: 一般来说,语音识别的方法有三种:基于声道模型和语音知识的方法、模板匹配的方法以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1)语音学和声学的方法 该方法起步较早,在语音识别技术提出的开始,就有了这方面的研究,但由于其模型及语音知识过于复杂,现阶段没有达到实用的阶段.(2)模板匹配的方法 模板匹配的方法发展比较成熟
8、,目前己达到了实用阶段。常用的技术有三种:动态时间规整(DTW)、隐马尔可夫(HMM)理论、矢量量化(VQ)技术。(3)神经网络的方法 基于ANN的语音识别系统通常由神经元、训练算法及网络结构等三大要素构成。由于基于神经网络的训练识别算法由于实现起来较复杂,目前仍只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语音识别概述,目前语音识别的研究主流是大词汇量的非特定人的连续语音系统,但是事实上,对于许多应用来说,一个语音识别系统只要一组词汇或命令,它就可能为用户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简单有效的孤立词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就能满足要求。正是孤立词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优越性促使我们继续对它进行研究 目前市场
9、上出现的语音识别器大多数是特定人孤立单词语音识别系统。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中的难点问题: (1) 语音信号的多变性 语音信号是非平稳随机信号,不但不同发音者发音之间存在重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人同一语音的不同次发音,也存在很大差异。 (2) 噪声影响 当实际环境中有噪声存在时,容易造成训练与测试环境不匹配导致语音识别系统性能急剧下降。 (3) 端点检测 统计表明语音识别系统一半以上的识别错误来自端点检测错误。在安静环境下有声段和无声段时能量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判断语音的起点。但是当噪声的能量和语音信号的能量接近时就可能造成端点检测的误差从而导致识别结果错误。,-,语音识别概述,(4) 词与词的特征空间
10、混叠 语音识别的常规方法是利用语音信号的短时周期特性将语音时域采样信号分为若干段,计算出每一段的特征矢量序列作为识别参数。但是很多不同的词语的矢量序列在特征空间中存在混叠现象,甚至有些不同词语的混叠程度会超过同一词语的不同次发音,从而降低识别率。,-,语音识别系统基本原理,语音信号产生模型 语音是由空气流激励声道产生的。对于浊音、清音和爆破音三种不同类型的音来说,激励源是不同的。浊音激励源是位于声门处的准周期脉冲序列,清音的激励源是位于声道的某个收缩区的空气湍流(类似于噪声),而爆破音的激励源是位于声道某个闭合点处建立起来的气压及其突然释放。 语音生成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在声门(声带)以下,称为
11、声门子系统,它产生激励振动,是激励系统:从声门到嘴唇的呼气通道是声道系统:语音从嘴唇辐射出去,所以嘴唇以外是辐射系统。因此,完整的语音信号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三个子模型:激励模型、声道模型和辐射模型的串联表示。,-,语音信号产生的时域模型,语音识别系统基本原理,-,语音识别系统基本原理,语音信号分析基础 语音信号的分析主要有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其他还有倒谱域、语谱分析等。 语音信号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信号。语音的形成过程与发音器官的运动密切相关,这种物理运动比起声音振动速度来讲要缓慢得多,因此语音信号可假定为短时平稳的,其频谱特性和某些物理参数在10-30ms时间段内是近似不变的,对语音信号进行
12、处理都是基于这个假设 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参数主要有短时能量、短时平均幅度、短时过零率等,这些参数主要用在语音端点检测中。频域分析参数主要有基音频率、滤波器组参数、线性预测系数(LPC)、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inear Prediction Cepstrum Coefficient, LPCC)、线谱对参数(Linear Spectrum Pair, LSP),MEL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 MFCC)等.,-,语音识别系统基本构成,语音识别系统基本原理,-,语音识别系统基本原理,预处理 预处理部分包括语音信号的采样、反混叠滤波、语音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音 识别 技术 介绍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