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课件.ppt
《苏轼-水调歌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水调歌头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把明酒月问几青时天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 (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作者简介:,苏轼,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
2、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与汉末“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 与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
3、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他非常思念弟弟。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
4、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写作背景:,怀才不遇 思念亲人,苏轼sh,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Shng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zhun朱阁,低绮q户,照无眠min。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n娟。,词作赏析:,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通宵,整整一夜,直到天明。,小序,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作者此时
5、在密州任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没有见面。中秋对月,怎能不思绪万千呢?,译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光下作者起舞的清朗身影,经受不住,哪里比得上,哪一年,端起酒杯,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想要,担心,害怕。,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 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译文:,理解:,上片“明月几时有”一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轼 水调歌头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