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入路ppt课件.pptx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入路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入路ppt课件.pptx(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金阳医院手术室 肖 月,成功实施神经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正确的选择手术入路, 合理的设计皮肤切口。,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命名 一般以入路过程中的关键结构(皮肤、骨性结构或脑组织)为参照。,一、颅的组成及颅顶部的层次结构特点,颅部由颅顶、颅底和颅腔三部分组成。 颅顶又分为额顶枕区和颞区,并包括其深面的颅顶诸骨。,头皮、颅骨解剖知识,层次:覆盖于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颅顶肌(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 其中,浅部三层紧密连接,难以将其各自分开,因此,常将此三层合称头皮。深部两层连接疏松,较易分离。,(1)额顶枕区,层次:覆盖于
2、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颅骨外膜,(2)颞区,二、颅脑重要骨性标志,1、鼻额点 为鼻根中央的凹陷处,相当于额骨鼻突与鼻骨的相接处。2、眉间 位于鼻额点上方约2cm处,在两眉之间。3、额结节 位于眉弓上方约5cm的最突出部,其深面正对额中回。,眉间,鼻额点,眉弓,额结节,4、冠矢点 又称额顶点,为冠状缝矢状缝相交点,位于鼻额点与枕处粗隆连线的前、中1/3交界处,距眉间约13cm,是新生儿的前囱所在处。5、顶枕点 为人字缝与矢状缝相交点,位于枕外粗隆上方约6cm,是新生儿的后囱所在处。,额骨,顶骨,枕骨,冠状缝,额顶点(前囟),矢状缝,人字缝,顶枕点(后囟),翼
3、点,颞骨,颧弓,下颌骨,颧 骨,上颌骨,乳突,6、翼点pterion:位颧弓中点上方约3.8 cm处,为额、顶、蝶、颞四骨相汇合处,多数呈H型,少数呈N型。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遭受暴力打击时,骨折碎片可伤及此动脉,形成硬膜外血肿。,7、枕外隆凸: 位于枕骨外面中部的隆起,其内面为窦汇。枕外隆凸的下方有枕骨导血管。颅内压增高时此导血管常扩张。颅后窝开颅术若沿枕外隆凸作正中切口时,注意勿伤及枕骨导血管和窦汇,以免导致大出血。,枕外隆凸,1、最佳途径: 将病变包括在内 离病变距离最近 利用自然解剖间隙 尽量减少对神经、血管和脑组织的损伤,切口及入路设计原则,2、病变精确定位1)颅底病变
4、或靠近颅底病变可利用CT、MRI显示的解剖标志做到较精确定位;,左侧蝶骨嵴脑膜瘤,2)、颅底以上部位的颅内病变可通过: a 利用解剖标志做到较精确定位; b 利用CT或MRI进行测量:,镰旁脑膜瘤,3、注意皮瓣血运: 长度不应超过基底宽度的1.5倍至2倍; 皮瓣基底部有一定宽度且朝向供血动脉处 皮瓣应包括一组动静脉4、避开主要功能区: 尽量减少对运动、感觉、语言等重要功能区的损伤,5、切口损伤少: 尽量减少切口线的长度,减少对病人的创伤 避免切口损伤容貌,尽量位于发际内6、注意体位: 设计切口前,摆好病人体位, 总的原则:利于脑保护,便于术者操作。,1)避免过度扭曲颈部以避免静脉瘀血; 2)最
5、大限度发挥重力作用以减少脑的人为牵拉; 3)考虑所有体位对脑灌注压和脑血液的影响。研究显示头位抬高2030时,在降低颅内压的同时而不影响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注意事项,早期的神经外科手术切口主要有两种: 马蹄形切口:多用于幕上手术 直切口:多用于幕下手术,颅脑手术的切口形状,1、马蹄形或“n”或“U” 形切口:最为常用。 如颞下入路切口、枕部经小脑幕入路切口、颞顶部切口、远外侧入路、冠状切口等。,2、弧形: 如翼点入路切口、枕下乙状窦后弧形切口等。,翼点入路切口标记,乙状窦后入路切口,3、直切口: 如枕下后正中入路切口、颞肌下减压术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切口等。,颞肌下减压直切口,枕下后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外科 常见 手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