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课件.pptx
《设计心理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心理学课件.ppt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设计心理学,心理现象的基础,2.1 心理的生理基础,在心理学中,通过生理水平(如神经系统)的研究来解释心理水平(行为)的现象被称为还原主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美与基因繁衍以及提高后代的生存机会有关”,“人的暴力倾向和攻击性全都在于基因”,在心理学中,有三个基本的生物学基础:因果、遗传和进化,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1 心理的生理基础,2.1.1 因果、遗传和进化,因果,遗传,进化,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
2、经。,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1 心理的生理基础,2.1.2 神经系统基础,大脑和皮层,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1 心理的生理基础,2.1.3 脑的功能,大脑前叶,大脑皮质是调节躯体运动或者说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面积约2200平方厘米,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1 心理的生理基础,2.1.3 脑的功能,大脑前叶,大脑前叶是一个非专门化的皮质,负责计划将来的行为,被认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快乐中枢”,“左右脑半球”,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斯金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代言人之一。不知道行为主义?这不重要。你只需记得他毕生的成就就是发明
3、了一个箱子,2.1 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围绕这个稀奇古怪的箱子,他做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的对象有小白鼠,有鸽子,有猫,甚至传说还有他不到两岁的女儿)。在试验小白鼠的时候,斯金纳则是诱使小白鼠踩压踏板,按下踏板后给予食物奖励。刚开始是每次小白鼠压杆都给予奖励,随后调整奖励频次,两次一奖、四次一奖、几十次一奖,不难发现事后奖励可以以极高的效率训练出小白鼠的特定行为,斯金纳由此得出结论,生物体的行为都可以由奖励性训练得,这也就是说,可能我们没有太多的自主意识,因为光靠奖励就能塑造人类行为。而且可以想象,以强烈的持续性的训练,动物或人类可以获得本不能自发学会的技能(于是斯金纳的鸽
4、子学会了桌球,猫咪学会了弹琴,小猪甚至练会了吸尘器)。,2.1 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每次给狗喂食之前,都先摇动一个铃铛。久而久之,狗学会了把铃铛当做进食的前奏。 后来,只要铃铛一响,狗就会开始流口水,不管接下来有没有食物。,反映的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巴甫洛夫的狗,2.1 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2.2 感觉与知觉,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年6月17日1972年3月27日),荷兰板画家,因其绘画中的数学性而闻名。他的主要创作方式包括木板、铜板、石板、素描。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分形
5、、对称、密铺平面、双曲几何和多面体等数学概念的形象表达,他的创作领域还包括早期的风景画、不可能物件、球面镜。,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人如何知道了物体的大小远近?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一、感觉概念 (一)内涵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二)作用: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
6、与环境的平衡3.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三)近刺激和远刺激 20世纪初,美籍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考夫卡提出。 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 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 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四)感觉编码1.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2.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3.模式理论(patter theory)或模块理论(module theory),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
7、,二、感受性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一)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sensitivity):对于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或感觉的灵敏程度。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人的感官觉察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 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人的感官觉察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 sensory thre
8、shol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节 视觉与听觉,一、视觉的生理机制眼球之结构功能眼球壁:角膜外界光线由此入眼,具有区光作用;虹膜:调节瞳孔大小(外层)。网膜有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具感光功能(内层)眼球:晶体、房水和玻璃体,皆为屈光介质。,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视觉与听觉,二、色盲与色觉理论色觉缺陷:色弱: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色盲:全色盲(只能看到黑色和白色)和局部色盲(如,红绿色盲),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
9、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色觉理论:三色说:(托马斯.杨)人的视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红、绿、蓝)。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的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评价: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但不能解释红绿色盲的现象。,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对立过程理论(黑林,四色学说)视网膜存在中种不同功能的锥体细胞,分别感受黑白亮度、红绿两色和黄蓝两色。每种锥体细胞感受的两种色光刺激,在光波长度上各不相同。因此当每种锥体细胞在感受色光刺激时,即产生两种颜色的互补作用。许多实验结果
10、支持了该理论,并可解释红绿色盲。,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三、视觉中的时空因素视觉中的空间因素视觉对比: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视敏度:即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细节的能力。,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视觉中的时间因素视觉适应: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
11、性下降的时间过程。,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视觉后像:注视30秒以上,然后看白色背景,会看到一个发亮的灯泡。,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四、听觉的生理机制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耳廓和外耳道,收集声音。中耳:鼓膜受声音压迫机械振动,带动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将声音传到卵圆窗。内耳:耳蜗是人的听觉器官。由鼓阶、中阶和前庭阶构成。鼓阶与中阶间的基底膜上包含大量支持细胞和毛细胞(听觉的感受器),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第二章 心理现象的基础,2.2 感觉与知觉,五、听觉理论频率理论:人物:物理学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心理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