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及其利用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燃料及其利用,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燃料的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煤,天然气,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石油,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使用其一即可,也可同时使用,辨别有关图标事故处理方法,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煤的燃烧汽车用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知识梳理,(2)条件: ;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 温度(也叫 )。,(1)定义: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 发生的一种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
2、。,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等。,注意:物质燃烧必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 一不可。,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氧气,氧化反应,可燃物,最低,着火点,(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破坏。(2)方法: _ 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_。 使温度降到_以下。特别提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而只能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清除可燃物,空气(或氧气),着火点,(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1)爆炸:可燃物在_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
3、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影响可燃物燃烧程度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 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激烈;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有限,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1)放热现象:有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 ,如物质的燃烧、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等属于放热反应。(2)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需 ,如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等属于吸热反应。,二、化石燃料的利用,放出热量,吸热热量,如何判断吸热反应
4、如放热反应,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二、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1)煤:主要含有 元素,还含有少量 _ 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是混合物。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三大化石燃料是 、 、 。它们属于_能源。其中,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化学变化,不可再生,2、化石燃料的利用,物理变化,根据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石油的分馏):,分析石油分馏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石油:主要含 两种元素,还含有少_ 等元素。为混合物。,碳 氢,硫氮氧,2、化石燃料的利用,(3).天然气的成分,为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2、化石
5、燃料的利用,a、有计划合理开发化石能源。b、节约化石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燃料充分燃烧条件:燃烧时要有充足的氧气(或空气);燃料与氧气(或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意义: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污染。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产生的热量少,浪费资源;产生大量CO污染环境。,(4)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2、化石燃料的利用,讨论:试说明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应如何防治酸雨的发生?,思考1:煤中主要含哪种元素?还含哪些元素?,煤的燃烧,(1)煤燃烧对空气的影响,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人体健康,酸雨的危害,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减少SO2、NO2等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开发新能源;使用脱
6、硫燃料;尾气处理后再排放等,(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1)酸雨的防止,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一氧化碳,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思考:减少汽车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4)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有:,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料 及其 利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