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学课件(24张).ppt
《《涉江采芙蓉》教学课件(2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江采芙蓉》教学课件(24张).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爱莲说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高洁品质 优雅气质 优美姿态 庄重仪表,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我们看到莲花代表爱情的纯洁和美好,明 许仲琳 封神演义,塑造了一个莲花化身的少年英雄哪吒的形象,透过哪吒这一神话人物形象,我们看到莲花又变成了正义和勇敢的化身。,神话传说,在源远流长的我国神话传说中,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形象可谓深入民心,她端坐莲花盘,时时准备普渡
2、众生。在人们的心目中,莲花又成了神圣、博爱、救人于苦难的代表。,小结:,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莲是高洁、美好的象征,用莲来表情达意,表明抒情主人公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作品介绍,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所以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
3、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知识导读,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萧统(501531)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 芙蓉 教学 课件 2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