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苦难辉煌》读后感五篇范文.doc
《中外名著《苦难辉煌》读后感五篇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名著《苦难辉煌》读后感五篇范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名著苦难辉煌读后感五篇范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中外名著苦难辉煌读后感,仅供参考。中外名著苦难辉煌读后感一三国演义开篇词上阙,诠释了我阅读苦难辉煌一书的感慨。开卷伊始,我即被金一南教授生动形象又蕴含哲理的行文所吸引,此书确使人有欲罢不能的感觉。我是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在上下班地铁中读完该书的,看这本书,上班之路感觉不再漫长。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第二次合作之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充满了希望、变数、迷惘、苦难,在挫折面前我党的精英们又屡屡不畏牺牲、坚定信念挺了过来,逐步走向了辉煌。有人说,“一
2、部好的作品,应该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苦难辉煌就是这样的一部书,它让读者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触。我每每沉醉于民国时期的陈年故事,慨叹着那些人和那些事。暮气沉沉的晚清被朝气蓬勃的民国取代了,中国真正具有了少年气象,从此有了民族复兴的希望。乱世出英雄。所谓“乱”,不是社会政治经济绝对混乱无序,而是国家没有了绝对权力,社会失去了绝对。也正因为如此,社会环境才相对宽松,言论相对自由,思想能够活跃,人们也就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春秋、战国、三国与民国初年都是这样的情况。民初各色军阀、政客、理论家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组成了波澜壮阔且多姿多彩的一台大戏,其中能够留下名字的都非等闲之辈。而只有具备组织纪律性和远
3、大理想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人,才是英雄中的风云人物,才能够走的更远。国共两党里面不缺这样的人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是国共两党的共同期望。两党的精英们都是在以中国知识分子入世的特质自觉承担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重任。如果两党和睦共处,两党内的精英们,有多少是同学,有多少是老乡,有多少是师生,他们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但只是因为两党在具体实现国家富强的手段上存在着不同的理念,以至于有多少同学、老乡、师生们要为了各自的信仰分道扬镳,甚或反目成仇,更有多少革命者因此而牺牲。当年你死我活争斗的英雄们现在都不在了,还是那一片河山,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努力实现
4、着英雄们当年的梦想。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国家实力大幅提升,也难道不就是英雄们最终所要的吗?假设当年的英雄们都醒来看一看,是否会相逢一笑泯恩仇呢?历史没有假设。残酷的现实是国共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客观上为日寇侵华制造了可乘之机,也使得中国抗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楼梦中探春曾言:“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熟读古书的毛泽东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从当时形势上共产党又绝对不能让步,只能被迫做针锋相对的军事斗争以图存。更何况大形势非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了的,毛主席也是
5、人而不是神。道理都懂,但无法改变现实,这实际是很无奈的一件事。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并不善于接受历史教训。当前,中国仍处于分裂,国共是否可以接受历史教训,抛弃前嫌,高瞻远瞩,以大智慧促成第三次合作,实现两岸统一,打破岛链封锁,进而对觊觎侵占我钓鱼岛、南沙等国土的国家采取一致行动,共同维护我中华民族长久利益,而不致使某些国家坐收渔人之利呢?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细节,也使我改变了一些以往既定的看法。如我现在才知道,彭德怀和_在中共军事指挥中实在是居功至伟!也了解到了居然红军中还有比_更出色的伍中豪,甚至于还有那位详不可考但却在赤水让毛泽东吃亏的周浑元。另外无论是苏共中共的还是国民党的英雄,
6、许多人叱诧风云前半生,最终也未必就有好的结局,读来真让人不胜唏嘘。阅读这本书,我还看到了我党对待历史日益求实的态度。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更显全面,不以你是领袖就把所有功劳归于你,不以你曾犯过错误就抹杀你的功绩,也不以你站在了国民党的行列里就诬蔑你的智商。阅读这本书,我还有个感触是英雄们真是年轻有为。英雄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打拼的时候绝大多数竟然只有二十多岁。我不禁猜想,慷慨悲歌、勇于牺牲的事也许年轻人更容易做的出来,你能想像后来号称曲线救国的附日汉奸汪精卫,年轻时也曾豪言“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吗?当年许多坚持革命到底的年轻英雄们立身正、立志坚,即使现在也是值得我辈学习的。当然大浪淘沙,
7、对于晚节不保的人,也只有抱以惋惜了。书记推荐我们读这本书,如果说是“点石成金”给了我们“金”的话,我们应学会他的“指头”;如果说是“授之以鱼”的话,我们应学到他的“渔”。若如此,这本书就不简单是一本书了。这是这次读书活动的另外收获。中外名著苦难辉煌读后感二这几天,我认真通读了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这是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点评历史的书。它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以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革命前辈们在重大关头,义无反顾承担起挽救国家、挽救民族的历史使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这一命运形成之初,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
8、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各派力量的策略转换空前迅速复杂。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这样一本书需要我们细细品读、慢慢回味,才能理解其中的真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泽东同志长征中的诗句,在读完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后,这其间的千辛万苦、悲壮激烈、九死一生的场景又一次浮现在眼前,长征是红军胜利的重要一笔。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有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长征是不
9、屈不挠的解放事业。毛泽东在四败后,总结出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毛泽东不是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毛泽东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那种充满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计划或预言,而在于它的实践,不屈不挠的,百折不回的实践。这是共产党人最为鲜活的灵魂。红军的四渡赤水之战,最令人惊叹的不仅是领袖人物的领导艺术和指挥技巧,更是中国工农红军空前顽强战胜死亡的决心和寻求胜利之意志!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
10、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然而在当代社会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这种信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了,却把这种信仰丢得越来越远了,越来越少的人为整个国家和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谋福利,而是为自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苦难辉煌 中外 名著 苦难 辉煌 读后感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