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第四章[详版课资]课件.ppt
《《文学概论》第四章[详版课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第四章[详版课资]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课堂优质,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课堂优质,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与非文学,2,课堂优质,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2课堂优质,一、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3,课堂优质,一、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3课堂优质,一、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字论略“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实在和它
2、就是一回事。在他们看来,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或手抄的材料,是大部分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这种研究就是文学研究。”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4,课堂优质,一、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一、文学的文化含义,魏晋前文学泛指一切文章 论语:文学为孔门四科之一 诗有多方面作用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5,课堂优质,一、文学的文化含义魏晋前5课堂优质,一、文学的文化含义,古希腊未产生一般文学概念,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自由艺术:艺术、技艺、哲学等文学( literature ):14世纪自拉丁文litteratura和litterae引进,
3、6,课堂优质,一、文学的文化含义古希腊6课堂优质,一、文学的文化含义,小结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文学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已被觉察到,7,课堂优质,一、文学的文化含义小结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文本赏析,虞美人听雨 蒋 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听雨楼,8,课堂优质,文本赏析 虞美人听雨,二、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
4、特殊审美形态,9,课堂优质,二、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9课堂优质,二、文学的审美含义,中国魏晋时期文学审美属性的独立(鲁迅曾指出)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 陆机:“诗缘情”钟嵘:“滋味”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萧统、萧绎、沈约:声律等方面的努力宋文帝“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10,课堂优质,二、文学的审美含义中国魏晋时期10课堂优质,魏晋时期,“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1,课堂优质,魏晋时期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
5、自觉时代,二、文学的审美含义,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查里斯巴托 把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 (fine art)之中,手工艺、科学不再是“艺术”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在创作上对审美的追求,12,课堂优质,二、文学的审美含义西方12课堂优质,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文学审美含义通行的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13,课堂优质,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13课堂优质,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的通行含义主要
6、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当然就不属于文学范畴,而成为非文学。,14,课堂优质,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的通行含义14课堂优质,四、文学与非文学,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15,课堂优质,四、文学与非文学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15课堂优质,便条 威廉斯,便条 This Is Just to Say我吃了 I have eaten放在 th
7、e plums冰箱里的 that were in梅子 the icebox它们 and which大概是你 you were probably留着 saving早餐吃的 for breakfast请原谅 forgive me它们太可口了 they were delicious那么甜 so sweet又那么凉 so cold,16,课堂优质,便条,便条分析,分行排列成“诗”的样式,无诗意的应用文就摇身一变成“诗”了吗?,17,课堂优质,便条分析17课堂优质,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18,课堂优质,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
8、形态属性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18课堂优,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19,课堂优质,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商品意识形态,20,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多样性20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的表现中作为哲学的意识形态、
9、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阿布罗夫:美学:问题和争论,21,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22,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22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童庆炳“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1981)“审美反映论”、“文学审美特征论”(1982、1984)相关文章关于
10、文学特征的思考文学与审美,童庆炳,23,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童庆炳 童庆炳23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钱中文“审美意识形态论”(1987)“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个感情与思想的结合;它是一种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目的性;它具有阶级性,但又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及全人类性的审美意识形态。” 钱中文: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钱中文,24,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钱中文 钱中文24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审美事件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
11、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25,课堂优质,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审美事件与意识形态25课堂优质,文本赏析,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汪曾祺:受戒,作家汪曾祺,26,课堂优质,文本赏析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27
12、,课堂优质,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是无功利的无功利(disinterested,又译无利害),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审美的无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文学的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28,课堂优质,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是无功利的28课堂优质,勃兰兑斯,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
13、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29,课堂优质,勃兰兑斯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鲁迅,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30,课堂优质,鲁迅 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的功利性 文学直
14、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interestedness)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31,课堂优质,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文学的功利性 31课堂优质,文本赏析,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32,课堂优质,文本赏析淮中晚泊犊头 32课堂优质,文本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
15、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33,课堂优质,文本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3课堂优质,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审美形象的含义及特征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像、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34,课堂优质,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审美形象的含义及特征34课堂,审美形象与艺术直觉形象在直觉的瞬间真正活现出来 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审美直觉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概论 详版课资 文学 概论 第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