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诊断》讲稿-课件.ppt
《《故障诊断》讲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障诊断》讲稿-课件.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冶金设备研究所 李友荣办公室:教一楼510室电话:68862292,第三章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冶金设备研究所 李友荣,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 旋转机械的振动及故障概论,3.1.1 旋转机械、故障及故障诊断,旋转机械:具有巨大转子高速回转的机械。发电机、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风机、大型电动机等。,故障:机器的功能失常。 运行失稳,异常振动和噪声,工作转速、输出功率发生变化,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异常等。,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 旋转机械的振动,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故障诊断,获取机器的稳态、瞬态数据、
2、过程参数和运行工作状态等信息后,通过信号分析和数据处理,从中提取机器特有的故障征兆及故障敏感参数等,经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故障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及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振动和噪声是重要信号。,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故障诊断 获,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2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及来源,(1)设计、制造不当引起的故障,1)设计不当,动态特性不良,运行时发生强迫振动或自激振动。,2)结构不合理,应力集中。,3)工作转速接近或落入临界转速区。,4)进行点接近或落入运行非稳定区。,6)零件材质不良,强度不够,制造缺陷。,5)零、部件加工制造不良,精度不够。,7)转子动平衡不
3、符合技术要求。,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2 发生故障,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2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及来源,(2)安装、维修不当引起的故障,1)机器安装不当,零部件错位,预负荷大。,2)轴系对中不良(对轴系热态对中考虑不够)。,3)机器几何参数(如配合间隙、过盈量及相对位置)调整不当。,4)管道应力大,机器在工作状态下改变了动态特性和安装精度。,5)转子长期放置不当,改变了动平衡精度。,6)安装或维修过程破坏了机器原有的配合性质和精度。,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2 发生故障,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2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及来源
4、,(3)运行、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1)机器在非设计状态下运行(如超转速、超负荷或低负荷运行),改变了机器工作特性。,2)润滑或冷却不良。,3)旋转体局部损坏或结垢。,4)工艺参数(如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负荷等)操作不当,机器运行失稳。,5)启动、停车或升降速过程操作不当,暖机不够,热膨胀不均匀或在临界区停留时间长。,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2 发生故障,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2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及来源,(4)机器长期运行引起的故障,1)长期运行,转子挠度增大。,2)旋转体局部损坏、脱落或产生裂纹。,3)零部件磨损、点蚀或腐蚀等。,4)配合面受力劣化,产
5、生过盈不足或松动等,破坏了配合性质和精度。,5)机器基础沉降不均匀,机器壳体变形。,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2 发生故障,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3 转子振动的类型,1)横向振动振动发生在包括转轴的横向平面内。旋转机械大多数故障所激发的振动为横向振动,是主要研究对象。,2)轴向振动振动发生在转轴的轴线方向上。,3)扭转振动沿转轴轴线发生的扭振。 多盘转子的柔性轴将产生扭转振动。,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3 转子振动,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 转子的横向振动,3.1.4.1 力学模型,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
6、 转子的横,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2 转子涡动,由于离心力作用,转子产生动挠度,(1),转子有两种运动:,(1)转子的自身转动,(2)弓形转动,即弯曲的轴心线AOB与轴承连线AOB组成的平面绕AB轴线转动,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2 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2 转子涡动,园盘的运动方程为 :,式中 k-转子的刚度系数, x,y-园盘几何中心的水平、铅垂方向坐标,(2),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2 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2 转子涡动,其解为 :,园盘转子中心0在互相垂直的两个
7、方向作频率为 n 的简谐振动。一般情况下振幅X、Y不相等,点0的轨迹为一椭圆。0的这种运动是一种“涡动”,或称“进动”。转子的涡动方向与转子的转动角速度 同向时称为正进动;与之反向时称为反进动。,(3),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2 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园盘中心(重心)G 相当于转轴中心O有偏心距 e=OG,园盘以角速度转动时,重心G的加速度为:,(4),其中 、 表示 点的加速度分量,第三章 旋转机械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在转轴的弹性力 F
8、=ka 作用下:,(5),则轴心O的运动微分方程为:,即,(6),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7),其特解为 代入上式得,振幅,(8),上式写为复数形式:,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园盘或转轴中心O对于不平衡质量的响应为:,正常运转情况:,(9),O, O和G三点始终在同一直线,这直线绕点O以角速度转动,O和G作同步进动(涡动),两者的轨迹是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
9、.4.3 转子的,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a. n时,A0, O和G点在O的同一侧,图a所示;,图a. n,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当 时,Ae,或OO -OG,园盘的重心G近似落于固定点O,振幅很小,转动反而比较平稳。称为“自动对心”。,图b. n,b. n时,A0,但|A|e, G在O与O 之间,图b所示;,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由于有阻尼,振幅A
10、不是无穷大而是较大,但振动仍然非常剧烈。所以n (轴的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称为转轴的“临界角速度”。,图c. =n,c. =n时,A ,共振,如图c。,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1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式中S 园盘重量引起的转轴中心O的静挠度,因,临界转速 :,(转/分) (10),当转轴受到横向冲击的瞬间:园盘中心O同时有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O, O和G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由于阻尼存在,自由振动衰减,经过一段时间,转子恢复正常的同步进动。,(11),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13.1.4.3 转,第三章 旋转机械
11、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如果考虑阻尼,则(7)式变为:,(12),其中阻尼 :,设特解为:,解出,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由此得到的幅频响应曲线与相频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幅频响应曲线,相频响应曲线,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了的临界转速,弹性支承对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支承弹性系数与弹性转轴刚度系数相串连,总的刚度低于转轴本身的刚度。因此,弹性支承使临界转速降低。减小支承刚度可以使临界转速显著降低
12、。,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4.3 转了,第三章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5 刚性转子系统和柔性转子系统,刚性转子系统:工作转速小于临界转速的转子系统。一般采用滚动轴承,其故障激励大多与转速同步,产生的振动称为同步振动。,2)柔性转子系统:工作转速高于临界转速的转子系统。 多采用流体动压滑动轴承。产生的故障多与轴承密封装置的流体动压失稳及工作介质工况失稳有关,其振动一般属于自激振动。,第三章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5 刚性转子系统和,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5 刚性转子系统和柔性转子系统,当 时运转较为平稳,但在启动过程要经过临界转速。 如果缓
13、慢启动,则经过临界转速时,也会发生剧烈振动。,柔性转子系统的特点,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5 刚性转子,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6 非线性振动的特征及识别方法,a.固有频率随振幅变化,自由振动的振幅与频率关系,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6 非线性振,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6 非线性振动的特征及识别方法,b.振幅跳跃现象(不稳定区),渐软系统响应曲线,渐硬系统响应曲线,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6 非线性振,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6 非线性振动的特征及识别方法,c.次谐波(分数谐波)共振和超谐波
14、(高频谐波共振),n/3,n ,3 n ,d.组合共振(和差谐波共振),激励频率1和2 ,当(1 +2)或(1-2)或(m1n2)与固有频率一致时,引起系统共振。,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6 非线性振,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6 非线性振动的特征及识别方法,系统发生非线性振动的识别方法,a.非线性系统的固有频率随振幅的大小而变,且有跳跃现象。,b.非线性系统的激励X(t)与响应Y(t)具有次谐波共振、超谐波共振以及组合频率共振特征,且激励X(t)与响应Y(t)之间的相干函数大于零而小于1。,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1.6 非线性振,第三章 旋转机械
15、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1旋转机械的监测系统,3.2 旋转机械的监测与信息的表达和分析,(1) 测点布置及传感器安装,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1旋转机械的监,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1)轴承外壳(或轴承座)三个方向(铅垂、水平径向、轴向)安装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2)在轴颈同一铅垂平面的两个正交方向各安装一个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非动力端轴向也装两个位移传感器。,3.2 旋转机械的监测与信息的表达和分析,(1) 测点布置及传感器安装,3)转速(键相)传感器(接近开关等),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1)轴承外壳(或轴承座,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
16、振动监测与诊断,3.2 旋转机械的监测与信息的表达和分析,(2) 系统集成 硬件连接框图,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 旋转机械的监测,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 旋转机械的监测与信息的表达和分析,(2) 系统集成 远程监测系统物理连接框图,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 旋转机械的监测,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 故障诊断信息的表达和分析,3.2.2.1 波形分析法,通过观察振动波形的特征来获取诊断信息,含有周期成分及随机噪声的振动波形,经平滑(时间平均)处理后的振动波形,径向点摩擦时的振动波形,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 故
17、障诊断信,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2 频谱分析法,(1)幅值谱(富氏变换的幅频特性),某透平压缩机转子振动的幅值谱,可提供的信息:1)振动信号中主要由哪些频率成分及谐波分量所组成。2)组成的谐波分量中哪些成分的幅值最为突出。,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2 频谱分,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 故障诊断信息的表达和分析,3.2.2.2 频谱分析法,(2)阶比幅值谱(将幅值谱的横坐标改为工作频率(转频)的倍数表示),图4-9 某透平压缩机转子振动的阶比幅值谱,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 故障诊断信,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
18、诊断,3.2.2.2 频谱分析法,(3)功率谱,图4-10 某滚动轴承的功率谱图,优点:1)可以把能量集中的谱峰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2)可以研究某一段频带范围内能量分布的水平。 3)比幅值谱有更加广泛的用途,如载荷谱、心电图等。,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2 频谱分,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2 频谱分析法,(4)频谱分析方法,1)可将谱图分成三个频带范围进行观察分析:A 小于工作频率(转频)的区域B 工作频率区域 C 各倍频区域,2)同时对同一支承断面的铅垂和水平方向的信号进行对比分析。,3)注意转子自由端和联轴器端(有联轴器的附加约束)信号谱峰值的差
19、别。,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2 频谱分,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3 轴心轨迹分析法,轴心轨迹:转子轴心相对于轴承座运动而形成的轨迹。,(1)轴心轨迹的测量: 在转轴横截面两个正交方向装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采集转子轴心的位移信号,经电荷放大及高通滤波后在显示器上合成轴心轨迹。,图4-11 轴心轨迹的测试,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3 轴心轨,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3 轴心轨迹分析法,计算机仿真的轴心轨迹 随机干扰严重时,形成的轴心轨迹紊乱,难于获取故障特征。,图4-12 空压机转子振动轴心轨迹,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
20、动监测与诊断3.2.2.3 轴心轨,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3 轴心轨迹分析法,从xy方向频谱图中提出主要的频率成分。,从xy方向频谱图中提出主要的频率成分。,式中fr为基频,一般为工作频率或旋转频率。,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3 轴心轨,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3 轴心轨迹分析法,将其中一个或几个较突出的谐波分量提出,用计算机合成而得计算机仿真的轴心轨迹。这种经过提纯了的轴心轨迹更能显示故障特征信息。,图4-13 计算机仿真轴心轨迹,a基频分量轴心轨迹,b二倍与四倍频复合轴心轨迹,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3
21、轴心轨,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3 轴心轨迹分析法,A 轴心轨迹的形状:椭圆、双环椭圆,(2) 轴心轨迹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轴心轨迹的形状、旋转方向和稳定性来提取故障信息。,B 轴心轨迹的旋转方向:正向进动:轴的旋转方向与轴心轨迹旋方向一致。逆向进动:轴的旋转方向与轴心轨迹旋转方向相反。,C 轴心轨迹的稳定性:当轴心轨迹发生紊乱时,往往揭示机械运行状态已发生变化或进入异常。,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3 轴心轨,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4 转速跟踪分析方法计及转速变化的分析方法,属瞬态分析方法。,A 奈奎斯特(Nyquist)图: 采
22、用极坐标表示。取振动信号的基频分量的幅值为极坐标的模,其基准相位角为幅角而构成极坐标平面上的一个点。随着转速不断发生变化,由这些点形成的极坐标曲线。,(1) 奈奎斯特(Nyquist)图和波德(Bode)图,B 波德(Bode)图: 将基频分量的幅值和基准相位角分别绘制在转速幅值和转速相位两个直角对数坐标系的图。,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3.2.2.4 转速跟,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C 基准相位角的测定,(1) 奈奎斯特(Nyquist)图和波德(Bode)图,图中 称为转子基准相位角, ,fr为转子的旋转频率,t0为转子转过 时所花的时间。,图4-19 基准相位角的测定,
23、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C 基准相位角的测定,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C 基准相位角的测定,(1) 奈奎斯特(Nyquist)图和波德(Bode)图,振动信号,其基频分量为 ,其中 为基频分量的相位角。,基频分量的基准相位角:,信号的k阶分量的基准相位角:,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C 基准相位角的测定,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转子启动过程中的奈奎斯特图及幅频相频图(波德图),(1) 奈奎斯特(Nyquist)图和波德(Bode)图,图4-20 奈奎斯特图,图4-21 幅频相频图(波德图),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转子启动过程中的奈奎斯,第三章 旋转机
24、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提供的信息:,(1) 奈奎斯特(Nyquist)图和波德(Bode)图,图4-20 奈奎斯特图,图4-21 幅频相频图(波德图),1)描述了在整个转速变化范围内转子系统对不平衡激励的响应变化情况。,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提供的信息:(1) 奈,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提供的信息:,(1) 奈奎斯特(Nyquist)图和波德(Bode)图,图4-20 奈奎斯特图,图4-21 幅频相频图(波德图),2)根据图中的共振峰或最大向径可以确定转子的临界转速(3750r/min)。,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提供的信息:(1) 奈,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
25、诊断,提供的信息:,(1) 奈奎斯特(Nyquist)图和波德(Bode)图,图4-20 奈奎斯特图,图4-21 幅频相频图(波德图),3)根据图中的共振峰的高度可以导出系统的阻尼值。,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提供的信息:(1) 奈,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提供的信息:,(1) 奈奎斯特(Nyquist)图和波德(Bode)图,图4-20 奈奎斯特图,图4-21 幅频相频图(波德图),4)根据低转速下的幅值和相位可以确定转轴的弯曲程度(图4-20中170处的12.7m大小的慢滚动向量就是由轴弯曲引起的)。,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提供的信息:(1) 奈,第三章 旋转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障诊断 讲稿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