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件2.pptx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件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件2.pptx(1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目录,项目三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目录项目三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任务一 城市轨道交,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中的重要环节是现场客流组织,本项目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日常客流组织、大客流组织和突发事件下的客流组织,首先对乘客进站、出站各个环节的日常客流组织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产生大客流的机理,分析了大客流的特点及应对措施,详细介绍了大客流的控制办法;最后针对突发事件,从乘客疏散、清客及隔离方面讲述了具体的客流组织措施。,项目导读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中的重要环节是现场客流组织,本项,掌握车站日常客流组织方法掌握大客流的分
2、类及组织方法掌握突发事件客流的应急组织,熟悉日常客流的组织熟悉不同类型大客流的组织方法能够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客流,知识目标掌握车站日常客流组织方法技能目标熟悉日常客流的组织,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日常客流组织,1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日常客流组织,上海轨道交通日常客流组织现状引导案例,以上海市人民广场站为例,此站的客流量非常大,拥挤情况严重。如,表3-1 上海市人民广场站周边数据引导案例指标数据指标数据,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安全、快速、舒适和环保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形成,轨道交通承担城市出行客流量的比重逐步增大,车站的进出站客流量迅速增加。已建成车站的空间与单
3、位时间内因客流增加造成的车站可用空间不足形成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就是合理地客流组织。客流组织是为实现乘客运送任务,组织乘客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有序、安全的流动所采取的对应措施。,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安全、快速、舒适和环保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售检票位置的设置,车站引导标志的设置,车站自动扶梯、隔离栏杆、广播导向等设备设施的设置,各种设备数量及工作人员的配备,应急措施的制订与实施等。影响车站客运组织的因素较多,不同类型的车站,其客运组织的内容有着较大的区别。中小车站的客运组织比较简单;而大车站、换乘站,因客流较大、客流方向比较复杂,其客流组织也比较
4、复杂。侧式站台的车站相对于岛式站台的车站,容易将不同方向的客流分开,但不利于乘客的换乘,且售检票位置设置较分散,不利于车站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售检票位置的设置,一、日常客流组织原则,地铁客运组织工作必须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控制指挥中心(OCC)负责全线的客运组织工作,车站站长或值班站长负责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并贯彻以下客流组织的原则。,一、日常客流组织原则地铁客运组织工作必须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1)合理安排车站售检票、出入口及楼梯的位置,使行人流动路线简单明确,尽可能减少客流交叉、对流。,(2)完善车站内外乘客导向系统的设置,使乘客快速分流,减少客
5、流聚集和过分拥挤的现象。,(3)使乘客能够顺利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换乘过程中人流与车流的行驶路线要严格分开,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行驶不受干扰。,(4)满足换乘客流方便、安全、舒适的基本要求,如适宜的换乘步行距离、恶劣天气下的保护、全天候的连廊系统,对残疾人专门设计无障碍通道;又如适宜的照明、开阔的视野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等。,(1)合理安排车站售检票、出入口及楼梯的位置,使行人流动路线,(1)售、检票位置与出入口、楼梯应保持一定距离。售检票位置一般不设置在出入口、通道内,并尽量保持与出入口、楼梯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出入口和楼梯的畅通。,(2)保持售、检票位置前通道宽敞。售检票位置一般选择
6、站厅内宽敞位置设置,便于售检票位置前客流的疏导。售检票位置之间应适当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排队时拥挤。,(1)售、检票位置与出入口、楼梯应保持一定距离。售检票位置一,(3)售、检票位置根据出入口数量相对集中布置。因轨道交通车站一般有多个出入口,为了减少乘客进入车站后的行走距离,一般设置多处售检票设备,但过多设置售检票位置容易造成设备使用的不平衡,降低设备使用效率,并且不利于管理,因而售检票位置应根据车站客流的大小相对集中布置。,(4)应尽量避免客流的对流及交叉。客流的对流会减缓乘客出行的速度,同时也不利于车站的管理,因此车站一般对进出客流进行分流,将进出车站检票位置分开设置,保证乘客经过出入口和
7、售检票位置的线路不发生对流。,(3)售、检票位置根据出入口数量相对集中布置。因轨道交通车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客流疏导工作应以“流量服从安全”“客流有序、秩序可控、疏散有力”“路网限流、区域联动、节点控制”为原则,以车站的实际客流状况为出发点,采取适当的疏导措施,合理组织客流,保障客流安全、有序。,拓展视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客流疏导工作应以“流量服从安全”“,二、日常客流组织内容,车站日常客流组织主要由车站出入口客流组织、换乘组织、售票组织、检票组织、乘降组织、限流组织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为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图。,图3-1 乘客乘坐地铁流程图,二、日常客流组织内容车站日
8、常客流组织主要由车站出入口客流组织,车站出入口客流组织应结合实际客流状况,当车站设施能够满足客流需求时,采用正常的客流组织方法,即各出入口全部开放,乘客可进出站双向使用,必要时可在出入口或楼梯上设置分流设施,保证进出站客流不互相干扰,不发生客流冲突。当客流较大时,可在通道内进行排队组织;当客流过大时,需在出入口外进行限流组织。,(一)车站出入口客流组织,换乘组织的方式可分为付费区换乘和非付费区换乘两种。,(二)换乘组织,车站出入口客流组织应结合实际客流状况,当车站设施能够满足客流,乘客到达换乘站下车后,不需通过出站闸机,直接在付费区内根据换乘导向标志指引经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到达另一站
9、台层换乘候车。,乘客到达换乘站下车后,根据换乘导向标志指引,需经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到达站厅层付费区,通过出站闸机进入非付费区或出站,到另一线路重新进入付费区或进站进行换乘。,付费区换乘1乘客到达换乘站下车后,不需通过出站闸机,直接在付,地铁车站的售票工作主要通过自动售票机(见图3-2)或半自动售票机完成,应组织乘客有序排队购票、充值。单程票售票量较大的车站,可在低峰时段预处理车票,准备足够数量的单程票,高峰时可直接售票,提高售票效率。当购票人数较多时,应及时组织排队,排队方向应以不影响其他乘客通行为宜。,(三)售票组织,自动售票机使用方法,图3-2 自动售票机,地铁车站的售票工作主要
10、通过自动售票机(见图3-2)或半自动售,AFC系统启用后,乘客进出车站时均需检票。在进行检票组织时,应遵循出站优于进站的原则。乘客进站时,应组织乘客由进站闸机进站,提示乘客注意进站闸机上方显示的表示设备正常的绿色箭头。乘客出站时,应组织乘客由出站闸机出站。,(四)检票组织,提 示,闸机分为进站闸机、出站闸机和双向闸机。进站闸机和出站闸机按照设定方向使用。双向闸机可根据客流状况进行调整,调整时须保证优先满足出站客流需求。,AFC系统启用后,乘客进出车站时均需检票。在进行检票组织时,,站台站务员在站台巡视组织乘客乘降时,应时刻关注乘客的动向,尤其是有异常行为的乘客,维护站台的正常候车秩序,提醒或制
11、止乘客的不当行为,请乘客遵守地铁规定,安全乘车。,(五)乘降组织,站台站务员在站台巡视组织乘客乘降时,应时刻关注乘客的动向,尤,站务人员应根据客流情况,进行限流组织。限流时应保证乘客安全,并向乘客说明原因,请乘客配合。具体限流组织措施,可根据客流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组织方式。(1)减缓进站速度。采用减缓进站速度的限流方式时,站务员可将出入口或通道的使用宽度缩小,售票员可采取减缓售票速度等措施。(2)分批放人。采用分批放人组织时,站务员在出入口等控制点关闭大门,短时间阻止乘客进站,并根据值班站长指示,分阶段将乘客放入。,(六)限流组织,站务人员应根据客流情况,进行限流组织。限流时应保证乘客安全,,
12、(3)出入口单向使用。采用出入口单向使用时,站务员在站厅或站台进行宣传组织,引导出站乘客由指定出口出站;同时,在只出不进的出入口外,阻止乘客进站,引导乘客到指定入口进站。(4)封闭出入口。采用封闭出入口时,站务员到各出入口关闭大门,阻止乘客进站,允许乘客出站,并向乘客解释车站状况,疏导乘客乘坐其他交通工具。(5)换乘限流。采用换乘限流时,站务员到换乘通道两端,阻止或限制乘客换乘,引导乘客由指定路径进行换乘或引导其出站。,(3)出入口单向使用。采用出入口单向使用时,站务员在站厅或站,三、进站客流组织方法,进站是乘坐轨道交通的第一步。在进站过程中,可分析乘客需求,确定对应客流的组织措施。,(一)进
13、站,三、进站客流组织方法进站是乘坐轨道交通的第一步。在进站过程中,(1)乘客到达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方便、易达。(2)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容易找到。(3)城市轨道交通导向系统指示明确、清晰、易懂。,(1)出入口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方便,换乘设施齐全、完善。(2)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导向标识醒目,在车站50 m范围内设置连续指引标识。(3)出入口位置设置合理,方便乘客到达,将出入口与周边物业、设施相结合,充分吸引客流。,进站,乘客需求1(1)乘客到达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方便、易达。客运设施,(1)组织引导乘客经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垂直电梯,通过通道进入车站站厅层非付费区。该部分客流组织的关键环节是出入口客
14、流组织。地下车站出入口一般均设置自动扶梯和楼梯,自动扶梯的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果只有一部自动扶梯,一般将该部自动扶梯调为向上方向,为出站乘客提供便利,利于出站乘客快速疏散。,组织措施3(1)组织引导乘客经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垂直电,(2)楼梯根据宽度和出入口客流大小设置相应的隔离栏杆。当出入口客流不大时,进出站客流无须隔离分流,进出站乘客在楼梯上可混行;当出入口客流较大时,可在出入口楼梯、通向站厅层的通道内设置分流隔离设施,在通道内组织排队,确保进出站客流不相互干扰,不发生客流冲突;当出入口客流过大时,需在出入口限流,分批放行乘客进站(见图3-3)或临时关闭出入口;在预测客流较大时
15、,可提前在出入口设置限流栏杆,以减缓乘客进站速度。,图3-3 地铁入口限流,(2)楼梯根据宽度和出入口客流大小设置相应的隔离栏杆。当出入,(3)对于与商场、物业连接的出入口,应考虑客流组成和出行特征,当客流较大时,应根据双方协议与相关单位共同制定的措施组织客流。与商场、物业结合的出入口通道需与接入物业方商谈,确定出入口开关时组织乘客进站的注意事项及客流组织措施。,进入车站的乘客必须持有效车票方能进入付费区乘车。单程票可以通过自动售票机或半自动售票机购买;储值票、一卡通可通过自动售票机或半自动售票机充值。,(二)购票,(3)对于与商场、物业连接的出入口,应考虑客流组成和出行特征,(1)自动售票机
16、或半自动售票机导向标识应醒目,进入站厅能很快找到。(2)能快速买到车票或给车票充值,等待时间短。(3)在购票、充值过程中遇到问题(卡票、卡币、兑零等)能较快处理完毕。,乘客需求1(1)自动售票机或半自动售票机导向标识应醒目,进入,(1)在非付费区设置一定数量的自动售票机和客服中心(通过半自动售票机人工处理车票、兑零等)。(2)自动售票机、客服中心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合理,处于乘客进站流线上。(3)站厅非付费区有增设临时票亭的空间。,客运设施设置要求2(1)在非付费区设置一定数量的自动售票机和,(1)组织引导部分需要购票或充值的乘客到自动售票机购票、充值。该部分客流组织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合理设置导流设
17、施,组织乘客有序排队。车站可利用导流带、铁马、水马等隔离设施,使购票队伍不影响正常进出站客流。(2)尽力分散排队乘客,避免乘客大量集中于少数售票点,必要时可利用迂回隔离栏杆组织乘客排队。,购票,组织措施3(1)组织引导部分需要购票或充值的乘客到自动售票机,(3)当排队乘客过多时,可加开临时票亭,安排人工售卖预制票或纸票,同时做好广播宣传和引导,如图3-4所示。,图3-4 临时票亭,(4)合理安排补票时间,利用客流低峰时段对自动售票机补票,减少对高峰期售票速度的影响。,(3)当排队乘客过多时,可加开临时票亭,安排人工售卖预制票或,(1)进站闸机导向标识应清晰、明确。(2)闸机刷卡区域明确,容易辨
18、认。(3)不同需求的乘客(坐轮椅乘客、携带大件行李乘客等)均能快速过闸。,乘客购票后,需通过进站闸机检票进入站厅付费区。,(三)进闸,(1)进站闸机导向标识应清晰、明确。乘客购票后,需通过进站闸,(1)站厅非付费区和付费区分界处设置数量合适的闸机,并应尽量置于客流进站流线上,缩短乘客进站走行距离。(2)闸机位置导向明确,验票指示简单易懂。(3)闸机通过能力与车站客流量相匹配。(4)设有一定数量供特殊需求乘客通过的宽通道闸机。,进闸,(1)站厅非付费区和付费区分界处设置数量合适的闸机,并应尽量,(1)引导乘客右手持票,站在进站闸机通道外方,排队依次检票进入付费区,如图3-5所示。(2)引导无票乘
19、客或不能正常进闸的乘客至自动售票机或客服中心购票、处理车票。(3)当有大量乘客进闸时,及时宣传组织乘客排队,引导乘客到较少人排队的闸机入闸,防止排队乘客阻挡出站客流。,图3-5 右手持票检票,(1)引导乘客右手持票,站在进站闸机通道外方,排队依次检票进,(4)对携带大件行李或坐轮椅的乘客,引导其走宽通道闸机。(5)对携带免费儿童的乘客,应宣传引导儿童走在成人前面通过闸机,或成人将儿童抱起通过闸机,避免闸机关闭夹伤儿童。(6)可根据进出站客流实际情况,对双向闸机的方向进行调整,调整时须保证优先满足出站客流需求,同时尽量减少进出站客流交叉。,(4)对携带大件行李或坐轮椅的乘客,引导其走宽通道闸机。
20、,(1)通过醒目的导向标识方便、快速到达站台候车。(2)在岛式站台上能迅速判定乘车方向。(3)能清楚了解即将到达的列车时分,即需要等待的时间。(4)能保证自己在站台候车的安全。,乘客检票入闸进入付费区后,通过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到达站台候车。,(四)候车,(1)通过醒目的导向标识方便、快速到达站台候车。乘客检票入闸,(1)在付费区设置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方便不同需求的乘客到达站台。(2)付费区和站台均有醒目的导向标识,引导乘客前往正确的站台及乘车方向。,(3)站台上设置适量候车座椅,便于有需要的乘客休息。(4)安装站台屏蔽门,以保障乘客在站台候车的安全。(5)采用自动广播系统和乘客信
21、息显示系统,向乘客预告下趟列车到站时间等相关信息。,(1)在付费区设置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方便不同需求的乘,(1)乘客进入付费区后,通过导向标识、临时告示、隔离栏杆等,组织引导乘客快速经由楼梯、自动扶梯、垂直电梯进入站台层候车;必要时,可在自动扶梯下方设置铁马、水马等导流,减轻乘客在自动扶梯口的拥挤,将乘客疏散引导至站台均匀候车,防止乘客抢上抢下。,候车,(1)乘客进入付费区后,通过导向标识、临时告示、隔离栏杆等,,(2)乘客到达站台后,通过导向标识和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指引,引导乘客选择正确的乘车方向,了解列车到站时间等信息,组织乘客快速离开自动扶梯出口区域,到安全区域候车。,(3)对设有
22、屏蔽门的站台,需提示乘客不要倚靠屏蔽门,引导乘客在安全区域内按箭头方向排队候车,如图3-6所示。对未设屏蔽门的站台,应提示乘客站在安全线内有序排队候车,以免发生危险,特别要注意站台车尾位置,避免有乘客跳下或跌下站台。,图3-6 排队候车,(2)乘客到达站台后,通过导向标识和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指引,引,(4)站台站务员应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引导乘客到人数较少的地方候车,并关注乘客动态,防止乘客违反安全候车的规定(如嬉戏打闹、吸烟、饮食等),发现危及乘客和行车安全的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和上报。,(5)及时提醒乘客不要在楼梯边缘和站台边缘区域停留,防止因拥挤发生意外事件。(6)当有较多乘客需要上下楼梯时,应
23、请乘客顺序通行,并注意脚下台阶,同时应请乘客按照导向标指示使用楼梯。,(4)站台站务员应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引导乘客到人数较少的地方候,(7)站台无车时,站务员应巡视检查屏蔽门和端门状态、消防器材状态、自动扶梯运作情况、轨行区有无异物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上报;加强对站台四角的巡视,防止乘客进入区间。,(8)当有乘客物品落入轨行区时,应阻止乘客跳下站台捡拾物品,及时做好乘客的解释工作。在得到上级批准、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可使用拾物钳等专用工具帮助乘客拾起轨行区物品。,(7)站台无车时,站务员应巡视检查屏蔽门和端门状态、消防器材,(1)安全有序上、下车。(2)列车运行准点、平稳。(3)车内整洁
24、舒适,能满足特殊乘客的需求。(4)能及时了解列车运行、下一站站名、换乘站和哪侧车门即将打开等信息。(5)发生意外情况能保障安全。,列车到达站台,乘客应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有序乘车。,(五)乘车,乘车,(1)安全有序上、下车。列车到达站台,乘客应遵循先下后上的原,(1)站台与列车间的缝隙适当,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上下车安全。(2)列车车门和屏蔽门对位标准,便于乘客上下车。(3)车内有清晰可辨的列车运行线路图,配有轮椅专区、爱心座椅专区。(4)列车符合运行标准,空调温度适宜,灯光配置合理,座位、把手数量适当,座椅舒适。(5)列车上的乘客信息系统显示和广播信息及时准确。(6)车内配有紧急情况下与司机通
25、话的设备、手动开门装置。,(1)站台与列车间的缝隙适当,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上下车安全,(1)站台站务员应在列车即将进站前,立岗于紧急停车按钮(见图3-7)旁,若发现乘客落入轨行区等危及乘客和行车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第一时间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并上报。,图3-7 紧急停车按钮,(2)列车停稳开门,乘客乘降时,站台站务员应提醒乘客先下后上,注意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缝隙,迅速疏导下车乘客前往站厅出站。,(1)站台站务员应在列车即将进站前,立岗于紧急停车按钮(见图,(3)列车关门时,关门提示铃响、提示灯闪烁,站台站务员应及时阻止乘客抢上抢下,防止乘客被夹伤;加强瞭望,及时处理突发事件。(4)关闭车门、屏蔽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城市轨道 交通 客运 组织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