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基础》教学第七讲课件.ppt
《《中医养生基础》教学第七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基础》教学第七讲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讲,四季养生概要,1,第七讲四季养生概要1,概况1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概况2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概况3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整体概况,2,概况1+整体概况2,气候与人体健康,中医养生强调气候的重要性:”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改正,绝人长命”.一年分四季,每季三个月,每月有两个季气,每节气分三候(24节气-72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善天养生者要学习掌握它,方能健康长寿.,人与天地相参,3,气候与人体健康中医养生强调气候的重要性:,-是指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
2、。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医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春,夏,秋,冬,4,-是指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季节养生的原则,素问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暧,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5,季节养生
3、的原则素问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春季-阳气初生而未盛,阴气始减而未衰。故春时人体肌表虽应气候转暖而开始疏泄,但其抗寒能力相对较差,为防春寒,气温骤降。对策-1必须注意保暖,御寒,有如保护初生的幼芽,使阳气不致受到伤害,逐渐得以强盛。,秋天-气候由热转寒,人体肌表亦处于疏泄与致密交替之际。此时,阴气初生而未盛,阳气始减而未衰,故气温开始逐渐降低,人体阳气亦开始收敛,为冬时藏精创造条件对策-1不宜一下子添衣过多,以免妨碍阳气的收敛,2适当地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不但有利于肌表之致密和阳气的潜藏,对人体的应激能力和耐寒能力也有所增强。所以,秋天宜“冻”。,春捂,秋冻,6,秋天-气候由
4、热转寒,人体肌表亦处于疏泄与致密交替之际。此,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节气前后,气候变化对人的新陈代谢有一定影响。体弱多病的人往往在交节时刻感到不适,或者发病甚至死亡。,八个节气。是季节气候变化的转折点,对人体影响十分重要。故要注意交节变化,慎避虚邪。,慎避虚邪,7,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天有所变,人有,四季睡眠时间和子午觉,睡眠时间要顺应四季的气候变化.1春季万物萌发,要入夜即睡,适当早起。2夏季阳气旺盛要稍晚入睡,适当早起。3秋季阳气收敛,要早睡,在鸡鸣时起床。4冬季阳气内藏,要早睡晚起,最好是太阳出来后起床。,每日午饭后
5、,应有睡午觉的习惯。中医十分重视“子午觉”,子时是夜间23点至凌晨1点,午时是白天11点至13点。这两个时辰是阴阳交接,有利于平衡适合于休息。,四季睡眠不同时,8,四季睡眠时间和子午觉睡眠时间要顺应四季的气候变化.每日午饭后,春季养生,9,春季养生9,春季养生,春三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素问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归大地,阳气升发,冰雪消融,种子发芽,植物吐翠蛰虫苏醒。,自然景象,10,春季养生春三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自然界,立春春天开始,万物复苏雨水春风吹遍,冰雪
6、融化,雨水多“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惊蛰动物冬眠苏醒,春分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清明气候清爽温暖,植物发枝芽(插杨柳踏青祭扫)谷雨雨生百谷“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吹又生,11,立春春天开始,万物复苏春分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风又绿江,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春对应木对应肝,胆(肝主疏泄肝藏血),春生宜养肝,12,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A精神养生,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对策-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对于自然万物要“生而勿杀,
7、于而勿夺,赏而不罚。,1春季“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被古代帝王视作行政命令的重要内容之一。2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对策-应该踏青问柳,登山赏花,临溪戏水,行歌舞风,陶冶性情,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气,以利春阳生发之机,戒暴怒,13,A精神养生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B起居调养,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腠理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故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说,往往日高三丈,睡意未消。然而,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起居方面-要求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在庭院或场地信步慢行,克
8、服情志上倦懒思眠的状态,以助生阳之气升发。,春季气候,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对策-春天不宜顿去棉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老老恒言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困,风寒之邪,14,B起居调养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腠理逐渐舒展,C饮食调养,春季阳气初生对策-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因为酸味入肝,且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且
9、足以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春时木旺,与肝相应,肝木不及固当用补,然肝木太过则克脾土,对策-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而生冷粘杂之物,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摄生消息论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初早韭,15,C饮食调养春季阳气初生春时木旺,与肝相应,肝木不及固当用补,,夏季养生,16,夏季养生16,夏季养生,夏三月(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景象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成实。人亦应之。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
10、”字。,入夏养生贵在清,17,夏季养生夏三月(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立夏夏季始,万物旺盛,气温升高小满农作物籽粒饱满,但末成熟芒种适用播种有芒的农作物(小麦大麦),夏至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万物生长最盛小暑天气热但不太热,是初伏大暑最热时节,中伏伴雨水多,阳气多阴气少,18,立夏夏季始,万物旺盛,气温升高夏至昼长夜短,天气炎热,A精神调养,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对策-“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养生基础 中医 养生 基础 教学 第七 讲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