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部编版课件1.pptx
《《三大改造》部编版课件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改造》部编版课件1.ppt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课,三 大 改 造,第5课三 大 改 造,目标1:识记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形式、结果,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的基本史实;目标2: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学习目标目标1:识记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形式、结果,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概念解释,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概念解释农业合作化,67%目标2: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没收对农
2、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据材料,说说过渡时期共有多少种经济成分?目标2: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其中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占全国经济的比例(资本主义工商业)83%赎买政策(意义:实现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总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结果?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积极: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49年、1951年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农业、手工业合作
3、化,什么是三大改造,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7%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什么是三大改造第二单元 国家对农,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一 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材料二 材料二:土改后,部分农民天灾人祸或无力耕种等原因开始出卖自己的土地。如到1952年山西省就有718公顷的土地被卖掉。其次,不愿意卖掉土地而又无钱耕种的农民开始向中农和富农借高利贷。,(1)改造农
4、业的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前期采取分配利润的政策。生产的农具质量差,但人手充足,产量高。据材料,说说过渡时期共有多少种经济成分?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4下列对三大改造的实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生产资料私
5、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有制),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据材料,说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原因:助其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贡献生产的农具质量差,但人手充足,产量高。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改造农业的原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2)改造农业的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 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结队报名入社,对入社
6、的牲口合理议价,(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一、农业、手工,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改造农业的原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2)改造农业的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 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改造农业的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1)改造农业的原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1949年、1951年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
7、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 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据材料,说说过渡时期共有多少种经济成分?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生产的农具质量差,但人手充足,产量高。对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益经验,注意吸收不够;其利用群众对纸币不信任的心理和人民币立足未稳的机会,掀起了一场银元大战,引起市场的物价波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 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67%所有这些,都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
8、丰收报喜信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场“银元之战”及其后的“粮棉之战”,都极大地扰乱了上海的经济秩序。,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改造农业的原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2)改造农业的形式,(3)改造农业的阶段,(4)改造农业的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1),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对农业的社会
9、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
10、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社,材料一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材料二: 1956年底, 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者占当时全国手工业者总数的91.7%,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总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结果?,形式:结果:,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第二单元 2.对手工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大改造 改造 部编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9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