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灯串检验流程课件.ppt
《UL灯串检验流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L灯串检验流程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L588灯串检验及试验标准,UL灯串检验流程课件,目录,产品概述 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UL588灯串各项测试 注:以下各项操作及说明均以UL10CT绿线清光灯串为例,目录,产品概述,UL10CT灯串是我司常用的一种灯串,10CT灯串是由所要求的电线为AWG22号线,16PCS直径为0.16MM的铜丝、前插头(TS-66)、尾插头(TS-55)、 (QMT02防火料)软头、(QMT02防火料)软芯、灯泡、端子、铜刀、保险管零件组成。,产品概述 UL10CT灯串是我司常用的一种灯串,10CT,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图裁线剥线打端子拉单边组装前尾插绞线穿灯泡、,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一、裁线
2、:将电线剪裁成所要求的长度,可分为: 1、主线 2、端子线 3、前插线 4、尾插线,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 一、裁线:将电线剪裁成所要求的,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对裁线检验注意事项: 1、按照合同要求规格对电线进行的裁剪及测量; 2、裁线时要注意,电线绝缘胶皮不可被利器刮伤,谨防铜丝外露; 3、裁线时需检查机器是否调试太紧,拉力太大,电线是否有被拉伤、扭伤(电线绝缘胶皮表面发白),情况较严重会影响胶皮的绝缘能力或拉伤内部的铜丝,以致影响灯串的功能。,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对裁线检验注意事项:,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二、剥线:将裁剪出来的电线两端胶皮剥掉,使电线内的铜丝裸露出
3、来,以备打端子对裁线检验注意事项: 1、剥去胶皮后,裸露的铜丝长度约为4.50.5MM,不可过长(过长会有可能造成灯串短路),亦不可过短(过短则会影响打端子及电线的拉力); 2、剥线时,剥线机必须调试好,除控制剥线长度外,还不可伤及电线内部的铜丝(UL#22号线内部有16PCS直径为0.16MM直径); 3、剥线长短与打端子有极大的关系,需作严格控制。,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 二、剥线:将裁剪出来的电线两端,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三、打端子:将端子片固定于剥好电线两端的铜丝上,可分为: 1、平脚端子 2、高脚端子 3、前插端子 4、尾插端子,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 三、打端子:将
4、端子片固定于剥,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平脚端子 (如右图),5、铜丝,3、平脚端子片,1、包电线端子脚,2、包铜丝端子脚,4、电线,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 5、铜丝3、平,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1、对平脚端子检验的注意事项:a、图:1的部分是铜端子最下端(脚位),打端子时它必须与图:4部分的电线完全结合(即端子脚扣必须把 图:4所示的电线位置包紧);b、图:2的部分是铜端子的中间部分,它对端子的拉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图:2位置的端子部分必须将铜丝(图:5)包紧,而且图:2端子部分的铜片在压紧铜丝后不可有卷曲现象;,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 1、对平脚端子检验的注意事项,灯串
5、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c、图:2 位置的端子金属片不可压到电线的绝缘胶皮部分(该现象称作包胶),如有该现象会有可能导致接触不良、不能通电(整串灯不亮)或拉力测试不通过。 (10LBS/MIN)d、图:5 中的铜丝不可超过(图:3)中端子的凸起部分(即外露铜丝最长为4mm,最短不可短于1.5mm;),否则会导致此部份非絲和造成灯串短路。,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c、图:2 位置的端子金属片不可压,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高 脚 端 子如右图,5、端子片,6、包电线端子脚,3、包铜丝端子脚,2、电线,4、铜丝,1、电线,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 5、端子片6、包电线端子脚3、,灯串制作工
6、艺流程及检验方法,2、对高脚端子检验的注意事项:a、打端子时必须先把图:1与图:2两条电线重叠起来,以使到两条电线裸露的铜丝能合在一起,方可更好的被图:3所示的端子金属部分包紧,两条电线的铜丝必须完全压于图:3所示的端子金属部分内,而且必须压紧,并且该端子部分不可有卷曲现象,它对高脚端子的拉力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图:3位置的端子金属片不可压到胶皮,否则会形成包胶,从而影响到拉力测试(10LBS/MIN)或通电的效果。b、图:4是电线的铜丝部分,图:5是端子铜片(卡在软头槽位内),图:4所裸露的电线铜丝部分不可超出图5端子的最大凸出位置部分.,,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 2、对高脚端子检验的注意
7、事项,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即外露铜丝最长为4mm,最短不可短于1.5mm;),否则会导致此部份非絲和造成灯串短路.,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即外露铜丝最长为4mm,最短不可,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3 、打前/尾插端子前注意事项: 同前对平脚和高脚端子注意事项一致。,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3 、打前/尾插端子前注意事项:,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尾插端子 (图) 前插端子(图),前插端子片,包电线端子脚,包铜丝端子脚,铜丝,电线,尾插端子片,包铜丝端子脚,电线,包电线端子脚,铜丝,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 尾插端子 (图),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注:在打高脚端
8、子的同时,便是在接主线,必须了解灯串的结构,容易接错主线。如下图所示:前插线 24 灯泡线距 7.5 尾插线 7 主线 1 96 主线 2 77,尾插线,端子线,前插线,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注:在打高脚端子的同时,便是在接主,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四、拉单边:即是将打好的端子单边线用软头边结起来,形成灯串。检验注意事项:1、端子必须拉入软头的小槽中卡緊銅片端子,且不可有明显的晃动或是摆动,否则端子拉力不够,易从软头中滑出;2、拉力测试:端子拉力测试(10磅1分钟 详細標标要求见UL588第十八版本)3、该步骤需要将不合格的端子线挑出以作处理.,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四、拉单边:
9、即是将打好的端子单边线,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五、组装前(尾)插:UL灯串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极性之分的,所以不必区分灯串主线的组装;在装前插时,需特别留意有无装上两个保险管 检验注意事项: 1、前插及尾插的外盖必须要压到位,否则易进水或造成漏电 2、灯串装好保险管后,必须用插头测试仪器检测通电情况(当测试仪器有“嘟”声音时,证明通电性能良好) 3、用灯串连串的方式检测尾插通电情况,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五、组装前(尾)插:UL灯串一般情,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六、绞线:即将灯串与主线结合,使之成为灯串。检验注意事项:1、灯串与主线的结合必须通过两个三线软头(三线软头内有一侧大槽孔
10、位,另一侧是小槽孔位,大槽孔位用于拉高脚端子,小槽孔位是用于拉平脚端子);2、机器绞线,将连接好的灯串及主线挂于绞线机上,需特别留意绞线的松紧程度(标准绞线1英寸内2-3个麻花股);3、在绞线时需留意,灯串的电线、软头、软芯不可有损伤或缺料等现象。,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六、绞线:即将灯串与主线结合,使之,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绞线紧,导致,长度不够,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绞线紧导致长度不够,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七、穿灯泡、插花:先将灯泡穿入软芯内,再将穿好的灯泡插于绞好线的灯串软头上检验注意事项:1、灯泡的两脚必须平行垂直穿入在软芯的小槽内(不可有灯脚交叉或两灯脚同时穿
11、同一槽位的情况存在);2、灯泡必须插到位, (灯泡两脚镀鎂絲须弯曲至180 到軟蕊两侧的凸位)使软头紧密结合,否则会有可能掉脱或出现接触不良;3、如上述两点没有做到位,灯串有可能出现接触不良或整串不亮现象(灯串插好灯泡后,必须用验光来排除上述不良现象)。,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七、穿灯泡、插花:先将灯泡穿入软芯,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八、验光:灯串做好后,通上电,对灯电的性能及各项功能及不良现象做以排查检验注意事项:1、验光时必须在插电亮灯后,用手轻弹一下灯泡看是否出现易断钨丝,钨丝移位过大现象,灯泡不可有交叉泡、弱光、死泡或强光灯泡的不良现象(通電标準电压120V/60HZ)2、在
12、检验过程中用手轻轻转动整串灯泡,查看灯串是否有飞丝、软芯变形等现象存在,而导致灯串接触不良;3、在检验时並同時检查灯串是否有露铜、破泡、整串不亮、软头发白、软头破裂、铜刀氧化、铜刀变形等不良现象存在。,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八、验光:灯串做好后,通上电,对灯,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用手轻轻扭动,看有无接触不良,不可作360度方位扭动,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用手轻轻扭动,看有无接触不良不可作,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检验灯串时常见的不良现象,交叉泡,软芯变形,破泡,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检验灯串时常见的不良现象交叉泡软芯,灯串制作工艺流程及检验方法,检验灯串时常见的不良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UL 检验 流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8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