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第9章-变形和裂缝完-课件.ppt
《S第9章-变形和裂缝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第9章-变形和裂缝完-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第9章 变形、裂缝及耐久性, 概 述,二、验算的目的,保证适用性和耐久性。,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内容,主要是裂缝宽度、受弯构件的挠度。,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宜取01.5,为何低一些?如何低一些?,一是荷载采用标准值、准永久值;二是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第9章 变形、裂缝及,S C,四、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2、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值,1、C-变形、裂缝宽度的限值。见建工教材P322 P323的 附表41、 43 。,(1)标准组合,(2)准永久组合,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S C四、正常使用极
2、限状态设计表达式2、S-正常使用,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二、控制挠度的目的 1、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2、防止对结构构件产生不良影响。 3、防止对非结构构件产生不良影响。 4、保证使用者的感觉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9.1 受弯构件挠度的验算,一、挠度应满足的条件, 概 述,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二、控制挠度的目的9.1 受弯,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 构 件 类,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1、匀质弹性材料梁的跨中挠度,9.1.1 截面弯曲刚度的概念,均布,集中,2、截面弯曲刚度的概念,可见,截面弯曲刚度是使截面产生单位曲
3、率所需的弯矩值, 体现了截面弯矩与曲率之间的物理关系。,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1、匀质弹性材料梁的跨中挠度9,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3、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B)的特点,弹性梁,中和轴,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3、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1.2 短期刚度BS,(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下的刚度称短期刚度BS),1、BS的计算公式,2、BS计算公式的由来,(1)BS与曲率的理论关系,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1.2 短期刚度BS(在,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2)曲率,lm-cm lm,lm+sm lm,r,lm( cm +s
4、m),中和轴,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2)曲率lm-cm lm,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wscksckx0 h0ssk,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将esm、 ecm代入公式 后得:,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将esm、 ecm代入公式,1、h-开裂截面的内力臂系数 试验表明,当Mk =(0.50.7)Mu时, 内力臂的变化也不大, h值在0.830.93之间波动。 规范取h=0.87。,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1.3 参数h、z 和y,1、h-开裂截面的内力臂系数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2、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y,y 反映了裂缝间混凝
5、土参与受拉工作的程度。,(2) y的物理意义,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1) y的定义,2、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yy 反映了裂缝间混凝土参与受拉工作,(3) y的计算,平均应变es,由y的定义可知:,y 可表示为Mcr / Mk的函数,另外, es与作用弯矩Mk成正比,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与Mcr近似成正比,(由右图可知: 与Des近似成正比 而Des又与Mcr近似成正比,(3) y的计算平均应变esDes裂缝截面应变esMcrMy, y与Mcr / Mk关系的试验结果,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0.20.20.80.60.40.00.40.60.81.0, Mcr、 Mk的
6、计算公式,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 Mcr、 Mk的计算公式开裂弯矩McrftkbhchMc,及Mcr、 Mk代入,规范y的计算公式,并近似取hc/h =0.67,h/h0=1.1后得,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将,及Mcr、 Mk代入规范y的计算公式并近似取hc/h,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Ate,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其中, rte为以有效受拉砼截面面积Ate 计算的受拉钢筋配筋率,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Ate对轴心受拉构件:取构件截面面积,3、z-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平均应变综合系数 试验表明,当Mk =(0.50.7)Mu时, 系数z 的变化很小,规范取:, f -受压翼缘
7、加强系数,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 f -受压翼缘加强系数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4、 BS的计算公式,将参数h、z 代入 后得,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4、 BS的计算公式将参数h、,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 受拉区混凝土的应力松弛; 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滑移徐变; 混凝土收缩等会导致梁的刚度减小、挠度增大。,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1.4 受弯构件的刚度B,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1、B的概念,2、荷载长期作用下刚度降低的原因,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3、 B的计算公
8、式,式中:-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对翼缘位于受拉区的倒T形截面, 应增加20%。,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3、 B的计算公式式中:-,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4、推导B的计算公式,Mk- Mq,1/r2,由M、B、1/r间的关系有,而, /r1,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4、推导B的计算公式M1/r0,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1.5 最小刚度原则与挠度计算,(1)直接应用公式,1、挠度计算的方法,用结构力学的方法。,(2)虚功原理法(单位力法)等,可知求f的关键是B=?,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1.5 最小刚度原则与挠度,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
9、验算,2、基本假定,(2)最小刚度原则,(1)忽略剪切变形, 只考虑弯曲变形。,在等截面构件中,假定同号弯矩区段的刚度相等,并取用该弯矩区段内最大弯矩处的刚度。,中和轴,Bmin,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2、基本假定(2)最小刚度原则,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3、提高B的措施,(1)增大截面尺寸;(2)施加预应力;(3)改变截面形状,如增加受压翼缘;(4)增加配筋量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对提高B的效果不明显。 其中增大截面高度和施加预应力为最有效的措施。,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3、提高B的措施(1)增大截面, 道桥规范的挠度计算方法,视带裂缝的受弯构件为等刚度的构件,用结构力学
10、方法计算短期挠度 f s 。,Ms,Ms,Ms,Ms,Ms,Ms,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 道桥规范的挠度计算方法视带裂缝的受弯构件为等刚度的构,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S0全截面换算截面中重心轴以上或以下的部分面积 对重心轴的面积矩; I0全截面换算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W0全截面换算截面对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Icr开裂截面换算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As,x,全截面换算截面,x,开裂截面换算截面,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 S0全截面换算截面中重心轴,说明:桥规的长期挠度:fl = f s C40以下混凝土时:
11、= 1.6 C40C80混凝土时: = 1.451.35,挠度限值: 消除结构自重产生的长期挠度后的限值为:,梁式桥主梁的最大挠度 l / 600;梁式桥主梁的悬臂端的挠度 l / 300;,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桥规的挠度验算方法,说明:桥规的长期挠度:fl = f s,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预拱度的设置规定:,当fl l/1600时,可不设预拱度;当fl l/1600时,应设置预拱度。,预拱度为:,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预拱度的设置规定:当fl l,P=0Pcr,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2 裂缝宽度验算,三个基本概念,w,l,P=Pk,第一选直径小的变形钢筋
12、;第二增加配筋;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效果非常有限,P=0Pcr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2 裂缝宽,9.2.1 裂缝出现、分布与开展的规律 (以轴心受拉构件为例),1、开裂的临界状态,N1=0Ncr,钢筋s,粘结应力,混凝土c,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2.1 裂缝出现、分布与开展的规律1、开裂的临界状态N1,2、第一批裂缝出现后,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2、第一批裂缝出现后N2=NcrAB混凝土c钢筋s粘结应,3、第二批裂缝出现的瞬间,注:l为通过粘结应力 的积累可使砼达到ft 的长度。,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3、第二批裂缝出现的瞬间Nk N3Ncr
13、AB混凝土c钢,4、第二批裂缝出现后(裂缝已出齐),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4、第二批裂缝出现后(裂缝已出齐)NkN4 N3 Nc,5、达到荷载标准组合值时,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5、达到荷载标准组合值时N5=NkAB混凝土c钢筋s粘结,(1)裂缝出现前的应变分布规律: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沿构件的长度基本上是均匀分布的。(2)何时出现第一条(批)裂缝:当构件最薄弱截面的混凝土达到抗拉强度时。(3)裂缝出现前后的应力重分布:裂缝截面的混凝土退出工作,应力为零;而钢筋拉应力突增Dss;配筋率越小,Dss就越大。,6、从以上分析可知: (以下9款与前面图示分析一致,大致说一下即可),第九
14、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1)裂缝出现前的应变分布规律: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沿构件的长,(4)裂缝出现后的应力分布规律:随着距裂缝截面距离的增加,混凝土中的拉应力sc逐渐增加;而钢筋中的拉应力则逐渐减小。(5)何时出现第二条(批)裂缝:距裂缝截面l 处,混凝土拉应力sc增大到ft时,将出现新的裂缝。,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4)裂缝出现后的应力分布规律:随着距裂缝截面距离的增加,混,9.2 裂缝宽度验算,(7)裂缝出现阶段:从第一条(批)裂缝出现到裂缝全部出齐为裂缝出现阶段,该阶段是裂缝间距计算的依据。,(6)何时裂缝不再出现:如果裂缝间的距离小于2 l,则不会出现新的裂缝。裂缝间距最
15、终将稳定在(l 2 l)之间,平均间距可取1.5 l。,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2 裂缝宽度验算(7)裂缝出现阶段:从第一条(批)裂缝出,9.2 裂缝宽度验算,(8)形成裂缝宽度的原因:裂缝出齐后,荷载继续增加,混凝土回缩,钢筋伸长,两者间的变形差产生裂缝宽度,这也是裂缝宽度计算的依据。(9)裂缝出现、分布与开展的特征: 一是裂缝的出现、分布、开展以及裂缝间距和宽度具有很大的离散性; 二是裂缝间距和宽度的统计平均值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9.2 裂缝宽度验算(8)形成裂缝宽度的原因:裂缝出齐后,荷,补充“裂缝的三种基本理论”,第九章 裂缝宽度和变形的验算,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形 裂缝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8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