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控制原理--课件.ppt
《pid控制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d控制原理--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PID控制原理,闭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图中所示为控制系统的一般形式。被控量y(t)的检测值c(t)与给定值r(t)进行比较,形成偏差值e(t),控制器以e(t)为输入,按一定的控制规律形成控制量u(t),通过u(t)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最终使得被控量y(t)运行在与给定值r(t) 对应的某个非电量值上。,1,t课件,1.1PID控制原理闭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图中所示为控制系统,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1.1PID控制原理,2,t课件,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1.1PID控制原理2ppt课件,3,t课件,3ppt课件,1.1PID控制原理,PID控制器各环节的作用如下:(1)比例环节的
2、数学式表示是:,在模拟PID控制器中,比例环节的作用是对偏差量e(t)瞬间作出反应, 产生相应的控制量u(t),使减少偏差e(t)向减小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p, Kp越大,控制作用越强,则过渡过程越快,控制过程的静态偏差ess也就越小,但是Kp越大,也越容易产生振荡,增加系统的超调量,系统的稳定性会变差。,4,t课件,1.1PID控制原理PID控制器各环节的作用如下:在模拟P,5,t课件,5ppt课件,1.1PID控制原理,(2)积分环节的数学式表示是:,只要偏差e(t)存在,积分控制作用就会就不断的增加(条件是控制器没有饱和),偏差e(t)就不断减小,当偏差e(t)=0
3、时,积分控制作用才会停止。可见,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系统的偏差。但积分控制同时也会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积分作用太强会增加系统的超调量,系统的稳定性会变差。,6,t课件,1.1PID控制原理(2)积分环节的数学式表示是: 只要,7,t课件,7ppt课件,1.1PID控制原理,(3)微分环节的数学式表示是:,微分环节可以根据偏差e(t)的变化趋势(变化速度)预先给出纠正作用,能在偏差变大之前进行修正。微分作用的引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量,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它加快了系统的跟踪速度,减少调节时间。但微分作用对输入信号的噪声很敏感,对那些噪声较大的系统一般不用微分,或在微分之前先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
4、8,t课件,1.1PID控制原理(3)微分环节的数学式表示是: 微,9,t课件,9ppt课件,1.1PID控制原理,模拟PID控制的算法表达式:,其中: 是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 是PID控制器的积分系数; 是PID控制器的微分系数。,10,t课件,1.1PID控制原理模拟PID控制的算法表达式:其中:10,1.2 数字PID控制,按模拟PID控制算法,以一系列的采样时刻点kT(T为采样周期)代替连续时间t,以矩形法数值积分近似代替积分,以一阶后向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即:,11,t课件,1.2 数字PID控制按模拟PID控制算法,以一系列的采样时,1.2.1位置式PID控制算法,位置式数字PI
5、D控制的算法表达式:式中,u(k)为第k次采样时刻的控制器的输出值;e (k-1)和e (k)分别为第(k-1)次和第k次采样时刻的偏差值。,只要采样周期T足够小,数字PID控制与模拟PID控制就会十分精确的接近。,12,t课件,1.2.1位置式PID控制算法位置式数字PID控制的算法表,1.2.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根据递推原理可得:增量式数字PID控制的算法表达式:,式中:,13,t课件,1.2.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根据递推原理可得:式中:13,如果控制系统采用恒定的采样周期T,只要使用前后三次采样得到的偏差值,就可以求出控制量的增量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与位置式PID算法相比,计算量
6、小的多,因此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也可以通过增量式控制算法推出递推计算公式:上式就是目前在计算机控制中广泛应用的数字递推PID控制算法。,1.2.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14,t课件,如果控制系统采用恒定的采样周期T,只要使用前后三次采样得到的,1.2.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15,t课件,1.2.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15ppt课件,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在普通PID控制中,引入积分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但在过程的启动、结束或大幅度增减设定时,短时间内系统输出有很大的偏差,会造成PID运算的积分积累,致使控制量超过执行机构可能允许的最
7、大动作范围对应的极限控制量,引起系统较大的振荡,这在生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积分分离控制基本思路是,当被控量与设定值偏差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以免由于积分作用使系统稳定性降低,超调量增大;当被控量接近给定量时,引入积分控制,以便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16,t课件,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在普通PID控制中,引入积,具体实现的步骤是:1、根据实际情况,人为设定阈值0;2、当e (k)时,采用PD控制,可避免产生过大的超调,又使系统有较快的响应;3、当e (k)时,采用PID控制,以保证系统的控制精度。,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17,t课件,具体实现的步骤是:1.2.3积分分离
8、PID控制算法17pp,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积分分离控制算法可表示为:式中,T为采样时间,项为积分项的开关系数,18,t课件,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积分分离控制算法可表示为:,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根据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得到其程序框图如右图。,19,t课件,1.2.3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19ppt课件,1.2.4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积分饱和现象所谓积分饱和现象是指若系统存在一个方向的偏差,PID控制器的输出由于积分作用的不断累加而加大,从而导致u(k)达到极限位置。此后若控制器输出继续增大,u(k)也不会再增大,即系统输出超出正常运行范围而进入
9、了饱和区。一旦出现反向偏差,u(k)逐渐从饱和区退出。 进入饱和区愈深则退饱和时间愈长。此段时间内,系统就像失去控制。这种现象称为积分饱和现象或积分失控现象。,20,t课件,1.2.4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积分饱和现象20ppt课件,1.2.4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执行机构饱和特性,21,t课件,1.2.4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执行机构饱和特性21ppt,抗积分饱和算法在计算u(k)时,首先判断上一时刻的控制量u(k-1)是否己超出限制范围。若超出,则只累加负偏差;若未超出,则按普通PID算法进行调节。这种算法可以避免控制量长时间停留在饱和区。,1.2.4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id 控制 原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87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