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武汉日记》观后感.doc
《纪录片《武汉日记》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武汉日记》观后感.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纪录片武汉日记观后感 2020年4月8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当午夜零时钟声敲响,湖北武汉开始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纪录片武汉日记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纪录片武汉日记观后感1“今天是大年初二,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前所未有,想必大家也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接到上级取消休假通知后,1月26日,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河洑镇大部分机关干部都连夜返回了镇里,整装待发,书记、镇长将疫情形势、上级文件精神、我镇防控工作安排等在紧急调度会上迅速传达给了班子成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拉开了帷幕。“我们社区干部有6人,镇里只发了10个口罩!”26日下午,一社区书记无奈地道出了自己的苦衷,社区
2、干部要负责统计辖区内“三类”人员的信息,甚至与卫生院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测量湖北返乡人员的体温,然而乡镇下发的医护物资实在有限,他们自身的健康安全存在极大隐患。面对镇里缺少医护物资的难题,28日,镇长在朋友圈发布捐助信息向社会各界求助,短短一天时间,社会各界朋友纷纷向河洑镇伸出援手。大量口罩、防护服的到来对我镇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一些好心人连名字都未曾留下,回头望去,是他们匆匆离去的美丽背影。29日开始,区疾控中心每日向各乡镇街道提供充足的口罩等物资,缓解了我们的物资压力,让每日的医护物资处于紧平衡状态。30日,镇里要求每名干部下沉到各个村社区再次开展入户统计工作,挨家挨户地登
3、记“三类人员”情况。我来到了镇内的安置小区。“小伙子,能不能给我一个口罩啊。”小区的门卫大爷眼里充满着渴望,我从包里掏出了一只口罩递给了爷爷。“谢谢!我口罩已经几天没换过了!”爷爷激动地立马换上新口罩。后来才了解到,爷爷早餐吃的竟然是方便面,年过古稀的爷爷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岗位,实在令人感动。我逐户敲门登记,小区居民对我们的工作表示非常理解与支持,有的从睡床上爬起来配合我们填写表格,令我感动。小区实行严格的车辆登记,不论是否是小区住户,只要进出,一律登记,且所有进出人员一律必须佩戴口罩。31日,几位区领导和往常一样分别来到镇里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反馈了部分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在区委区政府
4、的坚强领导下,我镇疫情防控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村村响”宣传车开进了镇里的每一条小路,疫情防控知识回荡在镇里的每一个角落,在镇、村(社区)干部们入户后,每一位村民都意识到了此次肺炎疫情的严重性,都表示尽量不出门、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2月1日上午,我再次来到区疾控中心领取医护物资,这里离我的小学不远,我徒步走到小学门前,十年了,小学面貌几乎没变,疫情防控知识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我隔窗望去,门卫应该早已不是小学时我每天搭餐的爷爷奶奶。想到03年SARS病毒爆发时,我还未读小学。如今的我,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正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日夜努力,时间真是一晃而过。一周时间,镇、
5、村(社区)的每一位干部都坚守在岗位上,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有的居民推迟了自己的婚宴,有的老党员志愿为社区站岗,守护美丽的家园,镇里没有一起赈酒活动,茶馆全部关停病毒凶未已,万马战犹酣!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英雄的中国人民定能同舟共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纪录片武汉日记观后感2“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10日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带去关怀与慰问,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武汉同胞的感激之情。遂决定写一封感谢信给你们武汉同胞,感谢你们的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坚韧不拔、高风亮节,为如今
6、疫情防控的向好态势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感谢你们的识大体、顾大局,用一城安静换举国安康。“武汉生病了”“武汉把自己关起来了”“武汉快点好起来”,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湖北武汉成为“风暴之眼”“重灾区”,也成为决胜之地。城中的你们有序而安静,曾经繁华的街头弥漫着宁静的气息。在这里,你们自觉服从防控大局需要,响应部署要求,第一时间以各自的形式开展居家隔离;你们自觉接受街道社区的住户排查,如实填报健康情况;疫情中有发热疑似的你们,坚持就近有序就医;治愈后出院的你们,感激之余不忘捐献血浆用于疫情防控桩桩件件诠释着你们的识大体、顾大局,谢谢你们,愿意用一城安静换举国安康。感谢你们的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用
7、坚守一线换生命平安。生命重于泰山。抗击疫情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在武汉有这样一群人,把医院当“战场”,把白衣作“战袍”,第一时间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日夜奋战、舍生忘死、救死扶伤,时刻展现医者仁心。感谢你们医护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说你们特别能够吃苦、特别能够奋斗,你们是最大的功臣。在这里,有你们一封封感人至深的请战书,有“妈妈去打怪兽”的朴实真挚,有与夫书的直击人心,有的放下新婚妻子,还有的放下生病的双亲滴滴点点讲述着你们的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谢谢你们,愿意用坚守一线换生命平安。感谢你们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用守望相助换共盼春来。“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
8、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你们拿出“一起度过难关”的团结和“一起抗、一起扛”的无畏,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在这里,有一对小夫妻义务给医院的医护人员送盒饭的感人故事,有卖菜老人捐献满车蔬菜不留名的事迹,有快递驿站改成便民超市的善举,有“生命摆渡人”快递小哥、美团外卖骑手送餐送货上门的暖心服务,还有拾荒老人捐出全部存款的暖心小事汩汩暖流诉说着你们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谢谢你们,愿意用守望相助换共盼春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武汉同胞,谢谢你们的不惧疫情、无私奉献,谢谢你们的凝心聚力、守望相助,相信在你们与全国各地同胞的共同坚持和努力下,我
9、们终将战“疫”迎春到,共迎抗疫阻击战的最后胜利。纪录片武汉日记观后感32020年鼠年新年,本是万家团圆的幸福日子,陆军医院最美逆行者的整装待发和机场的齐步前行的场面,让我的眼睛顿时湿润。其实,我知道,这支逆行者队伍只是全国多家驰援武汉的医疗救援队中的一支。在这第一批援汉医疗队的138名白衣战士中,就有我的同事,他们离开家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击病毒的征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刘医生,与我有数面之缘,今天看到他发在朋友圈的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写在他送走妻子赶赴武汉后:“病毒肆虐,你本已经离开武汉,武汉已经封城,你本无法回去,你并不是一线科室,可你,却在成都如坐针毡,你是武汉人,又是白衣天使,我不能
10、劝服你,只能目送你登上四川援汉专机,投入到生死未卜的抗肺一线中去,愿疾病早日消失,更祈愿你平安顺遂!”我想,那个转身后未曾回眸的的纤弱身影里,也许也是泪湿眼眶,不愿让她的爱人看见。而短短几日,机场接送的欢喜悲忧,于这个留守成都的医生而言,跨越的不仅仅只是一千公里的距离了。在援汉的四川代表队里,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ICU副主任医师邓磊在候机时写了一篇手记。大年二十九接到任务,大年初一出发,送行的妻子哭得一塌糊涂,他竟没有勇气偏过头多看她一眼,怕自己忍不住,而事实是当他埋下头时,已是潸然泪下。踏上飞机,才想起匆匆而行,却忘了给家人备下口罩,忘了给生病的儿子买回咳嗽药。这几天,在浩如烟海的资讯中,看到
11、这篇短短的手记,回家后听见儿子偶尔的咳嗽,会让我突然的想起邓医生临行前对他儿子的愧疚,心底点点的酸涩自然涌出。武汉的消息铺天盖地占满了各种媒体,也牢牢占据了我的内心。离开武汉同济医院已经有五年了,但那半年的学习时光至今记忆犹新。在那座江城,我见识了武汉同济人、协和人的专业精神和追求科学的包容胸怀,在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江畔,看云起云落,蒹葭苍苍,在武汉、宜昌的阡陌小巷,有着我和学友们的诗酒情谊,当然,还有许多延续至今的师长与故交。今天,湖北十堰超声科的张文君主任用文字向我还原了她们医院一段医学伉俪的对话。2020新春佳节到来的时候,呼吸内科王梅芳主任等来的不是惊喜,不是红包,而是她的爱人刘玉全教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日记 纪录片 武汉 日记 观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