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胃肠微创外科时代(全文).docx
《2022胃肠微创外科时代(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胃肠微创外科时代(全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胃肠微创外科时代(全文)摘要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在中国开展30余年,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胃肠微创手术已得到广泛认可并推广普及。在微创技术的发展已经触碰到天花板”的今天,笔者站在亲历30多年微创胃肠外科创新之路过来人的角度,回顾了微创外科创新发展过程中渐进、难测却又是必然的特点;剖析了规范化推广和系统化培训是微创手术在胃肠外科中成功的主要原因;体会到医学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临床与基础证据的支撑;认识到胃肠微创手术普及与规范后的再次创新以及如何避免内卷化,是抓住微创技术发展势头的原动力。本文对胃肠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对胃肠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轨迹进
2、行了客观的解析,以期不忘初心,从容迎接未来技术发展的挑战。微创手术的兴起,是重新构建外科手术发展的根基。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进入中国已经30余年,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胃肠微创手术也已得到广泛认可与普及推广。回顾胃肠微创手术30年的发展,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取得都不完全由个人能力所决定,而是被大趋势所驱动和成就的。这30年来,即使在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下,只要撕开一个小小的口子,就有源源不断的顽强生命喷薄而出。也是这些顽强的生命,促成了今日生机勃勃、气势恢宏的中国微创外科发展的态势。而最早吃螃蟹的一群微创农民工,在充满机遇而又跌宕起伏的特殊时期,肩负着社会的责任,追逐着时代的浪潮,终于成就
3、了如今的一代微创人。在微创技术现已触碰到天花板的情况下,笔者通过多维度的解构,领悟胃肠微创手术的发展轨迹,以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外科创新的产生渐进而难测却又是必然自西方工业革命之后至今的短短两百余年之中,人类社会最巨大而又不同于以往几千年的变革,就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科学技术创新。创新,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一切!然而,创新的产生又绝非一蹴而就。创新出现的过程是渐进的,创新前进的方向是难测的,但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而言,创新的产生又是必然的。在外科的实践中,创新需要突破传统的惯性思维,突破固有的技术模式,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外科理念,改变外科医生的诊疗模式,甚至改变外科手术的整体格局,最终可能因
4、此而改善患者的疾病疗效。所以,创新的结局可能是美好的,但过程必然是曲折的。我们通过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应用的发展历程,不难窥见创新的这些特点,并引发我们思考。1.视角的改变带来了微创化的重大突破:腹腔镜内镜视觉系统的应用,通过手术视角的改变,带动了外科手术路径的大变革,从开膛剖肚的巨创手术变为钥匙孔里的微创手术。这一手术途径的改变,给患者带来了对于减少手术创伤方面极大的突破切口更小、出血更少、疼痛更轻、恢复更快。患者的这些获益,在腔镜开展初期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即已获得证实。而这一突破绝非偶然,是自19世纪初奥地利人Bozzini设计第一个现代内镜雏形之后,历经烛光、白炽灯、冷光源等一系列视光学的进
5、步和积累以及与电子工程学、人体工程学等各种现代科技不断结合、渐进发展的产物,最终开花结果于我们目前应用的微创外科手术学领域。2.微创突破肿瘤根治的技术壁垒:21世纪初,随着腔镜视觉系统的不断革新,高清腹腔镜系统的出现,使腹腔镜下的解剖结构更加清晰,配合当时超声刀的出现,腹腔镜下的操作从良性病灶的局部切除,向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推进,淋巴清扫、血管止血等操作在高清视野下均已不存在技术障碍,从而触发了整个微创外科新一轮的理念革新,微创手术从良性疾病的治疗,迈入了恶性S中瘤根治的时代。然而,这一阶段的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微创应用于肿瘤根治,其疗效是否确切?是否增加并发症?肿瘤种植为何会出现?都是当
6、时切实面临的问题。这种形势下,创新技术是否具有前途?遇到瓶颈问题时如何克服?技术出现分歧时如何预判未来的主流方向?种种疑虑困扰着我们,可见创新的难测性。然而,国内早期开展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一批开拓者与引领者,在技术上不畏艰难,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精神,通过一系列临床实践,逐步建立了一系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关键技术,内容涉及腔镜下的超声刀应用、腔镜下的结直肠手术解剖特点、淋巴清扫、消化道重建及神经保护等,为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的应用奠定了基石。3.微创手术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互相激励:随着超高清和3D腹腔镜的相继涌现,在解剖层面的精确辨识和三维纵深的精细操作等方面,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指导,从而在客观
7、上推动腹腔镜肿瘤根治手术进入到亚微结构这一视觉水平和技术水准。从胃肠外科医生的主观角度而言,这一阶段,伴随着专科化时代的到来,新一轮更深层次的、紧扣胃肠外科专科技术创新的临床实践登上历史舞台。这其中既有与传统结直肠手术经典术式相结合的腔镜下术式的探索与实践,包括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保留盆自主神经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及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清扫术等1-2;又有结合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或膜解剖等近年来结直肠外科领域新理念的创新术式或手术策略的探讨,包括新的手术入路如尾侧入路、头侧入路和经肛入路3-刀、新的手术策略如神经导向还是血管导向、动脉导向还是静脉导向、邓氏筋膜是否保
8、留等2,8-9;这些话题均成为腔镜结直肠外科学术争论和相关研究的热点。胃外科领域,同样体现在淋巴结清扫范围与边界的规范化和精准化,以及全腔镜消化道重建的创新与改良等。这种技术创新与专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与互相激励,成为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领域近30年来始终保持不断革新的活力和动力,并引领了胃肠外科的发展潮流。二、胃肠微创手术在外科领域成功的原因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是在胃肠外科领域中应用最为成功的亚专业之一。其成功的原因,除了敢于创新之外,更得益于创新之后的规范化推广和系统化培训I。1 .规范化推广:一项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规范化推广的过程。2007年,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
9、的牵头下,国内首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操作指南发表;2008年,成立了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2009年,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制定了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标准,其中纳入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作为治疗的标准方案之一,并做了规范与指导;2018年,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结直肠癌外科治疗水平,进一步规范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操作,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又牵头国内专家再版更新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操作指南(2018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适应证、淋巴结清扫、手术入路、腹腔镜下关键解剖标志与消化道重建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修订10O我国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以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得以规范化地推广与发展。腹腔镜胃
10、癌手术的规范化历程与之相似。2007年,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发布,初步规范了我国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开展与推广。此后随着腹腔镜相关设备、器械的迅速发展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2016年,又发布了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2016版),进一步从手术指证、手术入路、淋巴清扫、消化道重建等方面更新并规范了我国腹腔镜胃癌手术11。具体到淋巴结清扫等技术细节方面,亦有着更为规范化的追求。如胰腺上缘淋巴结清扫始终是腔镜手术中的技术要点与难点,而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对No.8asNo.9和No.llp范围的界定较为模糊,其中所谓的前面、上面、周围和近端均无确切定义,这也为胰腺上区淋巴清扫的边界带来了困惑。201
11、7年,发布了中国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质量控制专家共识,对上述淋巴清扫的范围和边界做了明确的定义,以便于大家理解和规范化实践12。2 .建立科学的技术培训体系X小可新技术在实际投入使用时,都需要培训。同样,一项成熟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也需要构建一个规范的培训体系,使之能够长期地安全开展和实施。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发展均不平衡,而各级医院之间的水平也不相同。过去的10余年中,我们依托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等平台,通过种子计划、手术英才中心等理念和形式,对腹腔镜胃肠等手术技术在全国各地规范、系统地进行培训I。通过对这种专科化培训体系的构建,我们亦从中体会到,在注重教的质量时,更需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胃肠 外科 时代 全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6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