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慢性气道疾病的分类诊断如何更好地适应个体化治疗需求(全文).docx
《2022慢性气道疾病的分类诊断如何更好地适应个体化治疗需求(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慢性气道疾病的分类诊断如何更好地适应个体化治疗需求(全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慢性气道疾病的分类诊断如何更好地适应个体化治疗需求(全文)摘要传统诊断定义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被认为是两类不同的疾病。而事实上,慢阻肺与哮喘是处于具有连续疾病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的两个极端表型,其症状、发病机制呈连续性,且目前治疗手段趋于类同。这种传统的疾病分类范式已落后于目前对慢性气道疾病的认知,限制了对慢性气道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滞缓了新的干预靶点的开发以及个体化治疗。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对慢性气道疾病重新定义或分类,积极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充分利用现已识别的可治疗特征对患者进行再分类,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干预。慢性阻塞性肺
2、疾病(简称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常见慢性气道疾病,全球约有6亿患者,2015年,全球约320万人死于慢阻肺,40万人死于哮喘1L在我国,中国肺部健康研究CPH)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的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6%,哮喘的患病率为4.2%,按照2015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2,20岁以上成人哮喘患者4570万3o一、传统的诊断定义下的慢性气道疾病咳嗽、喘息、气短是慢阻肺与哮喘共有的症状,气流受限则是二者共同的病理生理现象。但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病理与发病危险因素,按照目前的疾病分类范式,即威廉奥斯勒(WilliamOsler)分类范式,慢阻
3、肺与哮喘被认为是两类不同的疾病。一百多年来,这种分类方法,我们耳濡目染,对此习以为常。毫无疑问,该分类范式对疾病的认识、诊治,对医学的进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以哮喘、慢阻肺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疾病是症状、发病机制呈连续性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与内在机制符合所谓的荷兰假说(DutchHypothesis),而哮喘和慢阻肺分别为其中代表性的典型表型。典型的哮喘通常指早年发病、有过敏特征、具有可变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4;而慢期市通常是40岁以后发病,有吸烟或有害吸入颗粒暴露,具有不可逆气流受限的慢性气道疾病5o典型的哮喘和典型的慢阻肺位于该连续性疾病的两端,而在这类疾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
4、处于连续性分布的中间区域(或灰区),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二者部分特征,如临床上常可以见到成人期或老年发病的哮喘,气流受限固定的哮喘、吸烟者哮喘以及具有显著的气流受限可逆性的慢阻肺、嗜酸性粒细胞性慢阻肺等非典型病例5,6O鉴于此,哮喘全球创议(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4对哮喘的定义以及慢阻肺全球创议(Globalinitiativefor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GOLD)5对慢阻肺的定义中均提及二者为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在真实的临床实践中存在大量的非典型哮喘和非典型慢阻肺。例如,基于多个来源于医院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显
5、示,哮喘患者中气流受限固定(即肺功能定义的慢阻肺)者占16%61%7,8,而在慢阻肺患者中有哮喘特征(如自报曾诊断为哮喘或存在可逆的气流受限)者占12%55%7,8,9oCPH数据也显示,通过问卷识别的成人哮喘者(定义为受调查者自述前1年有喘息或曾被医生诊断哮喘)中26.2%存在固定气流受限(即肺功能定义的慢阻肺)3o二、慢性气道疾病的现有药物治疗选择目前针对哮喘、慢阻肺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3大类。第1大类,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s,ICS);第2大类,支气管舒张剂,包括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第3大类,生物靶向药物,包括抗IgE单克隆抗体,抗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JL)-5单克隆抗体、抗IL5受体单克隆抗体、抗IL-4受体单克隆抗体、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stromalLymphopoietin,TSLP)单克隆抗体、抗IL-33单克隆抗体等。其中ICS是最有效的哮喘控制药物,也用于频繁急性加重或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慢阻肺患者;支气管舒张剂是治疗慢阻肺的基础药物,用于哮喘患者治疗则需要与ICS联合使用4,5;生物靶向药物则多是在针对哮喘,特别是针对Th2型哮喘开发的新药,但目前已有多个临床研究的事后分析结果提示某些特殊类型的慢阻肺患者可能从生物靶向药物治疗中获益10,11o针对哮喘、慢阻肺的其他药物或干预手
7、段还包括,针对黏液高分泌的祛痰药或黏液溶解剂、针对气道细菌定植使用的低剂量大环类酯药物、针对吸烟者的戒烟关于疗法等4,5O可以看出,目前对哮喘、慢阻肺的治疗药物与手段趋于类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目前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哮喘或者慢阻肺指南,其药物治疗推荐多来源于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募集入组的患者基本上为典型病例,例如,哮喘的临床药物研究通常将吸烟者排除12,13;而慢阻肺的临床药物研究,40岁以下或既往曾诊断哮喘或非吸烟者则常被排除在外14,15o事实上,在真实的临床实践中,严格满足药物临床试验入组标准的患者只占极少部分16JO例如,CPH研究显示,中国的哮喘者中70.3%是吸烟
8、者或被动吸烟者,而在年龄低于40岁或者不吸烟者中也存在持续气流受限3o这种具有哮喘与慢阻肺二者共同特征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与新西兰惠灵顿大学的联合研究还发现,在社区人群具有喘息与气短者中,哮喘与慢阻肺重叠不仅常见且存在异质性,包括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亚型,严重晚发哮喘与慢阻肺的重叠,以及中重度早发哮喘与慢阻肺的重叠17,这些更显示出哮喘与慢阻肺在临床上的复杂性,因此,基于典型”病例的药物临床研究结论显然不能满足复杂的临床实践。纵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针对慢性气道疾病的医疗费用持续上升,但一些关键的临床结局并未随之得到进一步改善。例如,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ICS的推广使用,哮喘患者的住院率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慢性 疾病 分类 诊断 如何 更好 适应 个体化 治疗 需求 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6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