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霉菌病的诊断和治疗.docx
《毛霉菌病的诊断和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霉菌病的诊断和治疗.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毛霉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毛霉菌病是一种由毛霉菌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人类主要通过吸入真菌泡子囊而获得感染,偶尔可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皮肤创伤而感染。该病于1876年首次被Fijrbinger描述,他通过尸检病理发现1例患有肿瘤的德国患者右肺有出血性梗死并伴有真菌菌丝和少量泡子囊改变。自然界中毛霉菌无处不在,形态上显示为宽大、不规则,无分隔或极少分隔,直角分枝的带状菌丝。目前研究表明,毛霉菌目下有11个属和大约27个种与人类毛霉菌病感染有关,其中根霉属(Rhizopusarrhizus)是导致全球毛霉菌病的最常见的致病属,其次是毛霉属(Mucor)、根毛霉属(Rhiz
2、omucor);而伞状毛菌属(Lichtheimia)、鳞质霉属(Apophysomyces)和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等较少见。毛霉菌主要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例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未被控制的糖尿病和/或伴有酮症酸中毒等。在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毛霉菌可与宿主内皮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和菌丝侵入血管,导致疾病播散,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尽管毛霉菌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其病死率极高,局部感染病死率20%50%,而在播散性毛霉菌病中病死率可高达70%-90%,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鉴于此,以下综述毛霉
3、菌病的流行病学、易感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一、流行病学目前有关毛霉菌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大多数据来自病例报告和病例回顾性研究,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毛霉菌病流行病学方面的差异。尽管毛霉菌病很少见,但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的发病率仍有增加,尤其是在法国和印度。在法国,国家医院数据库从2001年至2010年发现3587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1.5%是由于毛霉菌病引起的。法国另一项研究显示,毛霉菌病的发病率从1997年的07/1000000增加到2006年的1/1000000o而在印度,毛霉菌病的患病率约为0.14/1000,是发达国家毛霉菌病患病率的80倍
4、。发病率的上升也可能与免疫抑制患者的数量增加以及使用伏立康嘤和卡泊芬净有关。在对美国25个移植中心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毛霉菌的发生率从2001年的1.7/1000增加到2004年的6.2/1000,而其他机会性霉菌的发生率则保持不变。在真实世界中,毛霉菌病的真实发病率/患病率可能更高,因为许多病例由于难以从深部组织采集样本以及诊断方法的低灵敏度而未被诊断。二、易感因素研究表明,毛霉菌的易感因素或潜在疾病包括糖尿病伴或不伴酮症酸中毒、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他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长期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创伤、铁超负荷、非法静脉吸毒、新生儿早产和营养不良等。当真菌的泡子由于外伤或烧
5、伤而直接接种在皮肤上时,也有可能导致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受到感染。毛霉菌病的危险因素因地理位置而异,在来自欧洲的研究中接受化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接受异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多见,而在印度毛霉菌病主要发生在不受控制的糖尿病或创伤患者中。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嘤和卡泊芬净等对毛霉菌无活性的药物使用亦与毛霉菌感染有关。除了这些与宿主相关的风险因素外,许多病例可能与医院环境、建筑工地、空气过滤器污染或各种与医疗保健相关的器械和设备有关,例如污染的绷带、黏性敷料、中央静脉导管和木制压舌板等。三、致病机制毛霉菌可通过吸入、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破损的皮肤进入易感宿主,这些途径导致了鼻-眶、脑、肺、胃肠道或皮肤/
6、伤口感染。毛霉菌病的特征之一是其血管侵入特性,导致血管血栓形成并最终导致组织坏死。已知酮症酸中毒和去铁胺使用的患者易患毛霉菌病,揭示高血糖、铁和酸化酮体等在毛霉菌感染的重要性。据报道,血管入侵与根霉属的徇子包被蛋白家族(COtH)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同时泡子表面与宿主内皮细胞内表达的内皮糖调节蛋白78(GRP78)相互作用易触发宿主细胞损伤和随后真菌入血导致血源性播散。血清葡萄糖、铁和酮体水平的升高会增加真菌的生长并诱导GRP78和CotH的表达,从而导致根霉菌侵袭宿主组织的能力增强,并解释了糖尿病和去铁胺治疗的患者易感毛霉菌病的原因。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关于毒力以及酮症酸中毒和毛霉菌病发生之间
7、关系的研究都是基于根霉菌种进行的。此外,宿主的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以及功能受损也是毛霉菌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为这些免疫细胞能抑制毛霉菌的泡子生长,这些易感宿主包括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艾滋病或肝硬化患者,还有实体器官移植和正在接受大剂量类固醇治疗等患者。四、临床表现毛霉菌病在易感宿主中可表现为6种不同的临床综合征,根据被累及的解剖部位不同,它们被分类为鼻.眶.脑、肺、皮肤、胃肠道,播散性和罕见表现形式如心内膜炎、骨髓炎、腹膜炎和肾脏感染等,感染的主要部位根据毛霉菌的不同种属而有所不同。另外几项研究表明,患者的潜在疾病与感染部位亦有关系,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毛霉 诊断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6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