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安全分析.docx
《城市绿化安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化安全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绿化安全分析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绿化已成为我国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我国城市的绿化根底普遍较差,面对入世机遇带来的新一轮城市建设的挑战,许多城市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绿化覆盖率,加速绿化景观的建设,变科学绿化为速效绿化,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对城市绿化安全的关注明显不够,便是一个被长期忽略了的问题。城市绿化安全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绿化植物的生长安全;二是绿化景观及设施对人的安全。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人的行为、认识水平和思想观念,造就了
2、不同时期的绿化安全观,绿化安全的范畴也不尽一样。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对城市绿化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当然也就没有绿化安全的概念。近年来,我国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市绿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绿化中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多方面的思考,如“大树进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等,都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城市绿化与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绿化安全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城市绿化作为城市根底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与其它项目一样也存在一个安全问题和安全管理问题,因其特殊性,它所包涵的安全意义又不尽一样。一、城市绿化中的生态问题分析1、绿化植物引种在我国近700个城市中,由于历史因素
3、、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城市绿化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存在很大差异。面对绿化植物种类和品种不丰富的现状,许多经济发达城市加大了植物引种的投入。如#市2000年-20*年绿化植物从缺陷500种增加到800多种,在较短的时期内改善了#绿地长期存在的物种比较单一的局面。但如此大规模的引种应用,是否符合科学的试验周期是值得商榷的。有资料显示,#地区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最初是以观赏植物引进的,现在成为自然地被的优势种已经对区域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应该能给我们某种警示。又如国人尽知的大约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饲料、观赏植物和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引种的水葫芦现已成为恶性杂草泛滥全国,其所到之处导致许多水生动植物
4、种类的消亡。可见引种不慎易造成生物入侵,不仅引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而且影响农业生产及区域性生态失衡。众所周知,外来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名单,它们是紫茎泽兰、微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飞机草、水葫芦、假高粱、互花生米草、蔗扁蛾、湿地松粉蛤、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等16种。为防止有害生物入侵,我们不仅要针对国外,而且要防止国内异地植物引种所引发的“植物侵害”。外来树种经过引种、筛选、驯化,到真正适应并构成稳定的群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它的抗性、耐性及对当地
5、自然生态系统的正负面影响都很难确定。在城市绿化中对观赏类花灌木、藤本、草本及水生植物的引种要加强试验论证,杜绝因城市绿化造成的有害生物的侵入和蔓延。2、“大树进城”经济发达城市的绿化近年来不仅追求绿化覆盖率与绿量,而且在加速绿化景观上做足了文章。如#市1998年启动的大树进城五年计划,已经使十万棵外地和郊区大树在#安了家,#也由缺绿的城市变成了绿化景观丰富的准园林城市。近两年,城共引进樟树、银杏、池杉等大树约20个树种8万余株。无疑,“大树进城”有效地改变了城市景观。但从区域生态和大树移植的科学性看,大树进城造成的生态损失值得我们思考。大家知道,一棵大树本身就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移走了会破坏
6、其原生地的生态环境,而到新的地方重新形成自身生态环境则需要漫长的时间。不仅如此,大树移植成活的技术含量高,若管理跟不上,成活率则很难保证。有资料显示,城市移植大树、古树、珍稀树种死亡率均超过50%-70%o成年大树,尤其是古树的可塑性较低,一旦移植,由于其对环境的不适应,将加速树体老化,2至3年内处于假活状态,即使3至5年确定成活,也大多在几年十几年内变成缺乏生机的老树,逐步丧失环境生态功能,形成城市大面积“绿色弱势群体”。大树进城影响区域生态。野生大树对采挖地为岩石裸露干旱瘠薄的生态的影响极其重要,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地方其破坏将无法挽回。据省林业部门介绍,香樟、丹桂、罗汉松、楠木、银杏等野生
7、大树被非法盗挖,且大多流向了沿海地区以及内地大城市。现在,近郊和庐山周边过去随处可见的野生桂花树已经很难找到,生长期在20年以上的桂花树已基本绝迹,并已开始威胁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绿色资源。显然,“大树进城”给城市和原生地带来了双重的生态风险。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不应提倡“大树进城”,应尽快建立大树培育基地,彻底改变目前的大树进城模式。3.乡土植物目前,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习惯使用外来植物,在城市景观草坪建设上尤为突出。现在各城市常使用有限的几种草坪草种,而且几乎都是外来种,品种十分单一,却把当地野生草始终作为杂草对待。每当鲜花盛开百草生长的季节,按惯例城市路边、绿地中的野草都将被铲除。据介绍,#不
8、少珍贵的草种在城市建设开发及不科学的管理中消失了。野草品种繁多、生长茂盛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表达,理应得到科学对待;野草生命力强,疏于管理也能顽强生存,符合自然规律,其生长也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对野草适当的选择应用,可以省去许多人工种植的引种草对精细养护和灌溉用水的大量消耗,并可克服由于品种单一难于到达丰富景观目的的不利因素。应该说保护城市的野草也是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城市绿化崇尚自然的需要。乡土植物种在我国绿地中长期受到冷落,很少有人去研究它们,甚至一个城市开始重视绿化造林时,乡土树种常遭排斥而逐渐消失。据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还没有大规模造林,绿化除了城市绿地,就是依靠郊区农民
9、自发造林,在宅前屋后种植乡土树,如、棒树、朴树、苦楝、女贞、垂柳、枫杨等。随着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的改造,农户宅前屋后的乡土树被大量砍去,同时,在造林过程中乡土树种受冷落,使乡土树种的树林数量急剧减少。如#余山地区,上世纪50年代有高等植物655种,80年代有535种,到了2000年只剩下254种。现在,许多城市积极建设城市森林,乡土树种应成为造林的主体。根据对#城区园林绿地生态群落的调查,以具有15年相对稳定的植被群落为标准,生态植被稳定的林型中,乡土树种有37种,占6719%,而外来树种如悬铃木、广玉兰等19种,占1916%o我们应该认识到,乡土树种长期生长于当地,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生命力顽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绿化 安全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6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