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docx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目录医院用血审批制度2医院临床输血预约管理制度2医院退血管理制度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管理制度4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4输血感染控制方案及制度6输血前血液制品核对制度6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7自身输血管理制度7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8特殊情况下紧急用血管理制度10临床用血审批及权限认定制度10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1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13控制输血严重危害预案20成分输血指南21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28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指南28自身输血指南30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33特殊情况下紧急用血管程序35临床输血病历相关记录要求38医院用血审批制度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
2、理办法规定,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根据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报输血科。二、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8u(1600m1.)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同意,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急诊用血随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三、对医院出现的突发事件或特殊患者用血,由医务科组织会诊,输血科参与备血。医院临床输血预约管理制度一、临床科室根据患者临床指征及化验结果表明必须输血时,应在用血前一天上午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到输血科,一次申请预约不得超过两天,严禁在没有临床指征及化验结果(eg:Hb、HCt等)表明必须输血的情况下紧急输血。二、择期手术用血量预
3、计大于8(1600m1.)以上的,提前两天送血样和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并报送医务科审批。三、急诊用血可随时送血样与申请单到输血科,急诊用血随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四、对Rh(D)阴性患者或其他稀有血型,机采血小板,冷沉淀制剂等,输血科接到申请后尽快与中心血站取得联系,结果电话随时通知临床科室.以上血液制剂由于价格,保存及使用对象等特殊情况,血液送达医院后,如果该患者由于特殊情况而未使用所预约血液制品.由输血科负责在院内调剂,有效期内院内无相同患者使用,调剂未果而该血液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患者承担.血液制品(剂)由输血科按报废血液处理。五、对未备血造成输血延误或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的后果,责任由
4、临床科室负责.六、门诊患者输血,同样须履行有关输血程序(输血知情同意书、临床科室采集血样、门诊缴费、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等、门诊病历记录等),严禁将血液带到医院外输注,临床科室严禁输注患者自带血液。七、对于三无患者输血,按照医院有关制度执行,原则是优先抢救患者生命。医院退血管理制度一、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凡血液成分离开输血科后,无质量问题概不退回。二、临床输血科室发现输血科发出的血液若有质量问题(如:溶血、凝块等),经输血科质量管理人员认定后按程序收回,血液发出后临床科室由于各方面原因不能及时输注而造成的血液质量问题,输血科不予收回。三、血液发到临床科室后应尽快输注,以保证血液输注疗效
5、。四、血液发出后,临床科室由于各方面原因不能及时输注者,应及时与输血科联系(半小时之内),可将血液成分储存于输血科储血专用冰箱内,严禁将血液存放于临床科室或科室普通冰箱。输血治疗知情同意管理制度一、依据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条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凡在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均应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二、输血治疗同意书由临床医师、患者本人或监护人共同完成。三、危重抢救无家属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录入病历。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一、对有严重输血反应者,必须向输血科、医务科报告,从供登记、调查、随访、追溯。二、输血反应者,按输血反应
6、相关流程处理与调查,认真记录反应处理过程,仔细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上报输血科。三、输血科认真调查输血反应原因并记录,给予正确的反应评估报告。四、对调查评估结果及采取的纠正措施予以记录。输血感染控制方案及制度一、按照国家政策,血液供应统一由血液中心,各级血站及输血科供应,严禁自采自供。二、严格执行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检测制度,使检测率达到100%。三、发现有输血感染者,立即按传染病上报流程处理。四、建立输血传染病登记表,并按相应处理流程追溯相关献血员,防止传染病进一步传播。输血前血液制品核对制度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确保患者健康,制定本制度。一、核对血液外观有无溶血、凝块、乳糜。二、核对血袋
7、标签的完整性。三、核对血袋是否有破损、漏血。四、核对血浆中是否有明显的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五、核查未摇动血液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是否出现溶血O六、核对红细胞层是否成紫红色。七、核对血液数量正确,记录并签字。八、输血前护士床边同样核对血液质量。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液检测。二、输血前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A1.T、HBsAgsAnt1-HCV、梅毒、Ant1-H1.V等检测,结果必须填写于输血申请单上。三、临床用血科室在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时必须填写输血前实验室检查结果,
8、如申请单上没有填写检查结果,输血科可以拒收标本,常诊患者不得在没有化验结果(eg: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的情况下申请紧急输血。四、因大量出血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时,临床经治医师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输血前实验室检查标本已采集送检。自身输血管理制度一、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可以实行自身输血。二、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备。三、主管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作必要的解释工作,并须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四、主管医师用配血单通知输血科,并确认采血时间。五、各科自体输血,均由输血科人员采集并保存,临床不得自行采集。六、患者到输血科采集自体血液时,需由主管医师
9、陪同,并做好特殊情况处理的准备工作,以防意外。七、输血科应将患者的自体血,常规贴好标签,写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血量,加贴醒目标签,2-6。者存。自体血应与库存血分箱存放,若暂无条件,也应分层存放。八、自血采集,回输都要进行严格的核查、登记、签字制度,确保输血安全。九、等容血液稀释和回收式自身输血在手术室执行,按相关规定及技术规范执行。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规定,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对是否有必要使用血液成分制品及用血对患者能起多大作用进行用血评估及评价。二、经治医师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减少不必要
10、的输血,充分认识输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在其他治疗手段不能有效治疗且有明显的发病或死亡倾向的情况下才考虑输血。三、输血后必须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后疗效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病程记录,尤其对于输注无效的患者要进行原因分析。特殊情况下紧急用血管理制度一、本制度适用于因突发事件、大型事故等造成的因大量出血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特殊情况。二、主管医师在处理此类病人时应首先报告上级医师或本科主任,并报告医务科。三、主管医师应完善相关输血文书。四、输血科在接到紧急用血申请时,按医院突发事件输血应急预案流程及输血科急诊配血工作流程执行。临床用血审批及权限认定制度一、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
11、管理办法规定,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根据医院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后报输血科。二、住院医师无用血权限。三、预计用血量在3u以内,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字。四、预计用血量在4u-8u的,由副主任医师签字。五、预计用血量超过8u的,由科主任审签后由医务科批准(急诊时随后补办手续)。六、如不按照上述制度执行,输血科有权拒绝配血。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并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
12、理的临床用血,特制订本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一)临床用血的评价主要包括用血合理性的评价和输血后疗效的评价。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二)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是看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三)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是指在输血后,医师要给予输血治疗后疗效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或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四)输血科每月对各科室临床用血品种、数量进行统计,于次月5日前将统计结果上报医务科,医务科负责对每科室用血情况进行评价。二
13、、临床用血公示制度(一)制定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制度,将检查结果在全院通报,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严格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血。(二)由医务科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每月对各科室检查一次,抽取各科室输血病历,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输血前传染病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或家属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对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及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三)通过医务科简报、科主任例会、病例质控系统等多种形式对临床各用血科室进行评价
14、和公示。(四)将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情况纳入科室及个人绩效考核内容中。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一、目的本规程规定了临床输血过程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以确保所有操作过程达到规定的要求。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院从医师填写用血申请单、血样采集、核对查血型、交叉配血、血液输注,输注后观察记录全过程。三、职责(一)本规程由医务科、输血科负责监督执行。(二)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正确掌握输血适应症并填写输血申请单,在患者了解输血利于弊的情况下完成输血知情同意书,接受输血治疗。(三)护士负责采集患者血样,并将其连同申请单送到输血科。(四)输血科负责接收、核对血样及申请单,核查输血指征,确定是否需要输血治疗
15、。进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并参与有输血反应的患者的相关检测与调查。(五)用血科室护士负责患者输血过程观察,保证输血过程安全顺利,对有输血反应的及时通知医师和输血科工作人员。(六)检验科负责输血前血液的各项检测和检测结果的发布。(七)医务科、输血科负责对输血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验证。四、输血工作过程()输血申请1、申请医师资质:必须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或下级医师完成后须由上级医师审核签字。2、输血指征:在其他治疗手段不能有效治疗且有明显的发病或死亡倾向的情况下才考虑输血。3、临床医师应在以下情况下考虑输血:(1)临床指征及化验结果表明必须输血。(2)无其他合适的替代治疗手段。(3)对患者而言,输血
16、利大于弊。4、各临床用血科室医师应意识到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根据患者病情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核准签字,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5、择期手术患者或常诊患者用血应至少前一天上午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达输血科临床输血实验室。择期手术用血量预计大于8以上者,至少提前两天送血样和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临床输血实验室,并报送医务科审批。急诊因大量出血抢救生命垂危的患
17、者可随时送血样与申请单到输血科临床输血实验室,急诊用血随后应当按照要求补办手续。6、对Rh(D)阴性患者或其他稀有血型、机采血小板、冷沉淀制剂等,输血科接到申请后,应尽快与上级血站取得联系,结果电话随时通知临床科室。(二)采集血样1、采血护士资格:采集交叉配血血样,护士要求必须有初级以上职称。2、明确患者用血申请,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信息。3、准备采血材料,并明确以下内容:(1)正确的标本量。(2)正确的容量。(3)正确的标识: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标本号。4、采集血样的过程(1)在采集血样时,备齐采血用物至患者床边,正确核对患者,解释采血目的,取得患者合作。(2
18、)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扎止血带并进行常规皮肤消毒。(3)再次核对输血申请单及患者信息。(4)进行静脉穿刺采血。(5)采完血样后,轻轻摇动采血试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5、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本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及有无溶血,核对无误后送输血科临床输血实验室。(三)送收血样1、送血样人员必须是经过经相关知识培训合格的医护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2、血样送达输血科临床输血实验室后,应由送血人员和输血科临床输血实验室人员共同核对以下信息:(1)血样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2)核对查看申请单,血样标识完整性。(3)血样的标本是否足量、有无溶血。(4)双方核对后签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临床 血管 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6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