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北京行动计划.docx
《绿色北京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北京行动计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绿色北京行动方案(2022-2022年)(争论稿)为深化贯彻科学进展观,巩固扩大“绿色奥运”成果,乐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新挑战,全面践行绿色进展理念,深化转变进展方式,进一步推动“绿色北京”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进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进展战略,将城市进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以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进展力量为核心,把进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首都将来进展的战略方向,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为动力,深化推动节能减排,乐观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全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乐观创建绿色消费体
2、系,加快完善绿色环境体系,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二)总体目标。到2022年“绿色北京”建设的远景目标是:经济进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弘扬,宜居的生态环境基本形成,将北京初步建设成为生产清洁化、消费友好化、环境美丽化、资源高效化的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到2022年“绿色北京”建设的近期目标是:通过构建生产、消费与环境三大体系,实施九大绿色工程,完善十项保障机制,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绿色生产特征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调整由注意“关停并转”向“创新驱动、内涵挖潜”转变,产业重点向高端产品、高端环节聚焦,产业空间更加集
3、约化、集聚化;绿色产业技术创新力量大幅增加,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巩固提升,现代制造业振兴升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进展壮大,低碳产业培育进展;全社会清洁生产的深度、广度持续拓展,广泛采纳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动企业向生产清洁化方向进展。绿色消费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绿色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产品的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得到广泛推广,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进一步降低;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公共交通出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和资源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山区绿屏、平原绿网
4、、城市绿景三大生态屏障不断优化,生态服务功能及碳汇力量全面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深化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永定河、北水道等为重点的水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城市水源水质显著改善。资源能源采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节能潜力深化挖掘,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和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工程实施取得突破;循环型水务体系初具雏形,再生水规模化采用取得突破;推动大型资源综合采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采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显著提高。(三)详细目标。“绿色北京”建设指标体系主要由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生态环境三大类16项指标构成。2022年“绿色北京”建设重点指标
5、及目标指标名称单位2022年2022年指标性质绿色生产指标1.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总额亿元9581450引导性2.可再生能源采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2.55引导性3.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3425约束性4.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66按我国下达要求执行约束性5.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元36.6232约束性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吨/万元一按我国下达要求执行约束性绿色消费指标7.二级及以上能效产品市场占有率%3060引导性8.节能建筑占现有民用建筑的比例%51.8256约束性9.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36.842引导性10.生活垃圾资源化率%3540约束性其中:生活
6、垃圾分类达标率%一50约束性11.再生水采用率%5770约束性生态环境指标12.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比例%74.9基本达到我国标准约束性13.CoD排放量下降率%4.92按我国下达要求执行约束性14.SO2排放量下降率%18.76按我国下达要求执行约束性15.林木绿化率%52.154约束性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13.615.5约束性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造绿色生产体系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进展方针,通过产业进展高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输出绿色化,培育以绿色产业为主的新经济增长点,逐步打造完善绿色生产体系。(一)振兴进展高端产业。1.提升服务业进展品质。优先进展服务主
7、导型、创新驱动型和生态友好型的服务产业。加快进展金融、信息、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大力进展满意市民需求、有利吸纳就业的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生活服务业;重点培育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生态工程询问、碳交易等低碳服务产业;乐观进展总部经济,鼓舞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大企业、大集团来京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选购中心。2 .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落实北京重点制造产业调整及振兴实施方案,加快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都市工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移动通信、数字电视、液晶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成套装备、轨道交通、新型疫苗等
8、领域;依托本市优势资源,集中精力进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产业高端环节。3 .加快培育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建设中关村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力度,把北京建成全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基地。围绕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需要,重点研发电动汽车、新型电池、新型太阳能光伏光热材料及元器件、新型热泵机组、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技术和装备,提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领域研发和高端制造优势,促进生物质能采用技术、核电高端技术、地热能、风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服务力量,培育扶持一批产品和技术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抢占绿色经济进展制高点。4 .重点进展都市绿
9、色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进展平安高效生态的有机循环农业为主要方向,加强设施农业建设,乐观支持籽种农业、休闲农业和科技农业等新兴业态;大力进展花卉产业、特色果品、有机蔬菜和农产品物流加工等重点领域,提升农业的科技、生态、文化附加值,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实现产业优化、农夫增收的战略目标。(二)深化实施清洁生产。1.加强全过程绿色管理。鼓舞企业建立健全从项目建设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开发绿色产品,实施绿色选购。鼓舞企业在产品成份、结构、性能等设计上融入绿色理念,推动产品生态设计;提倡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生产原料方
10、面实行绿色选购;鼓舞企业生产能效高、易回收再采用的产品,实行简洁包装,并采纳符合“可循环”或“可降解”要求的绿色包装材料;深化引导企业开展具有权威性的绿色标志认证工作。5 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全面开展重点污染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完成首批重点污染源企业,以及火电、钢铁、电镀印染、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电子等工业行业21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适时推动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试点选取住宿、餐饮、医院及学校等领域50家单位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争论制定符合服务业特点的清洁生产审核标准、程序和要求;乐观探究农业、建筑等行业清洁生产推动方案;加快推动一批清洁生产
11、项目落实,重点支持一批环境效益明显的清洁生产中高费项目。(三)淘汰退出劣势产业。1 .连续做好重点企业搬迁调整工作。制定本市限制进展的产业与技术名目,坚决掌握不符合本市进展定位的产业进入。连续做好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企业搬迁调整工作,2022年首钢石景山地区冶炼、热轧项目全部停产,做好搬迁企业工业遗产资源改造再采用,进展高端替代产业。制定化工和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22年底前,连续关停不符合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采石生产企业,关闭全部年产能20万吨以下水泥企业以及50家石灰生产企业。2 .加快改造淘汰落后设施工艺。连续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小化工、小电镀、小石灰、小水泥
12、等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争论主要落后能耗设施的更新淘汰方案,加快低效的锅炉、风机、水泵、电机等设施淘汰工作;加快推动石油化工等行业节能改造,实施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发电、电机系统节能、工业锅炉节能、变压器改造等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乐观淘汰传统的种养殖技术和落后的产品深加工工艺、设施。三、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创建绿色消费体系发挥绿色政务领先垂范作用,以培育绿色商务环境为基础,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为切入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气,针对产品上市、市场流通、消费行为全过程,大力推动绿色产品和服务供应,努力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创建先进文化引领的绿色消费体系。(一)打造绿色政务。1.完善政府绿色选购。
13、在我国发布的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选购实施意见基础上,争论出台北京市政府绿色选购实施细则,优先将自主创新的节能环保产品、设施纳入政府选购范围,推动政府选购可再生、可循环采用、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2.深化推广电子政务。充分采用高速、大容量、多媒体信息网络和现代化立体通讯技术,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电子公文的信息化传输(涉密文件除外);乐观推动无纸化办公,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3广泛推行绿色办公。制定政府机构节省用电、节省用水、节省用纸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指南,将节省融入日常工作,提高办公用品采用效率,提倡使用再生纸;加强公务车日常管理,
14、有效降低公务车油品消耗;鼓舞政府机构高层建筑电梯分时段运行或隔层停开;制定发布并执行市级行政单位能耗定额标准;进一步帮助中心在京机构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二)提倡绿色商务。1.鼓舞开展绿色营销。鼓舞企业在产品推广宣扬、营销模式、售后服务及商品附属资源的回收循环采用等流程中融入绿色理念;提倡企业开展名目销售和电子商务,提高无纸化流通、经营、管理的比重,尽量削减物耗;鼓舞进展网上交易、虚拟购物中心等新兴服务业态。2.搭建绿色物流体系。加快进展集约型、无污染、低能耗物流,鼓舞物流企业采纳现代物流技术和节能设施,建立绿色车队;鼓舞物流企业共享第三方物流服务,实施一批共同配送示范项目,增加共同配送业务量的
15、比重;以耐用消费品为重点,鼓舞企事业单位开展“收旧售新”业务,加强循环采用。3,完善绿色市场服务。发布绿色产品引导名目,发挥标准准入与激励引导的双重作用,加强对绿色产品上市流通销售的支持力度。以2-3家零售企业为试点,逐步推动节能环保产品进商场、入超市;选取本市500家大中型商场、连锁超市、21家大中型农副产品市场销售的重点食品为试点,构建食品平安追溯系统,到2022年领先实现京郊农产品配送机构经营的农产品合格率达100%;加大推动农贸市场、餐饮场所、书店、服装店等场所的限塑活动;不断深化“限制过度包装”措施,仔细落实新颁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一食品和化妆品我国标准,系统开展食品、化妆品的过
16、度包装限制工作。(三)营造绿色生活。1.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提倡节俭理性的绿色生活方式,使节能、节水、资源回收采用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合理引导市民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提倡市民依据我国标准合理掌握室内空调温度;鼓舞市民养成顺手关灯、垃圾分类、节省用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实推动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加强垃圾源头分类及减量化管理,乐观探究党政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果蔬批发市场等机构或场所的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力争2022年实现垃圾产生量增长率年均下降5%o2.引导绿色消赛行为。乐观引导合理选购、适度消费、简洁生活等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
17、会时尚。引导市民选购、使用低污染低消耗的生态洗涤剂、环保电池、绿色食品等绿色日常用品;鼓舞和引导市民选购环保建材、绿色家具、绿色照明、以及能效标识2级以上或有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空调、冰箱等家用产品;引导和鼓舞市民选购节水型净水器、洗衣机等节水产品;鼓舞市民选购小排量、低排放汽车;探究实施“绿色电力机制”,鼓舞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市民购买绿色电力。提倡市民重拎布袋子、菜篮子,重复使用节能环保购物袋,削减购买过度包装产品;提倡和鼓舞市民在酒店、板店、大型写字楼等场所削减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日用品等产品的使用。四、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完善绿色环境体系依据宜居城市建设要求,以提升自然生态承载力量,改善人
18、民生活居住环境为核心,加大自然资源爱护力度,增加植被掩盖面积,优化全市水生态系统,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初步打造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绿色环境体系。(一)完善绿色空间。1.拓展城乡绿化空间。将空间集中、规模较大的城市绿地建设成为开放式休闲公园;协作老旧城区改造拓展配套绿色空间;建设郊区城乡结合部景观绿地网络,打造新城绿色缓冲带;建设沿大中河道、新建主干道路的生态景观走廊;全面推动生态涵养进展区的农村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培育休闲旅游、观光采摘等生态友好型绿色产业,促进山区沟域经济进展。2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结合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连续实施荒山绿化工程,加快宜林荒山、疏林地和未成林地的绿化建
19、设;鼓舞开发采用废弃、闲置土地,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努力掌握水土流失;加强防风林地、农田爱护林地建设,提升防护林功能;持续推动低效功能林地升级改造,着力提高森林碳汇功能。3 .强化生物多样性爱护。加强生态敏感地区生态建设,强化山区动植物资源爱护力度,严格爱护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植被;强化绿化资源管理,加强生物物种检疫掌握,制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综合防控预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健全森林防火体系。(二)改善水域环境。1.加强水源地爱护。以水源爱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爱护”三道防线。连续加大水源地生态爱护力度,到2022年完成水源地爱护区内垃圾集中处理和农户厕所改造,对
20、重要地表水源区内的规模化养殖场进行调整搬迁;有序推动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严格限制饮用水源爱护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活动,构筑流域水资源爱护体系。2 .提升水系服务功能。加强雨洪调蓄采用、输调水等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推动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拓展沿河两岸城市进展空间,进展水岸经济;以北水道为重点,加强跨区域河流污染治理合作,深化开展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地表水体推动潮白河、北旱河湿地建设,提高水体自净力量,稳定水体生态服务功能。3 .美化城市水体景观。推动水体疏浚治理,提升城市地表水水质,营造干净的城市水域环境;加强河流、湖泊水体水岸整治,营造
21、水域绿化带,拓展水面面积,以通惠河滨水文化景观为试点,加强水岸景观建设。(三)加强污染防治。1.加强空气污染防治。仔细实施第十五阶段及其之后各阶段掌握大气污染措施,逐步从治理工业废气污染为主向治理生活废气污染转变,重点加大对汽车尾气、施工扬尘、风沙源的防治力度,努力突破大气污染防治瓶颈,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开展噪声与辐射源防控。完成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工作;制订严格管理措施,加强对餐饮业、消遣业、商业噪声污染掌握。实行放射性废物排放与监测申报制度,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重点加强工业、科研、医疗类电磁辐射源管理;建立健全核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核事故应急预案。3,推动室内家居环境污染治理。引导
22、和鼓舞绿色建材的使用,加强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掌握;提倡建筑结构和室内供热、制冷等系统的合理适用设计,构筑良好的室内通风系统;支持活性炭吸附等室内空气改进净化技术争论,推广先进适用设施,改善提高室内空气环境品质。五、实施九大工程,提升绿色进展承载力量立足北京区域功能定位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重点围绕能源、建筑、交通、大气、固废、水、生态等领域,统筹城乡进展,突出阶段重点,切实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提升绿色进展承载力量。(一)清洁能源采用工程。1.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进展风力发电,加快推动官厅风电场二期建设;以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为核心,乐观推动大型光伏电站、光能热水系统、阳光浴室、阳
23、光校内和园林夜景等一批示范项目建设,到2022年实现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00兆瓦,太阳能集热器采用面积达700万平方米;逐步提高生物质能采用率,探究垃圾处理厂建立生物质发电项目,有序推动大型多村集中式沼气、秸秆气集中供气工程,建成平谷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将来3年力争实现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60兆瓦;鼓舞进展再生水热泵和电厂循环水热泵,着力建设一批区域规模化、系统集成化的重点示范项目,将来3年实现新增热泵供暖面积1500万平方米。2 .完善能源输配网络。加快建设电力主网主道,不断完善配网,提高电力在能源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开展智能电网试点建设,重点推动延庆智能电网示范城市、昌平将
24、来科技城智能电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扩大自然气使用范围,完成8万户城区老楼通自然气工作,稳步推动远郊新城和有条件的重点镇通自然气,力争到2022年实现自然气占能源采用总量的比重达到12%。加强老旧供热管网改造,持续推动城区4200公里老旧供热管网升级改造工程。3,推动能源清洁化采用。推动城市核心区“无煤化”建设,在完成文保区16万户平房居民“煤改电”工作的基础上,适度推动平房区、简易楼清洁能源改造;推动中心城区20吨以上大型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及力量扩建;加快推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能源清洁化采用;实施郊区供热资源整合,完成11个新城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实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北京 行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5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