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doc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篇1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
2、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二、班级情况简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
3、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
4、,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
5、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
6、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会读写20以内的数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4、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五、渗透教育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六、教学措施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
7、习习惯。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七、课时安排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1、数一数约1课时2、比一比约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5、分类约2课时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8、认识钟表约2课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10、总复习约4课时。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篇2一、制定计划的目的为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8、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数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章实数,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八章数据的代表。第一章勾股定理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应用。其中勾股定理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第二章实数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教学重点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实数两个概念的理解。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主要内容是生活中一些简单几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简单几何图形的平移是*教学的重点
9、,简单图案的设计是*的难点。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的主要内容是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几种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其中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是*教学的重点,推理证明是*的难点。第六章一次函数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表达式是*的重点和难点。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一些实际的问题。第八章数据的代表主要讲述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平均数和能找出中位数及众数。三、学生情况分析:初二(1)班共有学生44人,从
10、上学期期未统计成绩分析,及格人数分别为5人,优秀人数分别为0人,与其他几个平行班比较,优秀生及格生都少,另外这两个班的学生中成绩特别差的比较多,成绩提高的难度较大。在这样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生群体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弱,特别是几何题目,很大一部分学生做起来都很吃力。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成绩来看,成绩最好是78分,差的只有几分,这些同学在同一个班里,好的同学要求老师讲得精深一点,差的要求讲浅显一点,一个班没有相对较集中的分数段,从几分到70多分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都差不多,这就给教学带来不利因素。四、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运
11、算,并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2、掌握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能够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掌握二次根式3、理解四边形及有关概念,掌握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4、理解相似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五、教学措施及方法1、成立学习小组,实行组内帮辅和小组间竞争,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及自学能力。2、注重双基和学法指导。3、积极应用尝试教学法及其他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4、多听听课,向其它老师借签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六、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周: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周:第二章实数第三周:第二章实数的复习和第三章图形的平
12、移与旋转第四、五周: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六周: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七周:第六章一次函数,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九周:第八章数据的代表和总复习。第十周:综合复习和训练。七、本学年教学成绩目标:在本校,平均分、优生率、及格率都必须保持一、二名,坚决不能到第三名;五大老山比必须争一保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篇3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一直为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目标而奋斗,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我们努力付出去教育的,我也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进步,都会取得成功。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
13、3)班全班学生共28人,女生15人,男生13人。一年级的学生才入学,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同学上课时比较专心听讲,能积极的回答老师的问题,但还有部分同学的各种习惯较差,自理能力不是很强。由于年龄比较小,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在老师的要求、帮助下进行,依赖思想比较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上多加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教学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14、二)、数学思考方面1、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学生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三)、解决问题方面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
15、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5、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四、教材编写特点1.选择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4.实践活动,特色鲜明。5.体现学法,利学利导。6.注重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6、和数学思想。五、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7、运算式题。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六、教学措施及方法1、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课标,结合教学实际备好教案。2、上课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复备课,并且作好课前准备,讲练结合,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与教
18、学之中。3、教学中注意应多用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6、练习过程不能单调,注意练习的形式多样话,要进行大量的变式练习。7、对接受能力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完成思考题或一题多解。8、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还可以进行一帮一的活动。9、对学生的双基进行落实。对后进生的辅导应放在双基的训练上。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篇4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工作 计划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19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