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论证报告编制指引.docx
《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论证报告编制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论证报告编制指引.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论证报告编制指引目录第一章总则51.1 【编制目的】51.2 【编制意义】51.3 【编制依据】51.4 【编制原则】61.5 【适用范围】71.6 【编制单位】7第二章编制内容72.1 【城市更新单元划定】72.2 【城市更新单元分类】82.3 【城市更新单元命名】92.4 【基本情况】91.1.1 1地理位置91.1.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101.1.3 意愿调查情况101.1.4 基础数据调查情况101.1.5 范围核定101.1.6 现状问题综述112.51相关规划衔接情况】112.5.1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112.5.2 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122.5.3 控
2、制性详细规划122.5.4 相关规划122.6【更新单元规划情况】122. 6.1更新必要性123. 6.2更新单元细分134. 6.3单元发展策划135. 6.4用地规划意向136. 6.5开发建设总量控制要求147. 6.6道路及交通设施规划148. 6.7公益性设施规划159. 6.8历史文化保护1510. 6.9空间设计要求1511. 6.10规划实施监管1612. 6.11控规调整内容162.7【总体管控要求】162.81相关专题论证171. 8.1片区统筹论证172. 8.2控规调整论证173. 8.3历史文化保护论证184. 8.4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论证185. 8.5海绵城市论
3、证206. 8.6交通承载力论证报告197. 8.7其他论证内容20第三章技术要求203.1【片区统筹论证编制要求】203.1.1 片区统筹适用条件203. L2统筹论证原则213. L3片区更新定位与目标223. L4片区用地功能统筹223. L5城市基础设施统筹223. 1.6城市干道系统统筹223. 1.7公益性用地统筹228. 1.8分单元实施更新控制要求248.2 【更新单元细分工作要求】251. 2.1单元细分类型252. 细分划定263. 情况314. 2.4更新单元面积比例要求318.3 【公益性设施配套管控要求】321. 3.1管控对象323. 3.2配套原则334. 3.3
4、配套要求343. 3.4控制规划人口规模上限353.4 【开发建设总量控制要求1353. 4.1计算规则354. 4.2控制要求403.5 【空间设计管控要求】413.5.1管控原则413.5.2控制标准413.6【规划实施监管要求】423.6.1项目分期实施要求423.6.2必须政府主导改造的项目类别423.6.3不得自行改造的项目类别43第四章编制成果要求434.1【纸质成果】434.2【电子数据格式】44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强化规划统筹,有序推进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规范“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论证报告”(以下简称“论证报告”)的编制,根据XX市“三旧”改造实施办法(试行)、关于深入推
5、进旧厂房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旧村庄改造提升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本指引。1.2 【编制任务】本指引所指的“论证报告”是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申报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论证单元更新合理性,平衡多方诉求、实现多部门协同决策的重要工作平台,是调整优化城市更新所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前期论证阶段,是改造项目规划方案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中应直接落实、不得调整与变更的重要管控内容及其技术要求。13【编制依据】“论证报告”应当依据已批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已完成的更新意愿调查和基础数据摸查成果、经济可行性论证报告、社会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编制,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
6、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上层次规划要求、并与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相衔接,执行国家、省、市政府相关政策文件,遵照国家规范和本市技术标准开展编制。1.4 【编制原则】(一)强调整体统筹城市更新是实现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的重要手段。“论证报告”应注重对城市重点发展地区的统筹,强调整体性更新,协调政府、市场与权利人的多方利益,划定更新单元并明确更新重点和管控要求。(二)保障公共利益城市更新是完善城市各项设施配套、改善交通的重要途径。论证报告”应落实上层次规划的各类公益性设施和用地,优先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城市其他设施用地,鼓励整体
7、连片改造,并按容量增加公益性设施和用地。(三)体现科学规划“论证报告”应当充分开展规划范围的土地、房屋、人口、产业、社区服务以及各类设施等的现状数据调查,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总量,广泛的公众参与,创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四)守住城市底线“论证报告”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区,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严格遵守生态控制线,划定各类保护范围,提出保护要求与建设控制。1.5XX市行政区域内,需要编制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更新项目,应按照本指引要求开展“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论证报告”的编制。1.6 【编制单位】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方案编制应由具备乙级及以上城市规划设计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
8、。第二章编制内容2.1【城市更新单元划定】(1)城市更新单元原则上由XX市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划定,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区。(2)城市更新单元范围的划定,宜结合宽度15米及以上城市道路、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单元分区、产权界线、行政边界以及自然地貌等进行划定,其形状较规整、四至界线清晰、相对成片。(3)一个更新单元可以包括一种或两种更新类型,也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个更新项目。(4)一个城市更新单元规模不宜小于IOO亩,且不大于500亩,“工改工”更新项目除外。2.21城市更新单元分类】城市更新单元的类型原则上根据专规、各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确定,包括产业提升类、产城融合类、商住
9、类、综合类、公益类和综合类,具体如下。(1)产业提升类更新单元,即“工改工、“工改M0”更新单元。包括:规划为普通工业用地(Ml.M2、W类用地)、且不含居住、商业等用地的更新单元;符合XX市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规划为新型产业用地(MO)及其相关配套用地的更新单元。(2)产城融合类更新单元,指规划为产业用地(M、W类用地及新型产业用地)用地规模占比不少于50%的更新单元。(3)商住类更新单元,指规划以商业、居住用地(即R、B类用地)占比不少于50%的更新单元。(4)公益类更新单元,指规划为公益性用地(A、S、U、G类用地)为主和改造为生态景观、公园、农林畜牧等用途的为主的用地,占
10、全面改造项目范围用地比例应不低于50%。(5)综合类更新单元,指包含产业(M、W类用地及新型产业用地)、居住(R类用地)、商业(B类用地)、公共设施(A、S、U、G类用地)等多种类型用地的更新单元。2.3【城市更新单元命名】(1)城市更新单元原则上由XX市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划定,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区。更新单元统一以“XX镇/区+XX社区/村+XX(特征词,一般指详细地名或自然村名,原则上不超过5个中文字符)+xx(功能类型,包括产业提升类、产城融合类、商住类、公益类、综合类)+更新单元”的格式进行命名。(2)更新单元名称中不应出现“改造”、“项目”或“三旧”改造标图建库号等文字表达
11、。2.4【基本情况】2.4.1地理位置该项内容须说明城市更新单元的区位及其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2.4.2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该项内容应采用图表结合的形式,说明更新单元所在地区的发展历史沿革、产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就业状况、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状况等因素。2. 4.3意愿调查情况该项内容应当以图表结合的方式,说明城市更新单元的更新意愿调查成果结论,重点表达各类更新意愿的统计数据和空间分布情况。3. 4.4基础数据调查情况该项内容应当以图表结合的方式,说明城市更新单元的基础数据摸查成果结论,重点表达各类土地、房屋信息的分类统计情况和空间分布情况,如:国有用地情况、集体用地情况、现状已建用地
12、分类、规划条件情况、已征未建土地情况、有证建筑面积与分布、无证建筑面积与分布等。4. 4.5范围划定(1)单元范围微调须对单元范围进行微调的,应遵循以下原则,并对微调的原因与调整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城市更新单元范围应依据专规要求划定;可根据意愿调查和基础数据摸查情况进行微调,其比例不得大于专规确定单元范围的20%。(2)单元范围说明该项内容须说明核定后城市更新单元的四至范围及规模。2. 4.6现状问题综述在调查2009年度和现状土地利用变更情况的基础上,该项内容应当对更新单元内的人口规模、用地现状、历史文化、设施配套、交通道路、绿地景观等多方面进行调研梳理,并用图表与文字简介的方式说明空间分
13、布、位置、数量和规模等情况,综合评述更新单元现状存在的各类问题。2.51相关规划衔接情况】2.5.1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该项内容应当说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上层次规划的要求,重点说明城市更新单元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区三线”、总规的“三区四线”之间关系,衔接省市重点项目、城市紫线、生态控制线、工业区块保护线等控制要求。2.5.2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该项内容应当说明城市更新单元在“专规”中的定位、更新方向和更新目标,重点说明专项规划对单元所在更新政策分区、设施配套等方面的管控要求。2.5.3控制性详细规划该项内容须解读城市更新单元所在
14、片区的已批“控规”,衔接规划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要求,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图则各项控制要求。2.5.4相关规划该项内容应当解读与衔接城市更新单元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设计与景观通廊规划、各类专项规划、村庄规划、城市设计等规划内容,分析并整理对城市更新单元的各项规划管控要求。2.61更新单元规划情况】2.6.1更新必要性该项内容应当在解读城市更新单元的各上层次和相关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评述规划要求与现状发展间存在差距,论述更新单元内的项目发展诉求,归结出更新单元的更新必要性。2. 6.2更新单元细分根据省市相关政策结合更新单元实际情况,该项内容应当通过细分城市更新单元,
15、以确定各类改造项目的具体范围。(详见“3.2【更新单元细分工作要求】”)3. 6.3单元发展策划(1)发展业态分析公益类除外的各类城市更新单元,须按照“2.2【城市更新单元分类】”的要求,在理清城市更新单元现有产业基础、分析周边地区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其规划产业或商业业态升级方向、类别和策略,并重点说明各类规划产业或商业业态的具体空间分布和意向建设规模等相关情况,纳入规划实施建议中给予监管。(2)定位与目标城市更新单元应当在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更新单元及周边地区发展条件分析,对照“2.2【城市更新单元分类】”的要求,提出其发展定位,明确更新总体目标。4. 6.4用地规划
16、意向(1)功能布局意向该项内容应当对照城市更新单元的发展业态要求、规划定位与目标,理顺城市更新单元与周边地区功能关系,细分功能类别,提出各类功能分区的具体空间布局方案。(2)用地布局意向该项内容应对照“2.2【城市更新单元分类】”的要求,参照“控规”用地方案进行规划,模拟城市更新单元内的用地布局与道路系统等要素的规划情况。(3)土地整理建议该项内容应根据国家、省、市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更新政策的要求,结合城市更新单元内权属梳理情况、用地布局意向和周边规划情况,提出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土地归宗、土地置换、“三地”(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处理及各项目用地整合等土地整理建议。2.6.5开发建设总量控
17、制要求该项内容应按照“3.41开发建设总量控制要求】”的要求,落实“2.8.4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论证”和“2.8.6交通承载力论证报告”的结论,结合城市更新单元内的各更新项目范围划定、人口规模、用地性质、空间结构布局、用地构成比例、现状建筑量等要素,计算城市更新单元的总体建设容量上限,明确无偿移交给政府的建设项目、规模。2.6.6道路及交通设施规划该项内容应在“2.8.6交通承载力论证报告”结论的基础上,协调周边道路及交通设施规划,结合城市更新单元的用地布局和开发强度,提出城市更新单元道路系统优化方案及交通设施改善措施。2.6.7公益性设施规划该项内容应按照“3.3【公益性设施配套管控要求】”
18、的要求,落实上位规划的各项公益性设施用地,结合权属情况和单元内各更新项目的具体开发规模诉求,按照XX市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及相关政策、规范的要求,提出完善与优化布局建议,确定城市更新单元内的规划人口和单元内需X增的公益性用地、设施的类型及规模。明确城市更新单元内需要捆绑实施的主要设施类型及规模。2.6.8历史文化保护该项内容应落实“2.8.3历史文化保护论证”的结论,梳理更新单元历史沿革和文化特色,提出单元内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落实其保护范围和管控要求,在保护基础上提出活化利用的更新策略。2.6.9空间设计要求该项内容应分析区域内现状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的规模达标
19、情况、步行可达性和布局系统性,明确单元内应补充或完善的公共开放空间数量、布局,提出单元内慢性系统构建的原则,确定单元内空间氛围、街道尺度和建筑界面等空间管控因子的规划导向和要求。2.6.10规划实施建议该项内容须按照“3.6【规划实施监管建议Y的要求,结合城市更新单元内各更新项目的更新诉求和规划情况,提出其实施主体选取工作建议,统筹安排单元内各更新项目的实施分期,明确单元内须借助更新建设的各类产业或商业业态空间分布及其建设规模,并确定各项目捆绑实施的公益性用地及设施要求。2. 6.11控规调整内容该项内容应落实“2.8.2控规调整论证”的结论,详细说明地块划分、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公共服务设施
20、、市政工程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地下空间开发、各地块开发控制指标等控制要求的调整意向。2.71总体管控要求】该项内容应当以表格形式表达上述更新单元规划管控的相关内容、要求和数据,具体包括:单元范围、政策符合情况、上层次和相关规划情况、片区统筹要求(选填)、更新模式建议、开发建设总量控制要求、公益性设施控制要求、道路交通控制要求、历史文化保护要求、空间设计要求、规划实施监管要求等内容。2. 81相关专题论证】2.8. 1片区统筹论证凡符合第三章“3.3.1片区统筹适用条件”所述情形之一的城市更新单元,应当按照第三章”3.1【片区统筹论证编制要求】”开展相关研究与论证。该城市更新单元的“论证报告”中
21、,须在“2.5【更新单元规划情况】”前增加“【片区统筹规划】”内容,分单元重点说明论证的结论和各城市更新单元的规划情况。在“论证报告”中要增加“【片区统筹规划】”内容的城市更新单元,须将“2.3【基本情况】”对应规划内容中的阐述对象由“城市更新单元”改为“城市更新片区2.8.2控规调整论证该项论证应协调上层次规划和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2.5.1更新必要性”部分内容,研究论证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或修编必要性,并根据用地规划意向提出“控规”调整建议,说明地块划分、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工程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地下空间开发等控制要求调整的可行性。2.8.3历史文化保护论证该项论证
22、应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更新单元历史沿革和文化特色,理清城市更新单元内现场的各类历史文化XX,选定保护对象,提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落实保护规划的保护范围和管控要求。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地区,该论证应提出申报为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和历史风貌区的建议。对各项历史文化XX的利用,应结合周边地区的更新,统筹单元总体发展功能与服务需求,提出活化利用建议。2.8.4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论证该项论证应当评估现状水、电、气、环卫、消防等市政设施的设计供给能力和实际运行负荷情况,根据单元发展规模预测设施需求,说明上层次规划和专项规划相关要求和落实情况,进行区域市政设施支撑能力分析及对市政系统
23、的影响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明确市政基础设施种类、数量、分布、规模,包括场站和管网。在规划路网上,标明各规划市政管线的平面位置,确认规划道路宽度满足市政管线敷设要求。更新单元涉及地下综合管廊的,应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入廊、管线廊化”的原则,结合市、区两级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研究片区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布局,与区域地下空间开发、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建设,进行管线入廊分析。2.8.5海绵城市论证该项论证应当评估现状水文地质条件,如地下水位、水质、地质土壤及其渗透性能、内涝灾害等情况,根据更新单元发展规模,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说明上层次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和落实情况,进行区域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更新 单元 计划 论证 报告 编制 指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1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