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docx
《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一、修订背景为加强对公交中途站设置的技术指导,提高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实现公交中途站点规划设计的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某某市于2008年发布了某某市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以下简称设置规范),为某某公交中途站的规划、设置提供依据。设置规范围绕公交中途站规划的控制指标、平面几何尺寸、附属设施配置及设计要求等提出了详细的规定,达到了规范公交中途站设置与管理体系的目的。设置规范已实施10年,在此期间行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家、部委、省市新出台并不断更新了城市道路与设施方面的规划要求与管理措施;某某市特区内外实现一体化发展;智能化、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
2、资源紧约束加剧;以及市民对公交中途站设施有了更高的服务要求;以上均对公交中途站的设置要素提出新的要求。二、修订必要性(一)为进一步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有必要对接最新出台及新修订的国家、省、市公交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完善公交服务设施各项要素最新要求,使行业服务规范与管理适应新形势。(二)为进一步满足市民对美好出行服务需求,体现城市温度,有必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公交中途站安全设施、无障碍设施、候车服务等相关要求,确保有需求的人能够安全、方便、舒适地享受公交服务。(三)根据某某标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抓紧做好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某某标准建设工作的通知(深标
3、办(2018)5号)和市交通运输委关于抓紧做好交通运输领域某某标准建设工作的通知(深交字(2018)341号),某某市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SZDB/Z122008)发布时间超过5年,需结合新形势新情况进行复审、评估、修订。为落实“某某质量提升年”,践行“某某质量品质交通”,有必要结合我市公交中途站发展实际需求,对现有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进行修编,为提升我市公共中途站的规划设计质量和水平奠定基础。三、修订原则和依据(一)修订原则1 .政策导向原则。符合已出台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范性文件,保障规范实施的合法性。2 .以人为本原则。从乘客实际需求出发,标准制定要注重保障乘客安全,维护乘客利益。3
4、.可操作性原则。公交中途站设置应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环境条件和乘客实际需求,确保标准的合理性、集约性和可操作性。(二)修订依据1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51328-2018)2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GB22484-2016)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4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5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6 .城市公共汽电车车站设施功能要求(JT/T1118-2017)7 .城市公共汽、电车候车亭(CJ/T107-2013)8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9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
5、计规范(CJJ15-2011)10 .公共场所(户外)用电设施建设及运行安全规程(DB44/T2157-2019)11 .某某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2 .某某市公交中途站建设标准指引13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规范中有关内容的规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款和相关行业的标准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部分技术指标的选取采取直接引用国家相关标准的办法。本标准中的内容原则上符合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如有冲突,则以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准。四、主要条款修改说明(一)第二条“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关内容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
6、.12009)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的编写要求,引导语改为“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文件清单中引用文件的排列规则应按“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按标准顺序号排列;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其他国际标准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和(或)阿拉伯数字的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进行排列。同时对已修编过文件进行更新,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只罗列正文中被引用的文件,其余参考文件可罗列在参考文献(新增章节)部分。(二)第三条术语和定义”相关内容1 .在3.1“公交中途站”定义中,结合公交中途
7、站现状及发展形势,进一步完善公交中途站的功能效用,具体为:具有车辆停靠、乘客上下客、公交信息服务功能的常规公交中途站点。2 .在3.2非港湾式中途站”定义中,引用城市公共汽电车车站设施功能要求(JTT1118-2017)中规定,具体为:在道路车行道外侧,不改变道路原有的断面形式,设置的供公交车辆停靠的公交中途站。也称直线式中途站。3 .结合外凸型非港湾中途站的适用场景和某某市实际发展现状,考虑某某的道路情况不适合设置外凸型非港湾中途站,因此将原条文中外凸型非港湾中途站的相关规定予以删除。4 .在3.8“站台”定义中,引用城市客运术语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32852-2016)中规定,具体
8、为:车站内供乘客候车和乘降的设施。5 .在3.15“人非共板”定义中,根据现状情况及相关资料完善定义,具体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路面处在同一标高上,且中间无隔离措施的一种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O(三)第四条一般规定”相关内容1 .参考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新增公交中途站设置原则相关要求,具体为:公交中途站应结合城市规划、公交线路组织、沿线公交需求及道路条件等规划设置。2 .综合考虑现状需求及相关部门意见,完善公交中途站在道路交通设施改造时的优化迁移工作。具体为:新建改造道路、人行过街设施或新增优化红绿灯时涉及公交中途停靠站的,必须同步开展公交中途站的设计建设或优化迁
9、移工作。3 .综合考虑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施工情况及实际需求,新增临时公交中途站的设置要求。具体为: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施工期间设置的临时公交中途站应满足本规范公交中途站站点位置、站台、站牌设置要求。4 .综合考虑现状情况及市民需求,乘客在中途站站台与人行道之间来回通行时,会与隔离车道上车流发生交织,新增隔离的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的安全警示设施相关要求,具体为:公交中途站与人行道之间有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隔离时,宜根据需要在隔离的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上设置减速或警示设施。5 .综合考虑公交中途站建设及管理程序需要,完善其建设流程,具体为:建成后,需经第三方专业机构安全检测并出具合格报告。6 .参考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交 中途 设置 规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1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