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docx
《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实验室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优化学校环境,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实验场所。第三条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提出确保安全的具体要求,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突发事故模拟演练,经常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第四条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的对象包括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危险化学品和管制药品、仪器设备、特种设备、放射源
2、、实验废弃物、生物实验室、实验室环境和实验人员等。第五条各实验室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制定安全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并张挂在实验室明显区域,严格贯彻执行;制作适合本实验室的安全教育片,以直观形象的图片、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向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安全基本常识、安全原则教育。实验室要把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列为实验教学的内容之一,新进实验室人员必须先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第六条实验室安全检查坚持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做好技术安全工作档案。第二章组织
3、机构与职责第七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校、学院(部、所、中心实验室,以下简称各单位)、实验室三级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不尽责,必追责”的工作原则。第八条学校成立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实验室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学院办公室、教务部、保卫部、资产与后勤管理部、实验教学与工业训练中心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全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指导、重大事项决策、技术安全事故处置和协调有关部门工作。第九条实验教学与工业训练中心负责管理和监督全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主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福建省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责任体
4、系、工作队伍和应急预案;负责学校实验室和特种设备技术安全管理、监督和检查,组织实施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负责实验室技术安全教育与培训;负责学校实验室有害实验废弃物的集中处置。第十条各单位是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单位行政负责人是实验室技术安全责任人,与学校签订“二级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责任书”,负责所在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各单位设专职或兼职安全员1名,协助做好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配合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做好各项工作,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各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主要职责为:1 .贯彻落实有关规章制度;2 .建立健全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工作队伍、实验
5、规范和应急预案,并报实验教学与工业训练中心备案;3 .全面梳理和掌握本单位实验室(含研究生导师直接管理的实验室)情况,结合学校要求明确实验室技术安全职责与安全责任人,确保工作全覆盖;4 .组织、管理、监督和协调本单位各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技术安全检查与评估,及时排查并整改技术安全隐患;5 .结合本单位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教育;6 .严格执行实验室技术安全准入制度,规范管理实验室,规范处置实验废弃物,维护好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和保护校园环境;7 .组织本单位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员的技术安全工作年度考核;8 .处置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第十一条实验室的技术安全工作
6、由各单位结合本办法精神,建立单位与实验室一级的责任体系,明确各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职责,不留管理真空和工作死角。第十二条进入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对自身和实验室均负有安全责任,须遵守相关技术安全制度和规范,通过相应技术安全教育与考核;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开展实验,并配合做好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学生导师对学生实验安全负有教育、监督和保护责任,应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三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纳入各单位的年度考核指标,并作为涉及实验室工作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聘用、职务评审、职级晋升、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三章消防安保第十四条各实验室必须配备适用足
7、量的消防器材,置于位置明显、取用方便之处,并指定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在非应急状况下,各种安全设施不准借用或挪用,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第十五条保持实验室设备、设施及环境清洁卫生。设备器材摆放整齐,排列有序,保持走道畅通。严禁走廊堆放物品阻挡消防安全通道。第十六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消防器材的放置地点,学习消防知识,熟悉安全措施,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如遇火灾事故,应及时切断电源,冷静处理。第十七条实验室应有严格的用电管理制度,对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严禁超负荷用电。实验电气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必须有人在场监管,确实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实验,电
8、气设备须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和监管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第十八条电、水、气等设施必须按有关规定规范安装,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线路。实验室应定期对电源、水源、火源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第十九条电气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对有故障的仪器设备要及时检修,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要有记录,使用强电的仪器设备要安装接地装置,对出现老化现象的设备以及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报废。第二十条无需配备加热设备的实验室,严禁使用包括电炉、电取暖器、电水壶、电煲锅、电热杯、热得快、电熨斗、电吹风等各种类型的电加热器具。实验中必须使用明火时,须加强防范措施,做到用火不离人,危险范围内要清除可
9、燃物品。第二十一条实验楼(室)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不得在实验室堆放与实验需要无关的杂物、可燃物、易爆物。第二十二条各实验室要建立安全值班制度。实验室值班人员或工作人员下班时,必须关闭电源、水源、气源、门窗,剩余药品必须妥善保存。当班教师要配合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第二十三条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须根据潜在危险因素配置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防火门、防火闸等)、烟雾报警、监控系统、应急喷淋、洗眼装置、危险气体报警、通风系统(必要时需加装吸收系统)、防护罩、警戒隔离等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及
10、时更新、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做好相关记录,确保其完好性。第二十四条实验室在从事涉及压力容器、振动、噪声、高温、高压、辐射、强光闪烁、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和实验时,要严格制定相关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第二十五条实验室应采取适当的防盗技术手段,安装必备的防盗设施,实验楼等安全重点部位应配备门卫和晚间值班人员,门卫和晚间值班人员应按门卫制度和值班职责,尽心尽职。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做好实验室防盗安全工作。一旦发现盗窃事件,应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保卫部门报告。第四章环境安全第二十六条各实验室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废气、废液、废渣和噪声的处理与排放的管理,不得污染环境。严禁在实
11、验室内大声喧哗、抽烟、吃食物和乱丢垃圾。不得带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第二十七条各实验室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存放有毒有害废液、化学及生物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学校定期收集和处理有毒有害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实施“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管理、集中处理”的工作原则。第二十八条盛装化学废液的容器应是专用收集容器,不得使用敞口容器存放化学废液,容器上应有清晰的标签。一般化学废液,分含卤有机物废液、一般有机物废液、无机物废液等三类废液收集桶分别收集和存放;剧毒物质与放射性同位素废弃物,必须单独分类存放,并按剧毒试剂或放射性同位素管理的规定进行妥善保管。第二十九条新建、改变、扩建实验室时必须将有害物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院 实验室 安全管理 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1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