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起源及意义.docx
《医务社工起源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社工起源及意义.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务社工起源及意义医务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为患者提供相关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以利他主义精神和专业工作方法,为在生命历程中遭遇困难,受到疾病困扰的社会成员提供助人服务,协助医护人员完成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效果。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职能是关注病人的社会属性,把握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解决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分担患者和家属在接受预防、医疗、康复等健康照顾过程中医护技术之外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主要包括:第一,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调节患者和家属因疾病引起的惶恐、沮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增进患者对疾病和医疗环境的适应。第二,促进医
2、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加深患者和家属对病情和医疗程序的理解,增进相互的配合与支持。第三,协调患者和家属与医疗系统的关系,为患者提供经济、福利、法律等相关医疗信息,协助患者家属了解医院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及设备等社会资源的应用。医务社会工作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已有较长的历史并相当普及,成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这一工作还在起步阶段。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医疗体制的变革、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已逐步凸显。努力构建我国特定文化背景和医疗条件下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积极开展各个层面的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医务社会工作的社会作用,对于体现医疗卫
3、生服务的人文关怀,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都有着十分现实与深远的重要意义。1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决定了其社会作用的重要性由于医务社会工作需求的增加和职能的扩大,现代医务社会工作职责已由完全依赖医生、护士和医疗行政管理人员,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领域。(1)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医务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开展患者心理卫生咨询、社会适应指导、健康科普知识传授以及病人和家属应对疾病、死亡等方面的社会心理调适工作,提高病人对面临问题的适应能力,调动病人机体内在的自愈力,促进病人尽快康复,实现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与照顾。(2)使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为患者
4、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医疗资讯,指导病人选择确定最佳的就医计划,帮助病人获得相关的卫生法律、医疗价格、保险权益的保障。可促进医患勾通,倾听患者的要求与意见,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协调医疗资源,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建立与医疗技术协同的社会服务途径,为患者提供全面综合的优质医疗服务。(3)树立医疗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在医疗过程中实施医务社会工作是现代医疗服务的标志之一。医务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参与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管理工作,提供专业的医务社会服务,促进医疗单位各项服务功能的实现,有效缓解医患冲突,增加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树立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争取医疗服务对象,提高医疗单位的社会声誉和竞
5、争力。(4)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务社会工作为病人提供的疾病和健康风险的预防服务、疾病的医疗服务、治疗后期的康复服务等超越医院的延伸性连续性健康照顾,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实现了单纯临床医疗模式向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的大卫生服务模式转变。(5)推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可在为患者提供各项专业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提倡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贫救困”传统美德的倡导功能,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协调,减少冲突矛盾的沟通功能和减轻社会压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社会稳定功能,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进程显示了
6、其迅速发展的必然性病人的疾病求治过程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时代的医疗服务水平均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同时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历程中,医务社会工作实践经历了医疗救助、医院社会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和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四个阶段,已成为现代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医务社会工作产生的重要因素医务社会工作起源英国济贫法时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个体、家庭独自抵卸疾病灾难的能力下降,为通过社会医疗救助服务模式帮助患病穷人,以弥补家庭服务模式和政府服务模式的不足,医务社会工作应运而生。1895年英国上议院批准了罗查
7、理等人的报告,在伦敦皇家医院开始聘用社会工作者,采用个案工作,调查访视等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患者解决医疗相关问题。190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开始为病人提供社会服务工作,总医院卡博特医生鼓励支持医院雇请首位社会工作者,使志愿服务为主的医疗救助转入专业服务为主的医院社会服务阶段。2)医疗卫生模式的转变促使医务社会工作迅速发展1909年之后,经过专业协会的成立、服务机构的建立、专业课程的开设、专业内容的扩大等全方位的发展,医院社会服务部制度迅速传至英国、法国、德国、中国等国家。1921年由美国罗氏基金会选派爱德女士来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社会服务部。至1936年巴克在美国儿童福利局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
8、标志着医院服务阶段已转入医务社会工作阶段。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维健康概念,特别是1970年以来,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已由单纯医护服务扩大到所有与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有关的领域,进入了健康照顾处境下社会工作阶段。医务社会工作以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基础,以担当医生与病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职责,并以其工作范围、服务内容的不断扩大,扮演的角色和工作领域日趋多样化,显示出医务社会工作在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社会需求是医务社会工作作发展的良好契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现代医学理念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医务社会工作。如今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足迹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务 社工 起源 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09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