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导游词范文最新合集.doc
《湖南导游词范文最新合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导游词范文最新合集.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导游词范文最新合集 湖南省,简称“湘”,这里有很多大自然的神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湖南导游词,欢迎阅读哦。湖南导游词范文1好的,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到了洲头的位置,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面前这尊伫立在洲头的毛主席青年时期大型雕塑是橘子洲岛景区内最大的景观工程。1920_年至1920_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经常与同学登临橘子洲评判时局、纵论国事,从此,橘子洲成为青年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热土。1920_年,毛泽东从广东回到湖南开展农民运动,期间重游橘子洲头,胸怀天下的毛泽东,朗声吟诵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心忧天下、济世救民的壮志豪
2、情。从此橘子洲美誉风传,名扬四海,成为成为蜚声中外的“天下第一洲”。这尊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由广州美院院长黎明及其团队设计,总高32米,寓意1920_年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长沙时年32岁,雕塑长83米,寓意毛主席享年83岁,雕塑宽41米,寓意主席执政41年。它的造型特点是飘逸的长发、俊秀的脸庞、深邃的目光,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毛泽东雕像、塑像相比,凸显出独特个性。大家还可以看到主席雕塑眉头轻锁,再现了一代伟人忧国忧民的气质。1920_年的青年毛泽东,下巴上是没有痣的。而现在的毛泽东雕像,下巴上有一颗痣。这是因为在20_年雕塑设计初期,毛泽东儿媳邵华将军提出,说在老百姓心目中,毛主席是有痣的,建议做
3、雕像时还是加上去的好,所以最终在雕宿的下巴上加了这颗痣。湖南导游词范文2朋友们,大家好!我们这天游览的是“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潇湘洙泗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各位朋友,此刻让我们按照书院的建筑布局慢慢地走进那一种隽永的文化氛围。书院这个名字是唐朝才开始有的,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时
4、演变为讲学和藏书之外,稍后就具备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岳麓书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建立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园10520_年),宋真宗赵恒召见岳麓山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开始名闻天下。岳麓书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大家跨越头门,仰头能够看到的拓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洵手迹而制成的“千年学府”匾额便是明证。走进书院,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赫曦台,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赫曦”到底有什么含义。关于赫曦台的命名,是与两位名人密切相关的。赫曦台原建于南宋时期。乾道三年(公远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与当时另一位著名
5、理学家,岳麓书院主教张拭(代山长)进行学术交流,两位名家经常相约登岳麓山观日出,每当看到朝阳光芒四射,朱熹就对张拭说“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于是把岳麓山峰命名为赫曦峰,张拭筑台,朱熹题“赫曦台”。此刻大家看到的赫曦台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结构,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戏台。大家拾级而上,能够看到台左右两壁檐上还保留有清乾隆年间修建时的戏剧故事雕塑,左边有拾玉镯,右边有秋胡戏妻等到较具有艺术价值的雕塑,可见,当时的书院的师生除了清苦的学习外,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儒家士人既严谨又闲适的思想也略见一斑。此刻,大家请看台左边墙壁上近丈高的“寿”字,此字用二笔写
6、成,形如龙蛇盘绕,柔中带刚,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们传为仙迹。关于此字的构成,还有一段搞笑的故事。相传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20_年),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在书院举行重赴鹿鸣宴宴会(鹿鸣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请科举考试中的考官和中试的学生的宴会,因为宴会上通常都演奏诗经鹿鸣从而得名。重赴鹿鸣宴是指鹿鸣宴六十年后而举行的宴会),这天,达官贵人、科场举子云集岳麓书院,大家谈古论今,吟诗作赋,热闹非凡,正当兴头,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脚着草鞋的老道人来到院内,自称前来赴宴,那些士人见来者只但是是一个无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写几个字,道人当然明白其中之意,随手拿起墙边的扫帚,伸入黄泥水中,将扫把一举,唰!唰
7、!两笔写下丈多高的“寿”字,然后把扫帚一丢扬长而去。院长罗典在惊叹之余曾托人_寻老道人,但不知下落,之后罗典在右边的墙壁上补书了一个“福”与“寿”对称。大家此刻看到的“福”字用一笔写成,笔力强劲,形如猛虎下山。“福、寿”二字如龙腾虎跃,暗含岳麓书院是藏龙卧虎之地。但岳麓书院到底藏了什么龙,卧了哪只虎,我们稍后再讲。沿着砌石的中轴线往前走,此刻我们站在书院的大门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门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20_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进行过翻新,是五间单檐硬山和三山屏墙结构。大门两旁有一块汉白玉鼓形上马石,它的正面是三狮戏珠图,背面是芙蓉锦鸡图、荷花鹭鸶图,此物相传是岳麓书院的著
8、名学生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严惩贪官曹百万从曹府搬来献给母校的。大门上方的“岳麓书院”匾额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此刻请看大门两旁的千古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由院长袁岘冈与贡生张中阶撰写的对联高度褒扬了岳麓书院千百年来作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孕育出多少具的经天纬地之才的英雄豪杰:被誉为“一时之英才”的抗金名将吴猎,主张“官兵一体”大败十万金兵的功臣赵方,“忠鲠可嘉,宜得奖谥”的彭龟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学家、史学家魏源,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中兴将相”的桐城湘乡派盟主曾国藩,收复新疆的爱国名将左宗棠,首任驻英法公使并持续了民族气节的郭嵩焘,“欲栽大木柱长天,慧眼识
9、“毛蔡”的杨昌济,之后的岳麓高足陈天华、蔡和森、邓和森、邓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台墙壁上的福寿两字暗含的藏龙卧虎之意切合。大门之后是二门,二门至讲堂两方均为斋舍。右侧是教学斋。左侧是半学斋,教学斋和半学斋反映岳麓书院教学中“教学相长,惟教学半学”的辨证思想。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多次寓居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各位朋友,请继续往前走,此刻我们游览的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的场所,是书院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撰写的。“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意即从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实事求是”给青年毛泽东思想的
10、构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之后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逐渐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是岳麓书院文化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大家再看讲堂大厅中央悬挂的两块流鎏金木匾,第一块是“学达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赐,意思是透过学习理学能够到达恢复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说明了岳麓书院是以理学作为办学传统,到那里来求学,能够到达学问的最高境界。第二块是“道南正脉”匾,这块匾是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御赐,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方传播后是正统,此匾高度评价了书院传播理学的地位。大家请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计时坛,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导游 范文 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