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优化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进一步密切医共体利益共担机制、高效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县域医共体向紧密型过渡和发展,重构和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上下贯通,医疗和预防有效融合,整体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20xx年底前,组建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为龙头的3个医疗健康服务集团;20xx年,完善医疗健康集团运行制度和机制,实现县乡一体、以乡带村、互联互通、有序竞争、分级诊疗的新格局,使县域医
2、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得到合理控制,基本形成有序就医格局,力争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二、建设内容(一)完善医保支付。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医保基金按当年筹资总额提取风险基金和大病保险基金进行预算,将95%的部分作总预算,将总预算转换成参保人头费(对应辖区每个参保居民),交由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负责承担辖区居民医疗费用报销。县外住院病人(不含大病保险对象)的报销也从总预算中支付,结余资金由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成员单位合理分配、自主自配,分配
3、份额与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挂钩。对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之外的县内其他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医保病人,由牵头医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之结算。参保城乡居民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就医的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医药费、一般诊疗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等,纳入门诊费用支出范围。(二)推进分级诊疗。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原则,推进“两下沉、双提升”工程。即:人才下沉、资源下沉和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群众就医满意度。选择50种以上一般常见病留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轻度疑难复杂或急性期的常见病,由医共体牵头医院派专家现场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地治疗;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条件
4、所限难以诊治的,应转往县级医院诊治。村卫生所(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病人,县级医院应优先安排入院。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实行双向转诊。在县级医院完成难度较大的诊治且病情平稳后,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级医院派原经治医生跟踪病人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后续诊治工作。牵头的县级医院要通过考察选择若干家县外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建立“医联体”,谈判签订协议,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按照本地医保补偿方案与之定期结算基金支付部分的费用。(三)规范医疗行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推广使用标准处方集、住院服务推广实施临床路径,建立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规范基础医疗质量。革新医疗服务流程,强化科室之间和上下级医
5、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重复检查。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开展预约诊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病历等,形成医生和患者合理流动的局面。(四)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县域心电诊断、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验、远程会诊、消毒供应等六大中心。利用牵头医院优质医疗设备资源,实行县乡医疗机构相互对接,县乡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节约医疗成本,方便群众就医。医共体内实行统一采购药品耗材,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打破县域内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之间的区别,探索县域内药品耗材的统一管理和采购配送等。各牵头医院要明确功能定位,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形成优势互补、集中诊疗、有序就医的良好格局
6、。(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建设总平台,积极发展智慧医疗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财政管理、人事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技术支撑,将农村居民看病就医与县市专家连成一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开展远程视频会诊、远程教学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专家门诊等远程医疗服务,以县级医院为纽带,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和有条件的村卫生所(室),向上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对接。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展远程教育、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病随访、指导科学用药等,提高居民自我健
7、康管理能力。(六)开展签约服务。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组建签约服务团队,推行签约服务,实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筑牢健康“网底”。发挥签约服务团队作用,深入基层开展健康巡讲,普及群众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断优化村医队伍,提高村医待遇,改善村医服务手段,强化签约服务团队对签约对象的健康指导。通过签约服务和签约转诊,引导县域居民养成有序就医、履约转诊的习惯,完善逐级转诊制度。加强对村医的管理和技术培训,推动健康养生养老、康复护理等深入融合。(七)推动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针灸、按摩、刮疹、中药土单验方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
8、作用,承担起“治未病”的职责。以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推广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满足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降低群众看病费用。围绕国家中医药试验区建设,挖掘开发中医药资源,推动健康与养生养老、康复护理、休闲旅游、体育健身等行业的深入融合。支持中医药机构与集中供养单位、居家养老人群等建立医养协作服务关系,提供快速就诊绿色通道,积极开展上门诊视等服务。完善中医药医保补助政策,鼓励使用中医药院内制剂并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切实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八)严格考核监管。县卫健委、县医疗保障局等部门要强化基金监管和医疗行为监管,确保医疗健康服务集团高效运转。按照上级政策,拟定补偿方案,报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
9、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实施;切实做好经办服务工作,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按季度预拨部分资金至牵头医院;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考核每个医疗健康集团临床路径执行率、病人实际补偿比、县外转诊率等,并与医保资金年终结算挂钩;帮助各医疗健康集团做好体外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县外住院病例有关情况的调查核实。(九)完善组织架构。按照政府办医的领导责任和保障责任,明确政府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发展、建设、补助、债务化解等内容,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所属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医保额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明确各成员单位的权利和
10、义务,强化管理措施和合作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实现运行有序、共同发展的防病就医新秩序。三、实施步骤县人民医院与城关镇、湍东镇、马山口镇、灌涨镇、王店镇、余关镇、蚱镇、桃溪镇等8个乡镇卫生院和妇幼保健院、第三人民医院,组建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县中医院与师岗镇、瓦亭镇、大桥乡等3个乡镇卫生院,组建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县第二人民医院与赤眉镇、赵店乡、夏馆镇、板场乡、七里坪乡等5个乡镇卫生院,组建第三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各民营医疗机构自愿纳入相对应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管理范围。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一20XX年10月)。调研起草并出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章程等,搭好基本
11、架构,明确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管理范围和职责分工,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顺利实施奠定基础。第二阶段:组建阶段(20XX年11月一20XX年12月)。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组织召开全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大会,落实对接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措施,确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序有效运作。第三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月一20XX年6月)。完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运行体制机制,不断规范推进。6月中旬,对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运转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写出评估报告,报县委、县政府和市卫健委。第四阶段:推进阶段(20XX年7月一20XX年12月)。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的自律能力、服
12、务能力,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预期目标。12月中旬对各集团进行全面评估验收,形成书面报告,报县委、县政府和市卫健委。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的领导,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强化部门保障。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全力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医保局要将医保资金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每季度前10个工作日内及时足额预拨到位。县财政局要会同县卫健委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由医共体统筹用于医防融合工作。县卫健委负责统筹指导实施紧
13、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县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县人社局负责所需人员的聘用和流动管理的落实。县编办负责必要的编制调整。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要根据职责定位,明确各自任务,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切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三)强化督导检查。县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采取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建立医疗健康集团效果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法,增强各方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四)强化舆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共体建设的目的、意义和政策措
14、施,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共同体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医共体建设营造良好氛围。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为认真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xx2号)、XX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州全面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C20xx30号)相关要求,在充分总结我县前阶段医共体建设工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我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有效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
15、的十九大及全国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切实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县强、乡活、村稳”的理念,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落实医疗机构间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和引导机制,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医疗机构发展方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二、工作目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技术和项目不断增加,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县域外住院人次占比逐年下降。医防融合实施效果明显显现,县域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益明显发挥,医疗卫生机
16、构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合理控制。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成,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有序就医格局全面形成。到20xx年底前,通过采取远程医疗服务、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等方式,建成县域内统一的检验、影像、心电、病理、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进一步健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设置、完善人才设备配置、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医共体成效显现,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建成。三、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以“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基层优先、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促进基本医疗卫
17、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为目标,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以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手段,打破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层级分割,在管理模式、运行方式、考核机制上求突破,建立区域管理统一、内部管理规范、资源分配合理、医疗层级分明的医疗服务体系。(二)优化配置,医防结合。根据县域内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兼顾既往形成的合作关系,统筹安排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共体,落实防治结合要求,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连续诊疗服务,建立完善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三)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政府办医主
18、体责任不变,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医共体内成员单位在保持行政隶属关系和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建立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医保支付等新机制,调动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四)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利用牵头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综合管理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医共体内统一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县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社会效益。(五)便民惠民,群众受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守门人”功能,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群众负担。四、实
19、施步骤(一)系统谋划,稳妥推进(20XX年12月)。切实把握好改革工作的推进力度,正确处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突出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强化公开透明和规范操作,通过系统谋划、细化政策、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确保20xx年内全面推开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二)政策出台阶段(20XX年1月)。在出台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工作部署会议,细化工作措施,制定配套政策。(三)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完成紧密型医共体内部机构组建工作。制定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稳步开展各项工作。(四)分析评
20、估阶段(20XX年7月一9月)。由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专家组组织开展全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分析评估,总结阶段性成效,研究解决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五)深化发展阶段(20XX年10月一12月)。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切实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发展,确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实效。五、实施内容(一)完善治理结构。(牵头部门:县医管委办公室;配合部门:县委组织部、县政府办公室、县卫生健康局、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审计局、各乡镇;完成时问:20xx年1月)1 .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建立由县级党委、政府牵头,县长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机构编制
2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发改、审计、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及医共体成员单位利益相关方代表为成员的管理委员会(简称医管委),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制度和考核监督等重大事项并履行监事会职能。医管委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健康局,县卫生健康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设专职工作人员3名,承担医管委日常工作;建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共体之间权责清单,厘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共体之间的职能职责。2 .设立医共体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设立医共体党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医共体理事长负责制。医共体党委发挥把方向、作决策、保落实的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事项
22、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3 .组建医共体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由医共体管理委员会提名选举产生,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理事,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医共体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理事长为医共体法人代表。理事会内部设置行政办公室、人力资源中心、财会中心、质控中心、采购供应中心、公共卫生中心、信息中心等常设工作部门,工作人员在系统内调剂,人事、工资等关系保持不变;负责医共体组建推进及日常管理,制定医共体成员单位的管理团队聘任和考核制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制,采取医共体内医疗机构独立法人代表的紧密型架构。理事会办公经费由县卫生健康局列支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理事长办公会议是医共体行政、业
23、务议事决策机构,由理事长召集并主持;重要行政、业务工作首先经理事会会议讨论通过后,提交医管委会议研究决定。(二)理顺管理体制。(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配合部门: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完成时间:20xx年2月)1组建紧密型医共体。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计中心、县疾控中心、县地病站、县血防站、各乡镇卫生院和8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紧密型医共体。待时机成熟,逐步将民营医院纳入医共体。县人民医院加挂医共体总院牌子,各成员单位加挂医共体分院牌子。2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领导任命。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血防站、地病站等班
24、子成员由医共体理事长提名,经理事会同意,报县卫生健康局按原管理权限进行组织任命。副职由本单位主要领导提名,经理事会同意,报县卫生健康局按原管理权限进行组织任命。3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任命。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班子由医共体理事长提名,经理事会同意,报县卫生健康局考察任命。4,各级医疗机构职能定位。县级医院重点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疑难杂症向上转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重点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做好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保持“八个不变”
25、。(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配合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完成时间: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保持不变;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保持不变;医共体成员单位法人资格保持不变;单位性质保持不变;基本功能定位保持不变;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保持不变;人员身份保持不变;人事关系保持不变。1 .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保持不变。医共体组建后,县、乡镇和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建制、法人资格和单位性质不变,但人、财、物统一整合到医共体内,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加挂医共体XX乡镇分院牌子,负责其辖区内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2 .承担的基本职能和任务保持不变
26、。医共体组建后,县、乡镇和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功能定位保持不变,县级医院承担医疗保健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任务不变,发展中医药的职责和定位不弱化,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职责不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承担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工作职能保持不变。3 .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保持不变。医共体组建后,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保持不变,政府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的财政投入政策和渠道保持不变。原有的财政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工资、运行经费和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以及对基本公
27、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机制不变。根据医共体建设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四)实行“六个一体”管理。(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委编办、县财政局;配合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完成时间:20xx年4月)1.机构一体。打破横向和纵向医疗机构行政壁垒,明晰办医主体。整合县、乡镇医疗机构、疾病防控机构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医共体理事会理事长为医共体法人代表。2 .人员一体。制定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备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优化编制结构,提高使用效益。医共体内人员实行岗位管理,按照“按需设岗、竞
28、聘上岗、以岗定薪”的原则,统一岗位设置,加强聘用管理。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和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的前提下,医共体根据工作任务、岗位职责要求和医务人员能力水平,对人员实施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调剂、统一培养、统一使用,并实行备案管理和动态调整。3 .信息一体。统筹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信息。整合优化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医共体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医共体资源调配、业务经营、质量评价、财务分析、效率监测等数字化管理,提升医共体协同
29、服务水平。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推进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在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的运用,建立以医共体医院为枢纽,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向上联通城市三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基本实现“乡检查、县诊断、区域互认”,方便患者看病就医。4 .管理一体。将管理权、经营权、人事调配权和收入分配权等下放给医共体理事会,激发医共体运行活力、服务效率和发展动力。医共体实行统一管理,做到规章制度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统一。实行统一财务管理,医共体内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实行统一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管理。实行统一绩效考核管理和分配制度。根据绩
30、效考核结果进行自主分配,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并适当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5 .保障一体。在医保部门的统筹下,认真落实药品(耗材)联合议价采购制度,由医共体采购供应中心统一集中采购管理。医共体建立“中心药房”,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药房管理、合理用药等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依托县人民医院逐步建立县域医学影像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后勤服务(含医疗废弃物、废水管理)中心等,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和服务资源的全面共建共享、互联互通。6 .服务一体。加快创新医防融合新模式,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完善医共体内双向转诊标准规范,进
31、一步畅通医共体内双向转诊通道,要为医共体内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预留号源、床位等,逐步实现有序合理转诊。同时,医共体要发挥与州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衔接的“纽带”作用,根据地缘关系、群众就医需求等,与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上下转诊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体现“预防出效益”的理念,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五)实施三项费用包干”。(牵头部门:县医保局、县卫生健康局、县财政局;配合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完成时间:20xx年5月)1 .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按人头打包付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按人头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医疗保障管理部门扣除一定比例
32、的风险基金后,按照“以收定支”原则和“年初包干、按季拨付、年终结算”,综合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上年度人头费用指标、实际发生数、统筹基金使用及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奖惩激励及医改综合举措等因素确定年度打包付费总额,将县域城乡居民医保额度80%左右按季度于首月预先拨付医共体理事会财会中心,剩余部分根据年度考核情况进行结算。2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打包付费。县域内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打包给医共体理事会,由医共体管理和使用,资金按人头预算,由医共体统一管理和考核,实现“医防融合”、“同向激励”,剩余部分根据年度考核情况进行结算。3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打包付费。县域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打
33、包,建立系统连续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将全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的80%打包预拨给医共体统筹管理,剩余部分根据年度绩效考核情况进行结算。打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由医共体根据成员单位服务类别、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对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兑现,并向履约质量高、管理效果好的家庭医生团队倾斜。(六)抓实“十项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县卫生健康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医保局;配合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完成时间:20XX年6月)1 .深化简政放权。将管理权、经营权、人事调配权和收入分配权等下放给医共体理事会,激发医共体运行活力、服务效率和发展动力。充分落实医共体在人员招聘、用人管
34、理、内设机构,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医务人员职称聘用、医疗业务发展等方面的自主权。医共体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按照苍洱人才“霞光计划”相关规定执行。2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通过组建医联体、借助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等方式,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县域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中医诊疗中心建设。到20xx年底,县人民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五大”中心建设达标,县中医医院达到国家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县妇幼保健院完成创建二级甲等评审工作。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乡镇
35、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评审等活动,全面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鼓励医共体总医院临床科室领办乡镇卫生院相应的科室或设立专家工作室,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与能力相匹配的手术项目。实施乡村医生“乡管村用”,以乡带村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3 .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和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路径,通过压缩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和不合理使用、控制过度检查检验等方式腾出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并做好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和财政投入等政策的衔接,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4
36、.深化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合理确定医共体成员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和薪酬水平,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待遇水平,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落实医共体内部薪酬分配自主权,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并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医共体内部薪酬分配应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紧缺人才、业务骨干、偏远乡镇、全科医生及基层医务人员倾斜。不断优化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方案,有效促进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充分调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满足群众就近就便就医需求,实现基层就诊率达到65%的目标。鼓励对医共体负责人和成员单位负责人实施年薪制。5 .统筹药事管理。统筹开展医
37、共体内药事管理,在优先采购使用基本药物、医保目录内药品的前提下,实行县乡村三级用药统一议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根据群众用药需要,按照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原则,重点下沉慢性病、特殊病及抗癌药物用药品种,满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分级诊疗工作需要。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降低采购成本,保障供应。加强处方点评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促进合理用药。6 .规范诊疗行为。县级医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按照统一规范的病种路径,对照医院能够收治的病种目录,扩大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目,确保病种数、病例数、入径率、出径率达到规定标准。对于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协作诊疗的病种,要结合实际制定医共体
38、内连续诊疗路径,实现诊疗服务的规范一致、连续衔接。医共体牵头医院要强化医共体内各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建立统一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推动县域内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7 .实行病种分级管理。县人民医院主要负责“100+N”病种以及重症患者收治,对医疗卫生单位提供技术帮扶,对县外实行集中转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50+N”种常见病住院、急诊转诊、接收下转患者康复。8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强县中医医院建设,强化中医医院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提升中医特色诊疗和综合服务能力。县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的专科联盟全面开展县乡村一体化服务。大力开
39、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科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非药物疗法,开展健康养老、养生治未病、妇幼保健、慢病康复等中医药健康服务,探索开展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9 .促进医防工作整体融合。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健康体检、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等工作,加强慢性疾病健康管理,按要求落实公共卫生服务。10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发挥医共体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集中的优势,充分整合人员队伍、技术装备、医疗信息、物资储备等县域资源,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应急队伍能力,不断健全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
40、制,认真实施免疫规划,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能力。六、工作要求(一)提高思想认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改革,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载体。最终目标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让县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带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用改革开放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突破体制机制约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和保障。(二)加强组织领导。
41、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推进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做好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制定任务清单,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三)明确目标责任。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将医共体建设工作与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等工作相结合,根据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落实目标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要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加强跟踪问效。(四)落实
42、部门职责。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和互联互动,及时出台配套政策,保证改革措施有效落实。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加强对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检查指导,协调解决医共体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组织部门负责按干管权限对医共体党政班子进行考察任免;宣传部门加强对医共体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广泛支持的氛围;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制定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备案管理办法,并抓好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负责落实与医共体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和补偿激励政策;医保部门负责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医疗服务价格调和参保居民待遇落实,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药品耗材招采;人社部门负责完善与医共体相适应的人事和薪酬制度,建立与医共体建设相适应的激
43、励政策;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药械质量的监管工作;审计部门负责指导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责任审计和资产管理。(五)加强督查评估。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指导与管理,通过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指导、督促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外部评价。县医管委制定医共体绩效监测指标体系,建立与医共体组织方式、运行模式相匹配的考核办法,严格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开展医共体年度绩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以及领导干部薪酬、任免和奖惩等挂钩。二是内部考核。医共体完善内部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挂钩。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医疗费用增长调控机制,推广临床路径管理。三是行风监督。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大行业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力度,严厉惩治收受“回扣”、“红包”等违纪违法行为,建设清廉医院。(六)强化宣传引导。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组织开展医共体建设目的、意义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逐步转变就医观念和习惯,凝聚社会共识,全力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医共体建设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改革平稳顺利实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0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