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调查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调查报告近年来,由于国家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信贷资金趋于紧张,不少急需资金周转的经营者因金融贷款难,转向民间求贷,民间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但民间借贷具有高回报和高风险、无序性和盲目性等特点,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为此,XX法院以近年来本院审理的民间借贷纠纷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该类纠纷特别是涉及本地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纠纷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法院在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职能作用。一、当前我市民间借贷纠纷的特点1、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量高位运行。近年来,我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
2、势,且在所有借款类案件中占比较高,反映我市民间资本较为活跃。2010年,民间借贷纠纷达318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14.14%;2011年,民间借贷纠纷达357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13.35%;2012年,此类纠纷达488件,占全部民事案件12.01%。2、民间借贷资金安全难以保证,引发连锁纠纷。贷款人多为分散的民间力量,没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没有能力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全面审查,无法获知借款人对外欠款和借款情况,如果借款人恶意诈骗,贷款人难获知晓,资金安全难以保障。近年来,因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弃企避债,不仅放贷人资金血本无归,还会引发劳资纠纷等其他社会矛盾。店埠镇刘某民间借贷案,引发普通
3、民商事纠纷47件,涉及标的额1200余万元。3、民间借贷纠纷债权凭证出现了格式化。在专门从事专业放贷的人员中,已经出现和制作用于借款的格式化的借款协议或者借据。原告往往都能提供形式较为规范、完备的借款协议,协议中约定的利息不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设定了房屋、土地抵押或提供保证人作为担保措施,约定违约责任,由借款人承担实现债权的费用(包括律师费等),甚至约定管辖法院。另外一般还注明借条是在双方平等、自愿、公平情况下签定的,借款已经全部交付等。从形式上看,有专业人员的参与。这说明民间借贷呈现专业化放贷的趋势。4、高利贷现象严重,且手段隐蔽。法院在审理、执行案件过程中,发现高利放贷现象突出
4、。部分案件表面上体现的是合法民间借贷关系,但在审理中常常发现涉嫌高利贷行为。当事人往往在贷款时预先扣除或以约定本金方式归还,因此,在借条内容上体现不出高利贷的痕迹,致使法院难以从证据本身判明真实案情,审理中认定事实难度较大。针对法院审查资金来源的问题,一些高利贷者又想出新的对策,即双方借款合同订立后,出借人从银行帐户中汇出借款金额,待借款人从银行取款后,再将当扣利息拿回。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举证更困难,法院也更难查证。5、民间借贷引发的虚假诉讼增多。虚假诉讼包括主体虚假、借款事实虚假、案由虚假等,常有借贷双方“手拉手”前来立案,要求判决还款。集中体现在:一是夫妻离婚时,有多人起诉案件一方,以追债
5、为名帮其转移财产;或者对夫妻共同债务,夫妻间以不知情为由,转移财产逃债。二是债务人多方欠债,无力偿还,制造虚假债务,调解结案,将财产迅速处理后外逃。这种情况下,法院很难查清案件事实,除非事后案发,审理中很难认定。6、利用民间借贷从事非法活动。民间借贷还伴随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赌博、虚假注册等违法犯罪活动。7、公务员、教师因工资稳定,作为借贷担保的案件不断增多。该类案件审理执行时受到很多干扰,影响社会公信。二、民间借贷纠纷高发原因分析1、货币紧缩政策催生民间融资市场火爆。国家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金融资本供给紧张,企业贷款难成为普遍现象。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低,向来不
6、受银行信贷资金的青睐,融资渠道一直偏窄。虽然近年来我市大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但现有的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科技担保公司规模较小,基金金额偏小,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民间资本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2、盈利思想驱动,投资渠道不足。高额的利息是引诱出借人借款的又一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民间资本逐渐增多,为了给闲置资金寻求出路,部分资金持有人转向回报率高、操作简单的民间借贷,尤其是高利借贷的行列。部分出借人贪图他人利益,只考虑以远远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的方式来收取高额利润,没有考虑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导致本金及利息都得不到受偿而利益受损。3、职能部门监管不
7、力,法律、政策不完善导致对民间借贷的管理存在盲点。民间借贷大都十分隐蔽,职能部门对其监管往往力不从心;在司法层面,目前实践中,对民间借贷行为只有出现重大问题,构成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才予以追究。这种事后管理形式,对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均极为不利。4、社会诚信缺失。借贷人缺乏诚信是民间借贷纠纷产生的最主要原因。现实中,很大一部分案件的当事人在借款之前就已经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但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得不借款。这种情况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和个别中小企业比较明显。由于在房地产领域挂靠现象普遍存在,而实际施工人往往无足够资金投入,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实际施工人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遂只能向社会筹措
8、资金,而发包方结算工程款不及时就导致相关的借款无法归还。一部分案件当事人根本没有按照双方在借款时的约定使用借款,其借款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借得的钱以更高的利率再转借给他人,从而牟取中间的利息差额。还有一部分案件的当事人不从自己的实际偿还能力出发,为了骗取出借人的借款,订立自己无法按期履行归还义务的还款期限;有的借款人借款后由于经营不善或者将资金用于非法活动亏损而无法按约定偿还借款。这些人在借款后或以种种理由推托,不主动偿还,或没有偿还能力,根本不打算偿还,或不见踪影,不能追偿,使以诚信为基础的民间借贷混乱不堪。三、对策和建议1、企业、金融部门、政府多方开渠,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强化自身建设,
9、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建立现代公司制度。金融部门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合理配置金融资本,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建议金融部门不抽资不压贷,借款到期后结清利息,本金可以转贷,以延长企业的借款周期,提升金融机构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从而降低中小企业对民间资本的依赖。政府可增加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扶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发展村镇银行,挤压高息放贷的生存空间;鼓励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或给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资金上的支持,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职能部门强化监管,促进民间借贷市场规范有序。由于大量的民间借
10、贷中介从事资金融通业务,一旦信用风险积累后爆发,后果将十分严重,对其进行监测和管理十分必要。政府主管部门、金融部门、相关职能部门要联合形成监管合力,将民间借贷纳入政府或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政府成立非金融借贷纠纷处置办公室机构,实行归口管理,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便于财产的统一处置。人民银行(银监局)可以尝试设立民间借贷登记中心,明确民间借贷的基准利率、合同等通行原则,提供借贷信息,交易款项结算,规定数额较大的民间借贷,款项交付方式应通过银行往来等,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运作。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等机构的管理,坚决取缔非法放贷机构。3、相关单位联动排查,遏制和打击
11、高利贷等违法行为,保护合法民间借贷。合法民间借贷的出现,事实上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融资结构,以及减轻中、小民营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转移和分散银行的信贷压力的作用,应予保护。对一些乘人之危而攫取高额暴利的高利贷者则坚决予以打击、取缔,以维护社会安定和金融秩序。4、能动司法,严格审查。法院要加强审查,妥善处理民间借贷纠纷。一是注重对借贷关系真实性的审查。债务人对借据内容的笔迹或者签章的真实性提出异议的,法院根据有效证据,结合案件相关情况,对借据的真实性进行综合审查判断。在借条存在疑点的情况下,不仅凭原告提供借条简单下判。二是注重依法扩大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对于当事人主张现金交付事实及对方提供
12、非法证据等情形,法院对相关证据或证据线索进行审查,必要时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三是注重加大对虚假债务的审查排除。原告是多起或其他重大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原告起诉的借贷事实或者理由不符合常理、没有借据或者借据存在伪造可能、被告在一定期间反复涉及民间借贷纠纷诉讼等情形的,严格审查借贷发生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去向以及借贷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对涉嫌虚假诉讼案件加强防范。四是灵活运用诉讼保全、执行强制措施。对于资金周转困难但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慎用财产保全措施,必要时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固定资产等控制性措施,不宜冻结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银行帐户。针对被执行人的不同情况,既要用足、更要用好
13、执行措施,对于暂无履行能力但仍在生产经营的企业,不能轻易拍卖处置企业赖以生存的不动产或生产设备,尽量促成企业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分期履行。5、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公民诚实信用观念、投资风险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使整个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向广大公民宣传民间借贷的风险。相关职能部门、执法机关通过典型案例的宣传,提高公民风险意识。无论自行或是通过中介机构借贷均风险较大,借款人和中介均无履约的充分保障,实施民间借贷行为一定要慎重。对企业和公民严重的失信行为,政府主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将其列入黑名单,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限制市场准入,逼其步入社会诚信行列,以此维护民间借贷的稳定性。6、出台文件禁止公务员提供担保。对党员、国家工作人员参与民间高息借贷或提供担保作出限制。如规定:党员、国家工作人员不准从事、参与非法集资;不准从事、参与民间高息借贷活动;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在非法民间融资中谋取利益;不准为民间高息借贷者提供担保;不准从事高利转贷行为等非法民间融资活动。出现该类违法违纪行为将予以严肃查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20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