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docx
《高新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新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害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十四五时期,高新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是全面推进大安全、大应急建设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综合执法局(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编制了高新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作为高新区十四五期间应急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基准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一、现状与形势(一
2、)进展和成效自实施经济社会一体化管理以来,高新区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成立高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高新区减灾委员会(高新区自然灾害应急总指挥部)和4个专项指挥部,统筹开展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工作。按照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细化了政领导干部、镇街、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依托专家技术支撑,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倒逼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对现有4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群测群防制度,开展智能化监测预警,通过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措
3、施,消除5处地质灾害点的安全隐患。严格执行扫码入林,加强防火检查站、高空云台预警监测点、防火瞭望塔建设,构建了集林火视频监控、瞭望监测、地面巡护等多位一体的立体林火预警监测系统,极大提升了森林火险预警、火情实时监测能力。统筹推进辖区内河流综合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防洪薄弱环节整治,逐步完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针对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组建高新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镇街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出台高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总体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印发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地震和森林防火等专项应急预
4、案。配备应急救援装备设备,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应急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二)形势与挑战十四五”时期,市级层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检查调研,要求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市政府常务会每周调度应急管理工作。高新区层面,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建设科学城的局面正在加快形成,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学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科学之城、创新高地的总体定位为高新区应急管理事业弯道超车,率先实现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高新区各类企业数量众多,工贸企业分布广泛,安全生产条件参差不齐
5、,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十四五时期,高新区施工建设规模巨大,建设施工行业低价中标现象普遍,企业和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尚未得到根本好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尚未得到全面落实,建设施工安全风险依旧偏高。一些非传统高危行业领域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高新区辖区内河流,总体防洪能力较低、防洪形势严峻,防洪护岸工程需进一步全面设计、系统实施,水库工程分散,无统一调度制度。森林资源丰富,火源管控难度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森林火灾防控任务艰巨。高新区位于山脉与山脉之间的凹槽地带,长时间降雨、特大暴雨以及工程建设等人为工程活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同时,高新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安全生产综合监
6、管和防灾减灾统筹协调力度有待加强。相关职能部门责任边界尚未完全厘清,各方面的责任有待进一步压实。新兴业态安全监管职责不够明确,解决机制尚未建立。基层基础十分薄弱,人员数量和履职能力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应急管理干部工作任务重、失职追责压力大,工作稳定性和职业荣誉感差。监管手段传统单一,智能化、信息化监管有待提升。救援队伍战斗力尚未形成,专业化救援装备和技术手段欠缺,应急指挥信息化程度不高,应急保障能力尚需加强。二、总体思路(-)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
7、态救灾相统一的理念,按照高新区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定位,围绕强基础、抓重点、重科技、寻突破的总体思路,着力完善应急管理行政管理体系、组织指挥体系、救援力量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的领导,统一指挥。全面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守生命安全红线,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事故灾害的危害,
8、维护社会稳定。坚持预防为主,源头防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防抗救相结合,瞄准重大安全风险和挑战,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有效从源头上消除和管控风险。坚持依法管理精准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水平。创新科技手段和方法,加强事故灾害全过程精准防控,实现精准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恢复重建、精准监管执法。坚持全员参与、社会共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好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人民防线。(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高新
9、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应急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风险防控、基层治理、应急救援、综合保障、社会协同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整体水平、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较大及以上事故灾害得到有效遏制,一般事故灾害得到有效防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三、重点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新要求1.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行政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综合管理部门力量建设。强化政府属地管理、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行业管理部门属事监管的应急管理行政体系,健全行政管理三级体系、五级网络。推动重点行业部门设置综合安全监管机构,履行安全生产统筹协调督促职责。整合基层网格员资源,明确应急管
10、理网格工作内容。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社区应急服务站。深化行政执法改革。按照国家和市有关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要求,推进高新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应急管理部门有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洪旱灾害、森林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组建高新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优化厘清执法管辖权限,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准军事化管理,改善工作条件,提升专业化水平。2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配强各级监管力量。明确各镇街应急管理机构。统筹镇街现有行政、事业编制资源,保障应急管理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
11、,镇街应急管理专职工作人员中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少于2名,逐年增加应急管理工作经费。在村(社区)员干部中择优配备应急管理员。配齐配强管委会各行业部门安全监管人员。提高应急管理干部队伍专业人才比例,积极推动应急管理人才纳入人才引进计划。提升监管人员能力。实施应急管理人员能力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各级监管人员特别是一线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健全入职培训I、定期轮训和考核制度,强化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执法检查、预警信息传播、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等方面的履职能力,实现应急管理领域干部专业培训率达到100%。加强行业部门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制定专业指引和操作规程,强化科技保障。实施基层网格员能力提升行动,全面
12、提升基层网格员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能力。完善基层工作模式。进一步厘清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属地监管职能职责,持续推进镇街应急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基层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等一体化融合运作模式。3 .压实应急管理责任。强化委政府领导责任。明确高新区、镇街两级工委(委)和管委会(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同为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落实工委(委)和管委会(政府、办事处)领导班子定期听取和研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工委(委)和管委会(政府、办事处)的议事日程,形成班子成员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局面。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
13、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管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任制,制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把安全发展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按照三个必须要求,压实负有安全监管责任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确保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全覆盖。编制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权责清单,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形成整体工作合力。进一步压实水利、规划自然资源、林业、气象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自然灾害防治主管责任和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和抢险救援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安委会、减灾委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定作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专项督查考核。
14、明确新兴行业、空白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防止出现监管盲区和责任模糊地带。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企业及其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强化成果在企业项目审批、保险费率、投融资等方面的应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企业及其各级各类人员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做到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五到位。推动企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完善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向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建立重大隐患整改双重责任人制度,明确企业整改责
15、任人和行业部门监管负责人。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组建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团队。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推进统一的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投融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推动企业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升级。4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创新监管执法机制。编制年度执法计划,确定检查项目和频次,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精准监管执法,统筹协调市级、高新区、镇街执法计划,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实行执法事项清单制度,依法及时调整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责清单,防止不合法不合理执法现象。规范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严格检查诊断
16、、行政处罚、整改复查三部曲闭环执法。全面推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责清单,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过程全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广使用应急管理互联网+执法系统,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智能化装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有效开展非现场监管,提高执法效能和执法信息化率。推进执法办案评议考核制度。规范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严格执行移送标准和程序。强化监管执法保障。强化监管执法力量配备,严格监管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选用标准,实现具有应急管理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不低于在职执法人员的75%。加强执法装备配置推进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实现高新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装备达
17、标率100%。将监管执法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强执法人员职业保障,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人身意外险。严格追责问责制度。严格生产安全事故一案双查和三责同追,对典型事故查处实施挂牌督办。完善重大灾害评估和事故调查制度,加大对失职渎职和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落实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职务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工作机制。制定重大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评估指导手册,规范灾害事故调查评估程序和要求。常态化开展事故灾害调查处理情况回头看,对调查报告提出的追责、问责、追刑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推动落实闭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严格实施应急管理工作责任考核,施行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
18、核相结合。落实应急管理绩效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全面落实国家和全市应急管理岗位津贴等保障政策,建立符合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职业特点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完善职业津贴和值班补贴等特殊政策。强化目标考核,逐步提高考核奖励,细化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健全应急管理干部能力提升、考核培训、轮岗交流和职业晋升机制。开展最美应急人评选活动。探索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容错纠错机制,规范容错免责程序,推动建立尽职免责、失职照单追责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和考评实施细则,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在网格员绩效考评中的权重,与评优评先、薪酬待遇挂钩。(二)突出强化预防治理,增强各类事故灾害防控能力5 .注
19、重风险源头管控。健全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按照安全风险管控要求,进行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建立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明确相关部门风险管控责任,对位置相邻、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企业实施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把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到城乡规划、产业规划、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审批前置条件,在工程建设和项目运行全过程实行风险管理。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风险评估和动态管控。定期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推动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严控危险化学品企业,除必要的配套气体生产企业外,严禁危险化学品企业入驻。对
20、搬迁改造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参考执行关于印发市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强化高危行业领域建设项目安全审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格高风险建设项目安全审核把关,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制。依法依规关闭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及工贸企业。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洪旱、地质、森林火灾、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开展重点风险隐患调查与评估,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普查。摸清辖区
21、内企业风险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电子档案和风险点数据库,形成电子地图。建立健全动态更新和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动态识别各类安全风险。推动企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辨识,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图,分级分类落实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形成安全风险链条、防控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加强动态管理,推动成果信息化应用,力争实现辖区内重大安全风险信息化监管。6 .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强化风险隐患信息动态监测。加强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加密布置洪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监测站点,提升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推进地灾、洪旱、森林火灾原有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升级和融合,大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信息共享共用
22、水平。加强对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的安全风险研判和重大灾情的临灾研判,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在重点行业企业推行安全生产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现风险精准化管控和治理。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精准度。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辖区内广播、电视、微博、微信、手机短信平台等及时将险情和灾害信息精准发布到有关部门、企业、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精准度和覆盖面。健全应急广播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精准发布到村到户到人,打通预警预报最后一公里。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覆盖率达到100%。7 .开展安全生产整治。消防安全:持续开展打通生命通道专项行动。集中开展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工程等重点场所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新区 应急 管理 十四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9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