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一、发展基础-1-(一)发展成效-2-(二)发展环境-5-(三)发展问题-10-二、指导思想和原则-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4-发展目标-16-(一)整体目标-16-(二)具体目标-18-四、重点任务-21-(一)做好绿色建筑发展规划-21-(二)培育壮大绿色建筑产业-22-(三)应用绿色新型建造方式-24-(四)注重绿色建筑科学运营-26-(五)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园区-28-(六)创新绿色建筑技术发展-29-(七)促进建筑资源循环利用-32-(八)完善绿色建筑政策激励-33-(九)放大试点示范带动作用-34-(十)强化绿色建筑监督管理-35-五
2、、保障措施-37-(一)健全政策法规-37-(二)加强责任落实-37-(三)完善奖惩机制-37-(四)强化全过程监管-38-(五)加强组织协调-39-(六)加强宣传-40-(七)扩大试点示范-41-市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送审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省绿色建筑条例以及*省推广绿色建筑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切实转变住房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城乡
3、生态宜居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发展基础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十三五”期间,我市绿色建筑发展成效显著,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圆满完成,在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5大方面着力提升我市绿色建筑水平。(一)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建设领域发展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以提升群众生活福祉为目标,以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和垃圾处理、污水
4、处理、绿地建设、客运公交城乡一体化等为重点,实施了以节能环保为重点的生活方式和民生工程,各项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力打造以绿色为主题的“百姓幸福空间”,居民生活品质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建筑节能工作为全省节能减排、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市建筑节能形成*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其中新建建筑节能*万吨标准煤,既有建筑节能*万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节能*万吨标准煤),承担了全市*的节能量。制度建设有新进步。在政策法规方面,本市一方面加快推动地方立法进度,以严谨务实之作风构建法治环境;另一方面针对各专项工作开展系列政策制度的完
5、善推进工作,出台了*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盘住建发(20188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管理工作的通知(盘住建函发2019)42号)、关于开展绿色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公示的通知(盘住建发(2020)124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盘政办发2017)126号)、*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系列政策法规建设工作,贯彻绿色建筑领域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的法治精神。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制度完善与能力建设,本市构建了完善的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制度,一方面从设计源头保障绿色建筑标准的贯彻落实,即对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实施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绿色建筑
6、的现场监管、规范绿色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公示牌等管理细则,确保项目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建筑节能取得新成效。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全市继续执行居住建筑节能率65%设计标准,开展居住建筑节能率75%设计标准试点工作,2019年8月1日后执行居住建筑节能率75%设计标准,全面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率65%设计标准。“十三五”期间,全市节能监管制度日臻完善,每年开展专项检查,依法依标开展监管,在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等全方位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已成为常态,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在设计阶段保持100%,竣工验收阶段达到99%以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取得较大突破。在市政府的全部署下,各级部
7、门健全改造推进机制,加强改造项目实施管理,强化技术支撑,加大财政投入,健全资金筹集渠道,保障了改造工作顺利开展。截止“十三五”期末,全市共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539.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7万户,改造后室温平均提高3-52,单位面积采暖能耗下降25-30%左右。一一绿色建筑实现稳步持续推进。依据*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抓手,单体建筑、居住小区依次推进的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模式。并且逐步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建立健全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从“十三五”初期的鼓励引导、到“十三五”中期的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绿色建筑面积400
8、万平方米以上,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42.5%,2019年、2020年上半年新开工绿色建筑面积分别为206.9万平方米、185.4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分别为68.5%、79.3%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房地产项目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46.8%,并逐年增加。“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绿色建筑34.9万平方米。取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4项,其中取得居住建筑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2项、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运行评价标识各1项。新型建筑产业加快发展。科学指导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全市已投产各类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6家。东跃
9、绿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正在施工建设,项目生产线8条,生产能力10万平方米/月,今年下半年将正式投产,建成达产后拟申请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全市投产的装配式建筑企业产品已覆盖轻钢、木、混凝土和钢结构混合等结构构件,达到目标产能后,基本能够满足全市建设需求。目前,全市共有装配式建筑项目16项、26.08万平米,占比为15.2%。,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试点项目,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楼梯、装配化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装配式金属板等装配式技术建造,整体设计装配率达到70%,装配率达到90%一一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全面深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因地制宜地推广浅层地能、空气能、太阳能光热、
10、太阳能光伏等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获得国家专项资金5700万元,全面完成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和范市县任务。截止2020年,全市累计完成地源热泵技术建筑应用面积193.8万平方米,其中“十三五”完成1151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太阳能技术建筑应用面积4601万平方米,其中“十三五” 完成332.7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初步建成了全市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完成了1栋示范建筑的电耗、水耗、热耗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初步建立了市级公共能耗监测系统,完成各类民用建筑统计1栋。加强对大学校园、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建立。(二)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
1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建筑宏观背景和工程市场环境也在发展巨变(表1)从全球看,世界格局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看,经济进入“双循环”,内循环成为主要支撑点,更加关注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面临大有可为的机遇期,潜力巨大,同时困难和挑战也比较突出。“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持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经济、适用、美观、绿色”为建筑方针,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建筑节能作为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三大重点领
12、域之一,机遇与挑战并存,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表1绿色建筑宏观背景和行业变化维度宏观背景工程市场变化整体国家的经济、技术、人才、制度、文化等整体上由粗放型向高效高品质发展 各行业竞争逐渐成熟、产能充足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新技术应用 模式升级需要企业兼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工程、智慧工程工程总承包、“BIM+”下的蓝海市场经济发展工业化后期,转型升级为主线城镇化后半程、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降低工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高端制造、品质制造类工业工程建设成为重点工程建设越过最高峰,开始下行,存量工程庞大,维保市场崛起不同城市不同建设需求,城建工程性能要求更高社会政策人民
13、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实现,绿色环境要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建设模式优化生态环保,更人性化的建筑/工程工程总承包、PPP,建筑工业化、全装修科技发展BIM,建筑工程数字化5G、大数据、物联网工程数字化、数字化工程智慧城市、智慧工程发展要求。十九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十四五”建筑节能需要面对能源资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占全社会的比重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屋建筑需求增加,建筑能耗已成为与工业、交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其中建筑的能耗约占三成,更是碳排放大户。同时,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非简单的建筑绿化程度,而是强调建筑的经
14、济效益性和环境友好性,不仅要提高利用自然资源的水平、节能水平以及建筑环境效益,还要兼顾建筑的社会效益,为我市产出更多“健康”“适用”“高效”的绿色建筑。“十四五”时期,我市会以更加积极的努力、更加有力的措施,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在能源总量控制目标的约束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追赶超越增加能源空间。发展机遇。自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的战略位置,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九大以来
15、,我市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高全市范围内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关我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政策,健全市场化机制。发展动力。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室内外环境质量的关注不断增强,对健康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节能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建筑居住品质及舒适度、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及绿色消费等密切关注,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十九大以来,建设舒适度更高、健康宜居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建筑供水供电供气
16、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住房城乡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成为我市绿色建筑向前发展的动力和目标。绿色建筑发展是市场的潜在需求,追求技术投入的性价比,关注单项技术及项目整体的运行实效已成为市场的价值导向。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共识,全国各地气候、资源条件不同,不同地区适用技术差异性明显,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前提。应根据项目场地状况、功能需求不同,追求技术的匹配性和系统性。未来,我市要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普及应用,推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升级和深化发展。一一发展挑战。我市城镇化进程仍处于窗口期,建筑总量仍将持续增长,但以往城乡建设工作重速度、
17、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眼前、轻长远,形成“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而且也导致资源供给难以为继,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造成了巨大压力和挑战。尽管绿色建筑理念和市场活动能够有效缓解上述现象,但因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主要依托建筑提供服务场所的第三产业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对居住舒适度及环境健康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我市做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我市仍然面临着包括消费者的需求较小、初期投入大、经济效益不明显以及缺少相关技术规范等挑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
18、,需要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来考虑,我市在面对这些挑战的同时,要抓住机遇,迎接困难和挑战,推进*市绿色建筑取得更大发展。(三)发展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和城乡居民对建筑品质日益提升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整体上,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现已进入规模化发展初期,面对未来阶段绿色建筑项目可能出现的井喷势态,如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有效监管绿色建筑质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尽管我市已经出台了绿色建筑的行动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但整体上绿色建筑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等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建立,绿色建筑
19、协同管理、奖励激励政策和建筑能耗管理等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理念认识尚不到位。由于对绿色建筑理念认识的不到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也给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太阳热水系统的设计、非传统水源利用与屋顶绿化设计等都存在一定的误区。绿色建筑管理有待完善。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外,我市绿色建筑在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如设计单位经验不足、咨询单位良莠不齐、施工环节缺少监管、物业单位缺乏激励等,都可能导致绿色建筑建设品质不高、运营效益的不佳,造成绿色建筑行业呈现出重设计轻运营的现象。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市一些地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产业培育不够、政策扶持较少、工程监管约束不力、
20、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水平有待提高,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等发展较慢,集中表现在城郊和农村地区绿色建筑发展推进步伐缓慢。市场化发展进程较慢。绿色建筑发展主要依靠行政力量约束及财政资金投入推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不完善。由于市场机制体系不够健全,各方责任主体的积极性不足,导致高品质绿色建筑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比例偏低、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较小,从而影响建筑绿色建筑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绿色建筑成本高见效慢。有些项目为了片面追求绿色建筑星级目标,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生搬硬套、技术堆砌,忽略建筑艺术与技术适用性,不仅造成建造成本高、运行维护难、绿色建筑实效无法显现,更严重的是易让市场产生“绿色建筑=高科技
21、、高成本与高星级”的误解,给绿色建筑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标准执行质量参差不齐。与发达地区相比建筑节能标准执行质量有待提高,城镇既有建筑中仍有许多不节能建筑,能源利用率低,居住舒适度差,绿色建筑总量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部分绿色建筑项目实际运行效果达不到预期。二、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及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适用、经济、绿色
22、、美观”的建筑方针为指针,以转变住房城乡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式为主题,坚持绿色优先、节约资源,坚持标准推动与效能提升协同推进,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着力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筑舒适性、健康性与安全性,加快促进城乡建设向绿色发展的根本转变。在发展理念方面,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以人为本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政策目标方面,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将“十四五”规划绿色发展目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互衔接;在重点领域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以绿色技术创新为驱动轮,以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为两翼,以城市绿色发展为载体,推动形成绿色
23、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实现机制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有效衔接短期和中长期目标,推动体制机制协调一致。从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产业支撑、科技推广、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扎实稳妥地推进和深化绿色建筑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作贡献力量。(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把绿色建筑定位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舒适、高性能绿色建筑产品,提高居民的实际体验感和获得感。把保障和构建健康宜居的人居环境作为重要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建立涵盖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监管体系,加快推动绿色建筑从规划、设计向建造、运行管理的扩展
24、,从单体建筑向区域发展的提升,从规划区向城镇的延伸,不断提高全市绿色发展水平。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建标2020)65号)和省、市关于提升建筑质量有关文件的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强绿色建筑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绿色建筑充分汲取健康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发展的新理念,加快开展绿色生态城区、绿色校园等建设示范,将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造方式、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等纳入绿色建筑,提升建筑全过程绿色化水平。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建立完善绿色建筑约束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建筑 发展 十四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9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