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缆技术设计规范方案.doc
《光纤光缆技术设计规范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光缆技术设计规范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纤光缆技术标准书1概述1.1本技术标准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1.2本技术标准书未标明日期的、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1.3申请人对本技术标准的应答将作为双方签订合同以及供货期间产品检测的技术依据1.4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采购人。2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21光缆中的光纤本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基于如下前提:除传输衰减及偏振模色散PMD等两项指标之外,光纤在成缆前后的其他技术参数指标,均不得有任何变化。211 成缆后光纤的衰减系数1光纤在1310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52光纤在1285 1330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
2、系数与1310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3光纤在1550波长上光纤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21。4光纤在1525 1575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212 偏振模色散1在1550波长单盘光缆的偏振模色散系数:0.202光纤成缆后必须满足在1550波长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0.10;Q概率=0.01%。213 光纤识别光缆中的光纤应采用全色谱标志,其颜色应选自表1规定的各种颜色;每个松套管内光纤的序号,应按表1中规定的颜色顺序排列。用于识别的色标应鲜明,在安装或运行中可能遇到的温度下,不褪色,不迁染到相邻的
3、其它元件上,并应透明。光纤识别用全色谱 表1序号123456789101112颜色蓝桔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22光缆221光缆构造型式及应用场合申请人应根据表2及以下 根本要求,提出详细的光缆构造图并注明各局部尺寸。光缆内光纤芯数与松套管数量 表2每管内光纤最大芯数松套管数量适用芯数61266281263141864202465263066323612438481255060126627212774841288696129981081210110120121112213212121341442211管道光缆管道光缆GYTA: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接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221
4、2 架空光缆架空光缆GYTS: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钢聚乙烯粘接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2213直埋光缆直埋光缆GYTA53: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接护套、纵包皱纹钢带铠装、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缆。2214阻燃光缆阻燃光缆GYTZA: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接护套通信管道用室外光缆。222缆芯缆芯应为层绞式松套管构造。光缆内的光纤芯数与松套管数量要求,详见表2;假设为G.652与G.655混纤光缆构造,那么两种光纤不得收纳在同一根松套管内。同芯数各类型光缆内的松套管数、每根松套管内的光纤芯数及其色谱应一致。缆芯内和松套管内均应充满填充材料。2221 松套管
5、及填充复合物1松套管的管外径标称值:松套管的标称尺寸应随管中的光纤芯数而改变,但在同一光缆中应一样。36芯以上光缆,松套管外径标称值为2.53.0mm;36芯以下含36芯光缆,松套管外径标称值为1.8 2.4mm ;松套管外径标称值容差值0.05mm2松套管管壁厚度应随外径增大而增厚,其标称值为0.3 0.5mm,容差值0.05mm3松套管应有识别色标,其颜色应符合表8规定;色标应为全色标,并且不褪色不迁移。4松套管材料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简称PBT塑料,PBT的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应符合GB/T 20186.1-2006规定。5在松套管内的间隙内,应连续填充一种触变型的复合物。填充复合物
6、应不损害光纤的传输特性和使用寿命,并应符合YD/T 839.3-2000规定。2222 填充绳填充绳用于在松套光纤绞层中填补空位,其外径应使缆芯圆整。填充绳应是圆形实心塑料绳,它的外表应圆整光滑。所用塑料应与填充复合物相容。2223 加强构件1加强构件应处在光缆的中心位置,应为金属材质。2加强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截面、杨氏模量和弹性应变范围,以增强光缆的拉伸性能;加强构件的外表应圆整光滑。3金属加强构件采用磷化钢丝,在光缆制造长度内,金属加强构件不允许接头。2224 绞层1绞层应由外径一样的512管松套光纤含可能有的填充绳以适当节距层绞在中心加强构件的周围构成。层绞可以是螺旋绞,也可以是SZ绞。2
7、绞层中各松套管的识别采用全色谱方式,松套管序号及其对应的颜色应符合表8规定。3在光缆A端,沿顺时针方向上松套管序号顺序增大;在光缆B端那么反之。2225 扎纱1当采用螺旋绞时,绞层上可有绞向与绞层相反的短节距扎纱。2当采用SZ绞时,绞层上应有短节距扎纱,以使绞层构造稳定。3扎纱应为强度足够的非吸湿性及非吸油性塑料纱束。2226 包带层1缆芯的绞层外可有绕包或纵包的包带层,纵包层外允许再有扎纱。包带层应具有足够的隔热和耐电压性能。2包带材料应为具有足够强度的聚酯带、聚酯无纺布带、吸水膨胀带或其他适宜的带材。2227 阻水构造1光缆构造应为全截面阻水构造,光缆的所有间隙应填充阻水材料。2光缆护套以
8、内的所有间隙,均应采取有效的阻水措施。包带及以内的缆芯间隙,应采用填充复合物连续充满;包带和护套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涂覆复合物连续充满,或连续放置吸水膨胀带等阻水材料。3填充复合物和涂覆复合物应符合YD/T 839-2000等相关标准规定,吸水膨胀带应符合YD/T 1115-2001等相关标准的规定。223 护套光缆常用的护套,有铝-聚乙烯粘结护套简称A护套、钢-聚乙烯粘结护套简称S护套和聚乙烯护套简称Y护套。护套中黑色聚乙烯套的材料,应采用符合GB/T 15065-94及YD/T 1485-2006等相关标准规定的聚乙烯护套料,其外表应圆整光滑,任何横断面上均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2
9、231 铝-聚乙烯粘结护套A护套1A护套光缆应在缆芯外施加一层纵包搭接的铝塑复合带挡潮层,再同时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套,使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的带子之间相互粘结为一体,必要时可在搭接处施加粘结剂来提高粘结强度。复合带搭接的重迭宽度应不小于5mm或当缆芯直径小于8.0mm时,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聚乙烯套厚度的标称值为1.8mm,最小值应不小于1.5mm,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6mm;但有53型外护层时,标称值为1.0mm,最小值应不小于0.8mm,平均值应不小于0.9mm。2铝塑复合带应为符合GB/T 3198-2003及YD/T 723.2-2007等相关标准
10、规定的双面复合粘结剂薄膜的铝带。其中铝带的标称厚度为0.15mm,复合薄膜的标称厚度为0.05mm;光缆中挡潮铝带上任何一点的厚度不小于0.14mm。在光缆制造长度上允许有少量复合带接头,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0m。接头处应电气导通和恢复塑料复合层。含接头的复合带的强度,应不低于不含接头的相邻段强度的80%。2232 钢-聚乙烯粘结护套S护套1S护套光缆应在缆芯外施加一层纵包搭接的皱纹钢塑复合带挡潮层,再同时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套,并使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的带子之间相互粘结为一体,必要时可在搭接处施加粘结剂来提高粘结强度。纵包后的皱纹钢塑复合带应成环型,其搭接处的重迭宽度
11、应不小于5mm或当缆芯直径小于8mm时,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聚乙烯套厚度的标称值为1.8mm,最小值应不小于1.5mm,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6mm。2钢塑复合带应为符合GB/T 699-1999及YD/T 723.3-2007等相关标准规定的双面复合粘结剂薄膜的钢带,钢基带须使用镀铬钢带。其中钢带的标称厚度为0.15mm,复合薄膜的标称厚度为0.05mm;光缆中挡潮钢带上任何一点的厚度不小于0.13mm。在光缆制造长度上允许有少量复合带接头,接头处钢带应采用对接方式,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0m。接头处应电气导通和恢复塑料复合层。含接头的复合带强度,应不低于不含接头的相邻段强度
12、的80%。2233 聚乙烯护套Y护套聚乙烯护套光缆应在缆芯外剂包一层黑色聚乙烯套,其厚度的标称值为2.0mm,最小值应不小于1.6mm,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8mm。但有53型外护层时,标称值为1.0mm,最小值应不小于0.8mm,平均值应不小于0.9mm。224外护层2241外护层构造1外被层的聚乙烯套材料应采用符合GB/T 15065-94及YD/T 1485-2006等相关标准规定的黑色聚乙烯护套料。2黑色聚乙烯外套的外表应圆整光滑,任何横断面上均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353型外护层应采用与S护套一样的构造,但聚乙烯套厚度的标称值为2.0mm,最小值应不小于1.6mm
13、,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8mm。护套与钢带之间应用吸水膨胀带或纱等阻水材料进展阻水。2242护层性能要求1挡潮层铝带、钢带和金属铠装层,应在光缆纵向分别保持电气导通。2粘结护套含53型外护套的铝或钢带与聚乙烯套之间的剥离强度,应不小于1.4N/mm。(3) 对于在铝或钢带下面采用阻水带或纱方式阻水的缆型构造,粘结护套含53型外护套的铝或钢带搭接重迭处铝或钢带之间的剥离强度,应不小于1.4N/mm。但对于采用填充或涂覆复合物方式阻水的缆型构造,粘结护套含53型外护套的铝或钢带搭接处的粘接撕裂强度可不作数值要求。225 光缆主要原材料特性请申请人对2.2.5.32.2.5.11各条款明确
14、本工程所采用的各种材料的具体数值。2251 聚乙烯护层的机械物理特性1聚乙烯护层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 。聚乙烯护层的机械物理特性,应符合表3规定。请申请人明确针对本工程所采用的聚乙烯护层材料的密度属性。聚乙烯护层的机械物理性能 表3序号项 目单位指 标MDPEHDPELSZH1抗拉强度热老化前 最小值MPa12.016.010.0热老化前后变化率|TS| 最大值%202520热老化处理温度1002热老化处理时间h24102断裂伸率热老化处理前 最小值%350125热老化处理后 最小值%300100热老化前后变化率|ES| 最大值%2020热老化处理温度1002热老化处理时间h241
15、03热收缩率热收缩率 最大值%5热处理温度1152852热处理时间h44耐环境应力开裂50,96h个失效数/试样数:0/10注:MDPE和HDPE分别为中密度和高密度聚烯烃的简称,LSZH为无卤低烟阻燃料的简称。2测试方法: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按GB/T 2951.11-2008中9.2进展,试样的热老化程序按GB/T 2951.12-2008规定的方法进展。热收缩率按YD/T 837.3-1996中4.12进展,耐环境应力开裂按按YD/T 837.3-1996中4.1进展。2252 光缆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应为无毒无味、对身体无害且应容易去除的特性。填充材料应与有关的光缆元件相兼容。22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纤 光缆 技术设计 规范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73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