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doc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 渔歌子是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诵读。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张志和不仅是诗人,也是一位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这首词描绘了江南秀丽的山光水色,表达诗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3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诵读。2、通过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3、通过对比阅读,感受道家和儒家不同的思想追求。重点、难点:通过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教学过程:
2、江雪题秋江独钓图一、导入揭题1、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描写渔父生活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2、渔歌子是题目还是词牌名?对,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一定要有词牌名。这里“子”读第三声,齐读课题。3、这首词的作者是唐朝的张志和。板书(唐)张志和,谁用简洁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作者?二、初读课文,理解词意1、一读:谁来读一读这首词?相机正音。二读:字正腔圆,就是少了点味道,应该读出怎样的味道?(美丽)指名读;(悠闲)指名读。齐读。2、有点感觉了,不过,等你理解了这首词,那时候就能真正地读出味道来了!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首词的意思吗?指名说。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4、让我们把理解到的带入词中,再来读一读。三、
3、词中赏画,品味意境。1、张志和不仅是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默读这首词,看看他为我们描画了哪些自然景物?用笔圈出来。出示2、他为我们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出示3、这都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在诗人的眼里,这是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白鹭、桃花、流水?他又会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拿起你的笔,选择一两种景物写几句话。出示4、交流:西塞山:郁郁葱葱,不是墨线勾勒,而是绿色渲染的山水画。白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多么快乐而悠闲啊!桃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
4、红?桃之夭夭,烁烁其华。补充:春天的花有那么多,为什么作者独独写了桃花呢?李白呀曾写过这样的诗:出示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师: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那不是人间啊,那是?世外桃源。原来,西塞山前就是一个世外桃源。流水:春来江水绿如蓝。斜风细雨:这样的风,这样的雨,在志南和尚的笔下,则成了杨柳风,杏花雨,多美妙啊!5、西塞山前,白鹭翔飞,自由自在;桃花盛开,流水上涨;鳜鱼肥美,或风和日丽,或斜风细雨,浓妆淡抹总相宜。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板书:春意盎然 )女孩子们,让我们把这样的美景读出来吧。四、走进山水,贴近词人。1、在这样
5、如诗如画的美景里,有这样一叶扁舟,上面坐着渔翁,这渔翁就是张志和,就是号称烟波钓徒的诗人,他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可惜他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背影,此时,他的脸上又会有什么表情呢?男孩子们,让我们把这种悠闲读出来吧。2、在这里,归是指回去,张志和为什么不须归呢?一边是世外桃源,悠闲自在,一边是忙忙碌碌,争名夺利的世俗,他选择的是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不愿归的情感。4、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渔父?(板书:悠闲自在,向往自由)五、对比阅读,感受不同情感。1、课前,我们背诵了江雪,这首诗的渔父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2、同是渔父,为什么江雪中的渔父如此孤独郁闷呢?有理想却不能实现,只能泛舟江湖。3、小结
6、:同是渔父却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追求,也让我们在经典里感受、成长。六、作业1、习作:改写渔歌子。2、“渔父”的形象早已在融化在唐诗宋词元曲里,已成为诗意化的形象;在外国的文学作品中也有渔父的形象,那这个形象又有何意义呢?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书。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渔歌子。2、想像词中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3、借助拓展延伸,进一步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学会词的吟诵,根据词所描绘的画面,想象意境。教学难点:读出词的韵味,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资料。2
7、、课件。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结合课件,欣赏歌曲渔歌子。2、启发谈话:在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一首流传千古的词,这首词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3、出示课题,强调“渔歌子”是词牌名及读法。二、初读渔歌子。1、自由读,(要求:a、注意每个字的读音。b、多读几遍,读通顺。)2、指名展示读(纠正读音,强调节奏、韵律)。3、师生配合读。4、齐读。三、 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1、读了这首词,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用笔圈出)2、 如果让你用彩笔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你会用上哪些颜色呢?3、 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简笔画板书。4、 那么,看着、想着,这青山、这绿水就成了一幅画,就成了一首绝美的词渔歌
8、子5、用自己喜欢的词语描绘这些景物。6、 按一定的顺序用几句话描述画面上的景物。7、 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词中美景。小结:是的,置身在这美景中,也难怪词人张志和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到西塞山前白鹭飞(学生接下去)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1、如果你是这位渔翁,在这美景中,你舍得离开吗?是的,张志和也不愿意离开这儿。可他的哥哥张松龄却担心弟弟常年在外不归家,也写了一首词劝张志和尽快回家。2、补充和答弟志和渔父歌。(1)哪两句是劝弟弟回家的?(2)师生互动对读渔歌子和和答弟志和渔父歌。3、讨论:张志和为何不归?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1)顺势引读“斜风细雨不须归”。(2)拓展延伸:补充张志和弃官归隐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渔歌子 小学 年级 语文 下册 渔歌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