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读后感.doc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读后感.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读后感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读后感1顾颉刚曾指出中国通史写得好的有七本,今天还广为流传的且极具特色的大约只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和中国通史,还有张荫麟中国史纲。以上几本书中,钱书写于1939年,由在西南联大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彼时日寇气焰正炽,国家命运悬于一线,钱抱着“写中国最后一本通史”的悲壮去写史,钱书文采飞扬,感情激荡,既立足高远又一针见血,确实是千古之书。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地方稍微有些主观,且钱本人立场保守,一些史论显得迂腐,有类司马光的“臣光曰”,且行文文白交杂。钱曾立遗嘱,其书版权未公开之前,不得出简体横排版。故至今钱书只有繁体竖排版,书中异体字满天飞,对一
2、般普通读者是障碍。吕书其注重历史材料的串联和考证,故吕书其耐读性较差,尤其是中国通史,腰封上吹得满天飞,买回家一看一般读者必然不会喜欢。吕书中国通史体例也与众不同先上篇是按“婚姻”、“族制”、“经济”等专题写的专史,非常专门,占全书的五分之三强。下篇是中国政治史通讲,很简略。故只想读一本中国通史,不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的,吕书不是最优选择。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其实是非常适合普通读者的。文采不输钱书,客观不输吕书。张本人也是传奇人物,具体的上网可以看。张留过洋,有自己的历史哲学观点,故其书气象开阔博大,文字清顺流畅,简约而不简单,易于理解而不媚俗。可惜张写到东汉张荫麟即病殁。近年来,港台的中国通史类著
3、作也纷纷流入大陆,今天我们也能见到一些。这里距几种。一种是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一套七本,一般人坚持也能读下来。此书图文并茂,文采也不错,可是似乎书中体例、观点等诸方面未能一致,其中有些作者还是在读研究生。一种是傅乐成本人写的中国通史,此书则考证味较浓,注释大段大段,书中仅仅提供历史材料,不提供可供参考的历史观点。对于没有形成自己历史观点的读者来讲不合适。还有一种是李定一中华史纲。虽然腰封上吹牛,“比钱穆国史大纲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生动”,书中讲到明太祖,通过几个不讲背景的例子便断言朱元璋心理变态,客观在哪里?而且此书还具有一种搜集轶闻、拘于小节的倾向,很多地方会讲一些很具体的历史小细节,而
4、这不是通史的任务。所以严格地讲,今天我们还没有一本对普通读者来说接近完美的中国通史读本。写作优秀的中国通史读本,其实是要多人合作的。司马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每个历史学家擅长的方面不一样,只有多人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写出一流的作品。我觉得在这点上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做到了。这本书的绝大多数地方写得还是非常客观、易读的。对于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此书的出版又是一面镜子。然而这本书能不能超越“国史四大家”之钱、吕的通史,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这个平庸的年代,大家都“拖着一条庸人的辫子”。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读后感2这是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先生写的书,包括两本书,一本是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另一本是中国历代腐败背
5、后的权力与财政。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中国历史,要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来观察研究,只有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中,才能看清中国的特点,要站在画外看画。大历史需要“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地去看,才能发现一些整体性的规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张宏杰说道:“不读中国史,不知中国之伟大;不读世界史,不知中国之特质。”张宏杰教授写的这本书视角独特,可以帮我们更清楚地读懂和看懂中国。根据清华大学李稻葵等人的研究,在北宋时期,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确实领先于欧洲。但西方从中世纪开始,经济发展迅速,到了1300年元朝建立后不久,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就已经落后于意大利地区。到了
6、1400年,也就是明代建立不久,又被英国超越了。到了1750年,也就是“乾隆盛世”的顶峰,中国从整体上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欧了。(P214)1840年鸦片战争时,英国的财政收入是中国的4倍。而当时中国的人口是4.1亿,而英国是1500万。(P286)可见,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后,把中国远远的甩在后面。那么英国的财政收入是什么时候开始超过中国的呢?有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乾隆时期。(P295)作者认为,没有中世纪,就没有新欧洲,“自治城市”是诞生资本主义的摇篮,这本书也分析了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英国,也分析了中国落后于西欧国家的制度性因素。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比欧洲早了近20
7、00年,中国的国家巩固发生在其他力量建制化地组织起来之前,因此中国的中央集权受到的约束很少。(P350)以后发展起来的西欧中央集权国家是在议会、自治城市、行会等多种社会力量发育起来之后才出现中央集权。因此在欧洲的民族国家中,君主的专制权力是有限的,君主权力不仅受法律,议会的制约,也受到各个阶层、利益团体的限制。(P350)当然欧洲在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多种尝试。出现了西班牙式的极端专制、法国式的集权专制、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和荷兰式的松散联邦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长期竞争,最终英国式的国家体制获得压倒式优势,并决定了今天世界的面貌。(P249)放眼世界,目前全球180多个国家,其中所谓发达
8、国家也就2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欧洲国家;第二类,是以欧洲移民为主体的英国前殖民地,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第三类,是中国文化圈的成员,比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相反,以欧洲移民为主体的非英国殖民地,比如西班牙殖民地,以及以非洲欧洲移民为主体的英国前殖民地,比如印度,再加上其他大部分国家,都不是发达国家。(P355)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采用了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基本经济制度,尊重私有产权且国家权力受到约束。儒家文化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
9、,任重而道远”。这种刚健进取的精神,与西方的清教徒伦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儒教文化人口为主体的国家和地区,除了少数几个国家,现在都已经完成现代化。这些实现了现代化的儒教主体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之处在于,既拥有儒教文化培养出来的勤奋进取,同时又借鉴西方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经济制度。(P357)腐败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顽疾,历代皇帝为了治理腐败,可谓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但最终还是口袋恰钱盛行。千年顽疾为何无良方?腐败首先是一个制度问题,其次才是一个道德问题。在制度层面,腐败的源头无疑是权力的不受约束和权力决定一切,官员的薪酬水平能否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是否和他们手中的权力匹配,则是诱发腐败最直接、最具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明 中国历史 读本 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3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