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工作计划.doc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老师工作计划.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二、班级分析: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需要老师耐心
2、引导。三、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 “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首先编排汉语拼音,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1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
3、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四、 教学目标:(一)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二)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400 个,会写其中的100个。、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三)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
4、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四)口语交际、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五、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2、 认识常用汉字380个,其中会写160个汉字。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二)难点: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识字量的增加,使学生“回生
5、率”很高,因此38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六、 教学措施: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利用教材形象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加强
6、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6、 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9、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
7、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七、教学进度安排:周 次 教学内容 教 时 第1周入学教育 4课时 第2周汉语拼13 8课时 第3周汉语拼音467课时 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第8周第9周 2第10周第11周第12周第13周第14周第15周第16周第17周第18周第19周语文老师工作计划2一、班级情况分析(略)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又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选读课文4篇,其中保留了原教材21篇课文,新选了11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其中夕照、迷人的张家界、秋天的怀念、
8、地震中的父子、三峡之秋、军神、一件运动衫、海豚救入、珍珠鸟、大瀑布的葬礼、北京的四合院及古诗等是新选入的课文。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全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应用”,本册没有2个重点训练项目,它们是体会句子含有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分别安排在二、五组中。每组教材一般应四部分组成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示简要地说明在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之前对整组教
9、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课例。包括课文、预习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习课文。课文的内容具有思想性,语言具有典范性,每组中的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预习。要求学生先读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读有关资料等思考。练习,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一般有了34个题目,标有“”符的是选做题,体现教材的弹性和课内外的结合。阅读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一般提出12个思考题,侧重在理解内容,提示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中扩展开去。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对训练重点的归纳概括和小结。积累、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阅
10、读,口语交际活动。本册的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三、七两组中。“积累运用”实际上是由原有“基础训练”改变而来的,教材中不再安排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而是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积累运用”中安排的第一项“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第二项“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第三项“口语交际”,旨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第四项“习作”,适当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减少了命题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写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应用文的作文能力;“实践活动”,引
11、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由导读到“积累应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三、教学目的要求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230个生字,其中160个能读准子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子音,不要求会写。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4、能用普通
12、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亩脸潭仁屎系亩廖铮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形阅读,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0万字。5、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可,乐于参与
13、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要转述,说话要有礼貌。6、写作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作文。7、实践活动(1)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是非善恶。(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3)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习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8、写字(1)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
14、齐,有一定的速度。(2)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四、教学措施1、要以大纲和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2、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3、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4、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5、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
15、养,争取全面进步。6、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7、加强写字的指导,特别是毛笔字的书写。五、教学进度安排:(略)语文老师工作计划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45人,其中男22人,女23人。经过5年的努力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一定的认识,集体主义观念在逐步加强。六年级了,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面临升初中的压力,所以班级中涌现了一批积极分子,在行为习惯上都成为同学的好榜样,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学习积极性慢慢提高,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要因材施教,尽量从毕业班的实际出发,
16、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二、教材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
17、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三、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老师 工作计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3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