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下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说明.doc
《北师版四下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四下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说明.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三角形角和相关领域空间与图形年级四年级教材容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角和1.教材分析(1)课时基本容分析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探索活动。首先,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角”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角和等于多少。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测量角的方法,此时就可以安排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可以利用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利用多种方法动手实践。最后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每一个三角形角和都在180左右。三角形的角和是否正好等于180呢?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把三角形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因此三角形角和是180度。二是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
2、发现也能组成一个平角。每个活动都要使学生动手试一试,加深对三角形角和的认识,体验三角形角和性质的探索过程。另外,教材还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角和: 一是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二是直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度,钝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小于90度。(2)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教育价值分析从教材中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材呈现这个教学容时,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素材,让学生通过度量计算、实验发现、讨论交流等活动,在操作、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在实践应用中感悟数学的思维方法,提升数学的素养与能力。而
3、这一点,正是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的功能与价值所在。学好它也是进一步学习初中三角形再认识的基础。2.学情分析一、调研目的、通过看学生能否正确画出三角形并标出角,了解学生对于三角形和角已有的认知水平、通过看学生是否知道三角形角和以与知道的渠道,了解学生对三角形角和的认知程度二、调研实施1、问卷容:(一)学情调研形式:问卷调研(二)问卷容:四年级课前学请调研问卷1、 请你画一个三角形。并且在你画的三角形上表示出三角形的三个角。2、 你知道这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度吗?如果知道你是怎样知道三角形角和的?(三)调研对象:四年级67名学生(四)调研数据统计题目数据统计简要分析1.请你画一个三角形,并你在你画的三角形
4、中表出三角形的角。60人正确学生在低年级从感性上认识过三角形,并且生活中有很多三角形实物,学生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学生借助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经验,实现迁移,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角。题目数据统计简要分析2.你知道三角形的角和是多少度吗?如果知道你是怎样知道三角形角和的。答案人数百分比180度20人29.9班里部分孩子对三角形角和不是一无所知,她们通过各种渠道或者方法知道三角形的角和是180度。140度2人2.9这两人属于对三角形角和确实是不了解,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者生活经验可寻。182度1人1.5此答案比较接近180度,通过谈话了解到该学生对三角形的角和想到了应用量角器测量的方法,但是由于无法避免
5、的测量误差,致使答案出现了错误。测量正确:22.9 发现三角形的角和,孩子最先也是最多想到了测量的方法,可见这种方法学生易于想到和操作,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存在着误差。错误:11.5看书8人11.9 班里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也了解三角形角和是180度,但只是通过第三方了解这一结论,而没有亲自探索发现的过程,缺少学习体验。家长10人14.9其它44人65.7 这44位学生的答案基本上是不着边际,因为缺少对三角形角和的了解,也没有借助已有学习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五)调研结论:由上述题目与数据的分析,能说明三个问题:1、大部分学生知道三角形的角。2、学生对三角形的角和为180比较陌生。知道三角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版 四下 三角形 内角 教学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3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