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访发言稿精选.doc
《关于家访发言稿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家访发言稿精选.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家访发言稿精选 家访,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访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家访发言稿1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松柏中心学校的王艳,我演讲的题目是家访-触动心灵的旅程。1993年我师范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也近二十年。家访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不过过去我的家访对象大多是调皮捣蛋或是成绩差的学生。去年秋季,开学伊始。我校“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我、柯贤杰老师、王康老师我们一起走访我班的19个学生家庭
2、。韩欣雨,我班个子最高的女孩子,特别不爱说话,和同学也不大合群,见到老师总是脸一埋低头就走。我们三人决定先去她家看看。下了一个星期的雨,天终于放晴了,趁着周末好晴天,我们一行三人来到韩欣雨家,她家在一个小山包上,有十来户人家散居在小山包上,家家都是小洋楼,就她家还是三间老土坯房。因为下雨房内潮湿,道场的铁丝上晒满了衣服被褥,连走道都没了,一踏进她家门,一股霉味扑鼻而来。对于我们的突然来访,韩奶奶显得十分高兴,连忙招呼我们坐,韩欣雨懂事地端来茶水。倒是他的妹妹韩佳欣,好像很怕人,躲在奶奶身后,露出一双眼睛怯生生的瞄着我们。当我们说明来意,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为了挣钱盖房,韩欣雨刚上学时,她妈妈就去
3、武汉打工,一年也就回家过年。他爸爸也到处打零工,只有没活干时,才回来几天。姐妹两个跟着快七十岁的奶奶,奶奶算是文化人,年轻时当过代课老师,但家里地多活多一人白天黑夜连轴转,也无暇顾及姐妹俩。韩欣雨就充当了妈妈的角色,洗衣做饭做家务,照顾妹妹的生活。“那您和她妈妈谈过要求她回家吗?”我急切的问。听到这个问题,老人显得很激动,忿忿地说:“怎么没说过,可她总是说钱没挣够不回来。现在两个孩子连她妈妈的电话都不接,都不认她那个妈,只巴恋我。”老人疼爱地摸摸小孙女的头,接着说,“只是可怜了我这两个孙女,小孙女从一岁多到现在和她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还不足五个月。”说到这儿老人哽咽了,我的心不由得揪成一团,我女
4、儿和韩佳欣同岁,她五年了才见过妈妈几次面,而我每天下班回家,女儿做完作业,都还要向我撒撒娇,要我背一背或者抱一抱看看低矮潮湿的房屋,看看年老的奶奶,我们能说些什么呢?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三个沉默了,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我在心里只懊恼:为什么韩欣雨把头发绑得乱七八糟时,我不能帮她把头发梳顺,而是要批评她呢?为什么她不爱说话,和同学不合群时,我不去和她谈心引导她,而是对她不闻不问呢家访在继续,我的心也一次一次地揪起来,我班19个学生,两个孩子没有妈妈,一个无父无母,三个长年跟着爷爷奶奶。彭菲菲,一个刚转入我班的女孩儿,一岁多时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十年来她和爸爸相依为命,爸爸已经五十岁了,颈椎、
5、腰椎都有严重的毛病,做一天活得歇好几天。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她还要做饭做家务,照顾爸爸的生活。但这并未影响她的成长,她乖巧懂事,学习自觉,成绩较好。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说实话,从教以来,我的心灵没有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总以为感动离我们很远很远;总以为孩子们还没有长大,不谙世事;总以为父爱母爱给他们撑起了心头的荫凉,他们正享受着童话般的幸福一次次家访的经历,颠覆了我心中许许多多的“总以为”。从此,我的课堂有了更多的关爱,事实上,我态度的转变也很快从韩欣雨同学的表现上显示了出来,下课了,她常和同学跳皮筋,踢毽子,见到老师主动打声招呼,而我,作为他的老师,又何尝不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家访是一次心灵的
6、旅程,它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故事,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着。我要做一个坚定的麦田守望者,撑起一把爱的绿伞,跟孩子们牵手走过童年岁月。“访万家”活动还在继续,我也会将我的家访活动进行到底!我深知来回的路很长很长,但我坚信路的远方一定有灿烂的阳光!谢谢大家!家访发言稿2最近我读了孙维刚老师的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一书,通过学习我曾多次想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好自己工作?虽然也思考很长时间,但也还是没有能理出一些头绪,下面就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工作和读完着本书后的一些琐碎想法简单谈谈。第一,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做到身正为范。在这方面孙老师给我没做了最好的榜样,他从教40年兢兢业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7、从1991年得知自己痪有癌症到x年去世,这x年间他的付出是我们不能想象的,也正是他的这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给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孙维刚老师最大的成功是德育的成功。在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眼里,德育是虚的,与智育关系不大,甚至认为搞德育工作会耽误学生的学习,但孙维刚老师则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德育永远第一”。他要求学生以及他们各自的家长:“做学问,先做人”。他自己也用80%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班主任工作,而不是教好数学课。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他废寝忘食、花费心血,放弃休息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抓好班规和家长会。“诚实,正派,正直
8、;树立远大理想,为人民多作贡献;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这既是孙维刚老师的建班原则,也是他的育人原则,更是他的做人原则,正是他的言行和对孩子的真诚感染了学生,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造就了教育界的神奇。因此,面对越来越难管理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的抱怨、叫屈,而应象孙老师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去感化学生,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道崇高的信念、一份不灭的追求。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是对教师职业的负责,是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的最真实体现。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家访 发言稿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