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介入自闭症儿童地路径分析资料报告.doc
《社工介入自闭症儿童地路径分析资料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工介入自闭症儿童地路径分析资料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ord社工介入自闭症儿童的路径分析【摘要】儿童自闭症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它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与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和语言交往障碍,以与兴趣和行为的异常。这一病症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巧,在自闭症儿童的介入工作中具有巨大优势。孤独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中间最需要的、需要更多的是我们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关键词】社工,自闭症儿童,介入一、儿童自闭症的概述 一自闭症的涵义和来源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婴幼
2、儿广泛性发育障碍,其脑部功能出现异常。患儿在三岁之前即会出现典型的症状表现,本质性的人际交往困难,使他们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与其他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存在精神发育迟滞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是在1943年被哈佛的精神病学家Leo Kanner发现的。这种病曾一度被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但这类孩子没有分裂症病儿所有的妄想、幻觉、而且长大后没有精神分裂症。直到1980年,正规的精神症诊断手册才把它纳入为一种独立的病。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小的时候不笑,不看他们的父母或
3、照顾者,他们甚至不愿被抱,而且很少哭闹,常常是自得其乐地玩,对环境与周围发生的事不予任何注意,人们常常以为他们是聋子。到2-3岁时,这些孩子会产生对父母或照顾者的情感,但较正常孩子仍差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很少用眼睛进展交流或获取父母对他们的注意。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比拟差,即使经过各种教育,最后他们学会说话,其语言也缺少词汇且运用欠自如。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变动,如换一个杯子喝水,家具重新安排等,自闭症的孩子会出现很强烈的反响,他们可能会大闹大叫。自闭症的孩子还经常会做些单调的动作,如不停地摇动身体,煽手或踮着脚尖走动。他们还会不停地摆弄一样东西,如果被打断的话,他们会很不高兴。1 哈佛儿童开展
4、译丛 (美国)西格曼 (美国)卡普斯 译者:X勤 某某出版集团,某某教育; 第1版 (2008年7月1日)二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1沟通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缓慢。许多家长之所以带孩子到医院,就是因为“几岁了,还不会说话。主要表现还有: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难以交谈,如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话题单一;人称代词错用,常常是不会用人称代词,“我与“你混淆。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它人交流。2人际关系障碍没有依
5、恋行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粘人(不会像一般孩子一缠着大人不放,喜欢大人抱他、逗他陪他玩)。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妈妈的手,而不是“情感对象,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响没有很大的差异:看到妈妈来了,爸爸下班了,不会表现出特别高兴,常常是没有什么反响;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认生。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对团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3对外界反响异常反响过弱:很多自闭症(孤独症)的父母形容孩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6、,因而有过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的经历。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假设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反响过强:也有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改变,以与一般人不以为然的小刺激,他们却有很强烈的反响,如用双手捂住耳朵,好象能听到旁人感觉不到的声音刺激,也有人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质感等反响过于兴奋或恐惧。4开展障碍根据美国于一九九四年的统计,大约有百分之三十患有自闭症(孤独症)的儿童智力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开展缓慢或弱智(智商七十或以下),而其中轻度弱智占百分之三十,中度或严重弱智如此占百分之四十。5刻板行为对人、物的固定反响: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
7、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仪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与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自我刺激:很多自闭症(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或其它身体部位,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跳跃等。6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异常患有自闭症(孤独症)的儿童会抗拒某种味道、颜色或未曾吃过的食物,因而形成严重的偏食行为。例如只吃白饭或某牌
8、子的饼干。此外,他们亦会有难以入睡的情况。7情绪与行为问题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患儿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例如他们会过分活跃、四处走动、尖叫、跳跃;或在心理、生理、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感到特别烦闷或焦虑,以致有撞头、扯头发或咬手等自伤行为。1 陈艳妮主编:孤独症的诊断与康复M,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版.1二、对自闭症儿童的介入理论预设一马勒关于婴儿自闭阶段的理论客体关系学派代表马勒Mahler和她的同事在对38个正常孩童和他们的22个母亲展开观察后,生动勾勒出人类婴儿心理的诞生。他们认为,02个月是婴儿开展关系能力前的自闭(autism)阶段
9、。这一理论将指导我在面对自闭症儿童时,把他们当作02个月的婴儿看待,回归到新生儿自闭阶段,感受个案的原欲能量。第二个阶段共生阶段Symbiosis,26个月,遵循这个理论,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闭作为一个临床症状,类似于人类在开展阶段里的自闭期。二儿童的早期焦虑与安全感的建立儿童早期焦虑是一种原始焦虑,即弗洛伊德所说的:“焦虑来自原欲的直接转化。对于儿童来说,原欲的兴奋未被满足而转变为焦虑 。这样一种焦虑表现在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决定了他需要爱,对爱的缺失的害怕;死本能决定了他的攻击,对被攻击的恐惧和攻击坏客体的罪疚感。所有这些,都建立在儿童的幻想过程并用象征的形式表达出来。
10、自闭症儿童由于先天缺陷,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也就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爱与安全。但这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相反,他们非常渴望焦虑,无奈很难去与父母共感或共情。1 N.Gregory Hamilton,M.D.著,杨添园等译人我之间:客体关系理论实务M,某某心理.1999年版1三、社工介入自闭症儿童的路径分析与具体工作方法自闭症最早是由美国人发现的,而美国也是社工较早开展的国家,社工相较于一般的志愿服务人员具有较大的专业优势,由社工介入自闭症儿童,效率将会明显的比一般的服务人员高。孤独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中间最需要的、需要更多的是我们的爱心、耐心、和恒心。一个案工作的介入策略个案工作是以某位患
11、有自闭症的儿童为工作对象,根据其具体的问题,收集其相关的资料,与患者父母交流合作,深入分析其问题,确定其需求,对症下药,运用恰当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巧进展介入,达到缓解其问题,挖掘其潜能,增强其社会功能的作用。针对儿童的个案工作,要多陪他玩,在玩的过程中鼓励他多表达自己的意愿。自闭症儿童其实自己也希望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由于自身与家庭的原因,所以没有太多练习的机会,再加上教师精力有限,不能顾与到所有孩子。因此我们应该多和他们交流,仔细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多鼓励他。拒调查显示,自闭症尽早康复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多练习,只有在练习过程中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案例分析: 姓 名:丁丁 年 龄:4岁 性
12、别:男丁丁是由他母亲带大的。他的程度较好,和其他的孩子比起来,他的自理能力较好,一些根本的日常自理能力都能自己完成。但是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差,喜欢模仿别人说话,但不会理解意思,总觉得好玩;不会区分颜色、形状等,并且行为比拟刻板。1 X雁著:蜗牛不放弃:中国孤独症群落生活故事M,华夏2007年版.1自闭症儿童由于身心的特点,情感极不稳定,不易接近周围的人,对感情的体验也不深刻。要想对其进展教育干预,双方的相互接纳是前提,要让他们的心里接纳、信任社工,只有这样才会在以后的训练中顺利听从指令,承受训练。所以,社工要努力的寻找各种机会去接近丁丁,和他接触。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丁丁,了解他喜欢做什么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工 介入 自闭症 儿童 路径 分析 资料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2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