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doc
《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ord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与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一样,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一样,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
2、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4)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拟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拟方法:(1)纵向电阻比拟法:在水性一样的井段,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拟,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
3、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2)径向电阻率比拟法:假如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在这种条件下比拟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如此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异那样大。(3)邻井曲线比照法:将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作小层比照,从中分析含油性的变化。这种比照要注意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在横向上的变化,如如下图所示。(4)最小出油电阻率法:对某一构造或断
4、块的某一层组来说,地层矿化度一般比拟稳定,纯水层的电阻率上下主要与岩性、物性有关,所以假如地层的岩性物性相近,如此水层的电阻率一样,当地层含油饱和度增加,地层电阻率也随之升高。比拟测井解释的真电阻率与试油结果,就要以确定一个电性标准(最小出油电阻率),高于电性标准是油层,低于电性标准的是水层。从而利用地层真电阻率(感应曲线所求的电阻率)和其它资料,可划分出油(气)、水层。但是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断块、不同层系的电性标准不同,当岩性、物性、水性变化,如此最小出油电阻也随之变化。(5)判断气层的方法:气层与油层在许多方面相似,利用一般的测井方法划分不开,只能利用气层的“三高特点进展区分。
5、所谓“三高即高时差值或出现周波跳跃;高中子伽马值;高气测值(甲烷高,重烃低)。根据油、气、水层的这些曲线特征和划分油、气、水层的方法,就可以把一般岩性、简单明显的油、气、水层划分出来。注解:周波跳跃现象:声波测井在含气裂缝性地层处的典型响应特征;裂缝和气显示强烈,声波会周波跳跃;当遇到气层时候,声波时差会引起周波跳跃。挖掘效应:挖掘效应是气层段中子与密度曲线交叉,分开明显的曲线特征。周波跳跃现象 挖掘效应井下地层是由各类岩石组成,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了研究各类岩石的物理性质与井下地层是否含有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有用矿产,建立了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地球物理测井学,简称“测井,它
6、以地质学、物理学、数学为理论根底,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技术,设计出专门的测井仪器,沿着井身进展测量,得出地层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地层结构与井身几何特性等各种信息,为石油天然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提供重要数据和资料。测井的井场作业如下列图,由测井地面仪器、绞车和电缆组成,通过电缆把下井仪器放到井底,在提升电缆过程中进展测量。 第一节:概述普通电阻率测井就是把一个电极系放入井,测量井岩层电阻率变化,用以研究地质剖面、判断油气水层。又称视电阻率测井。容: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微电极测井主要任务:通过测井岩石电阻率的差异来区分岩性、划分油气水层,进展剖面地层比照等。 岩石电阻率一、岩石
7、电阻率与岩性的关系不同岩性的岩石,电阻率不同。主要造岩矿物的电阻率很高,石油的电阻率很高,几乎不导电。沉积岩是靠岩石孔隙中所含地层水中的离子导电的。二、岩石电阻率与地层水性质的关系岩石骨架:组成沉积岩的造岩矿物的固体颗粒局部。沉积岩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孔隙中的地层水的性质地层水电阻率。1.地层水电阻率与含盐类化学成分的关系2.地层水Rw与矿化度Cw的关系:反比3.Rw与温度的关系:反比三、含水岩石电阻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地层因素F:完全含水100%含水岩石的电阻率Ro与地层水电阻率的比值。即F=Ro/Rw该比值只与岩石的孔隙度、胶结情况和孔隙结构有关,与Rw无关。实验证明:F=a/m其中:a与岩
8、性有关的系数,0.6-1.5; m胶结指数,随岩石胶结程度不同而变化,1.5-3;例:某油田第三系一含水砂岩的电阻率为7.2欧姆.米,地层水电阻率为1.2欧姆.米。试求该层的孔隙度。a=0.93,m=1.64解:F=Ro/Rw=7.2/1.2=6 F=a/(m)=0.93/(1.64)得,=32%四、含油岩石电阻率Rt与含油饱和度So的关系电阻增大系数I:含油岩石的电阻率与该岩石完全含水时电阻率的比值。即I=Rt/Ro对一定的岩样,该比值只与岩样的含油饱和度有关,与Rw、与孔隙形状无关。实验证明:I=Rt/Ro=b/Sw(n)=b/(1-So)(n)其中:b-系数,与岩性有关 n饱和度指数,与
9、岩性有关。例:某砂岩层的电阻率为14欧姆.米,地层水电阻率Rw为0.4欧姆.米。地层孔隙度为25%。求含油饱和度So.a=b=1,m=n=2解:由F=Ro/Rw=1/(2)得Ro=Rw/(2)=0.4/0.25(2)=6.4由I=Rt/Ro=1/Sw(2)得Sw=(Ro/Rt)?=(6.4/14)?=67.6%So=1-Sw=1-67.6%=32.4%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一、均匀介质中电阻率的测量原理1.均匀介质中电阻率R、电流强度I与电位U的关系R=4rU/I其中,I点电源的电流强度 U距点电源距离为r点处的电位2.均匀介质电阻率的测量原理Rt=KU/I其中,K电极系系数,只与电极系结构尺寸有
10、关 U测量电极M、N之间的电位差二、非均匀介质电阻率的测量1.泥浆侵入冲洗带:侵入带:原状地层:泥浆侵入类型:泥浆高侵:是指冲洗带电阻率Rxo明显高于地层电阻率Rt.淡水泥浆钻井的水层多位泥浆高侵。泥浆低侵:是指冲洗带电阻率Rxo明显小于地层电阻率Rt。油层多为泥浆低侵或侵入不明显。2.视电阻率Ra Ra=KU/I三、电极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电极。由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组成。成对电极不成对电极单电极1.梯度电极系:在电极系的三个电极中,成对电极间距离最小的电极系。分为:顶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在不成对电极之上的梯度电极系。 底部梯度电极系 之下理想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距离无限小时的梯度电极系
11、。记录点O:在成对电极的中点上。即AB或MN的中点。电极距L:记录点到单电极之间的距离。L=OA或OM2.电位电极系:在电极系的三个电极中,成对电极之间距离较大的电极系。理想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距离无限大时的电极系。记录点O:单电极同与它最近的成对电极的中点上。即AM的中点。电极距L:单电极到与它最近的电极之间的距离,L=AM。3.电极系的表示法:符号法图示法4.电极系的探测深度:探测半径r在均匀介质中,电位电极系:r=2L梯度电极系:r=1.4L视电阻率曲线的特点与其影响因素一、梯度电极系理论曲线1.理想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简化公式对理想梯度电极系,MN0,其视电阻率公式可简化为:Ra=4
12、.AO?Eo/I在记录点,Eo=Ro.jo所以,Ra=Rojo/joj其中,joj=I/(4.AO?),为均匀介质中记录点处的电流密度,常数。上式明确,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测的Ra与记录点处的电流密度、电阻率成正比。对一定的地层来讲,记录点处的电流密度jo是引起视电阻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Ra曲线变化,主要分析jo变化即可。2.梯度电极系曲线特点 图2-9,2-10,2-111Ra曲线对地层中部不对称,对高祖层,底部梯度电极系的Ra曲线在高阻层的底界面显示极大值,顶界面显示极小值;顶部梯度电极系如此正好相反。2地层厚度很大时,对着地层中部Ra曲线出现一个直线段,其幅度值接对应地层的真电阻
13、率Rt。3对厚度大于电极距的中厚层,其视电阻率曲线形状与厚层相似。但随厚度变薄,地层中部的直线段变小直至消失,幅度变小。二、电位电极系Ra曲线 图2-12由图2-12可看出:1.电位电极系的Ra曲线对地层中部对称;2.Ra曲线对着地层中点取值。当厚度h大于电极距L时,对应地层中点,Ra呈现极大值,且h越大,极大值月接近Rt;当h5Rw。3.围岩层厚的影响4.泥浆侵入影响:高侵,使Ra增大;低侵使Ra减小。5.高阻邻层的屏蔽影响:增阻屏蔽影响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一、划分岩性剖面在砂泥岩剖面,利用Ra曲线的幅度差异将高阻层分辨出来,然后参考SP曲线,将显示负异常的高阻层段划分出来即为渗透层。二、求岩
14、层的电阻率三、求岩层的孔隙度首先在Ra曲线上找出厚度很大的含水纯地层,取其Ra值,经过相应校正作为Ro,再通过水样化验或其它资料求得Rw,然后利用阿尔奇公式F=Ro/Rw,F=f()关系求得。四、求含油饱和度由孔隙度测井t、中子F Ro=FRw Rt So球物理测井的分类:分为电法测井和非电法测井两种。1、电法测井:a:视电阻率、b:微电极、c:自然电位、d:微球型聚焦、e:感应测井、f:侧向测井、g:电磁波传播测井。2、非电法测井:a:声速测井、b:自然伽玛测井、c:中子测井、d:密度测井,e:井径、f:井斜、g:井温、h:地层倾角(HDT)、I:地层压力(RFT)、j:垂直地震测井VSP第
15、二节:电法测井一、视电阻率曲线:测井时将电极系放入井下,在上提过程中测量记录一条Vmn(电位差)随井深变化的曲线,称为视电阻率曲线。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一个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一个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底部梯度电极系在高阻层测井曲线的形状特点如下:1)对着高阻层视电阻率升高,但曲线不对称于地层中点,高阻层顶界面、底界面分别在极小值、极大值的1/2mn处。2对于厚层、地层中部附近曲线出现平直或变化平缓,随地层减薄平直段缩短直至消失,该处视电阻率值接近地层真电阻率。3对于薄层,
16、在高阻层底界面以下一个电极处,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出现一个“假极大,极小也比原层上移。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1、划分岩层界面:利用底部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划分岩层界面的原理是高阻层顶界面(底界面)位于视电阻率曲线极小值(极大值以下1/2MN处。2、判断岩性:在砂泥岩剖面中,当地层水含盐浓度不是很大时,砂岩电阻率大于泥岩的电阻率,粉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介于它们之间。但视电阻率曲线无法区分灰岩和拉拉扯扯云岩,它们的电阻都非常大。3、地层比照和定性判断油水层:对于同一储层,如果0.45m底部梯度幅度高于4m底部梯度梯度测井曲线幅度该层可能为水层,反之如此为水层。二:微电极测井微电极测井:利用特制的短电
17、极系帖附井壁,测量井壁附近的岩层电阻率的一种测井方法叫微电极测井。微电极测井曲线的应用:1、详细划分地层:地层界面一般在曲线的转折点或半幅点2、划分渗透层,判断岩性:微电极曲线在渗层上显示正幅度差,数值中等,地层渗透率越好,二者的幅度差越大,因此可以根据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差判断地层的渗透性好坏。各种岩性的微电极曲线特征如下:(1)泥岩和粘土,为非渗生地层,没有幅度差,值很低。(2)渗透性砂岩:渗透性砂岩在微电极曲线上显示中等幅度和较大正异常,对于含油砂岩,由于冲洗带孔隙中有剩余油存在,在其它条件一样的条件下,含油砂岩比含水砂岩有较高的幅度和幅度差。(3)致密砂岩:渗透性很差,在微电砐曲线上读数很
18、高,曲线呈剧齿状钙质砂岩薄层在曲线上呈“刺刀状的突起。(4)渗透性灰岩:渗性灰岩与渗透性砂岩相近,但曲线幅度更高。(5)致密灰岩:与致密砂岩相近,曲线幅度高,呈锯齿状,并有正负不定的差异。(6)石膏或硬石膏:石膏或硬石膏地层电阻率高,井壁无泥饼,曲线与石灰岩相似。(7)盐岩:盐岩地层易溶于泥浆,使井径扩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低。(8)油面岩:油面岩处微电极曲线呈锯齿状,并且大多数为负差异,曲线幅度高于泥岩。三: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测井:沿井剖面测量自然电位变化叫自然电位测井。影响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的因素:1岩性、地层水与泥浆含盐度比值的影响。2地层厚度、井径的影响。3止的层电阻率,泥浆电阻率的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气 水层 测井 曲线 显示 不同 特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2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