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烘烤技术的指南.doc
《烟叶烘烤技术的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叶烘烤技术的指南.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落实一切生产技术
2、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
3、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国际型烟叶要求中部56片叶只有转变为柠檬黄色时才示为成熟,上部68片叶,以整个叶面呈现黄色只有少部分微泛青为成熟的标志。下部叶达到成熟的叶龄一般为5060天,中部叶
4、6070天,上部叶7080天。13 下部叶适时早收有利于提高自身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下部叶颜色淡、身份薄、香气不足,上部叶占全株比例大,而且颜色深、身份厚、杂色多、烟碱含量高、刺激性大,是诸多烟区尤其生产水平高烟田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从烟株和叶片的生理特性和营养物质的积累转运意义上讲,下部叶采收过熟,既影响下部叶的品质,又影响到上部烟叶的整体质量和可用性。原因很容易理解,当下部烟叶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再继续发展,一方面它的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叶已积累的干物质开始减少,同时营养物质还将向正处于生长发育活跃的上部烟叶转移运输。相应地,作为上部烟叶,其含物质既有自身光合作用的不断积累,也有从地下
5、吸收的营养成分,还有从下部叶片中调运过来的物质。因此,下部烟叶生理成熟后在烟株上存活时间越长,越趋于过熟,自身的干物质含量越少,质量就注定变得越差,而使上部烟叶干物质积累更充裕,以致于影响到它的可用性。下部烟叶在生理成熟时进行采收,减少叶养分向上部叶运输,自身干物质相对充实,但绿色比传统采收过熟烟较重,因此需要延长烘烤变黄时间,真正使下部烟变黄时间达到6072小时,中部烟变黄时间4860小时,上部烟变黄时间3648小时。2001年在、的试验研究已经证明,下部烟叶在打顶后105开始采烤,烤后橘黄烟比例增加,单叶重和单位面积叶重增加515,品质明显提高,而且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相应得到改善。14 采收
6、时间和方法打顶前后清除底脚叶;打顶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采收,接着第二次采收;接下来停烤710天左右采烤中部叶;中部叶采烤结束后再停烤1015天采烤上部叶。按目前采收时间,下部叶提早 7 天左右,中部和上部叶分别推迟710天比较适宜。每次每株采烤烟叶数量,传统上是2片左右。掌握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和采收方法,应当建立这样一个观念:真正营养均衡发育良好的烟田,烟叶成熟比较集中,每次可采收烟叶 3 片或 3 片以上,整体上采烤次数要控制在5次左右,传统上采烤8次甚至更多事实上是烟田的营养不均衡,采收次数过多不利于烟叶的整体质量。增加一次采收烟叶数量,减少采收次数,势必带来新的问题,就是烤房容量不够,因
7、此需要增大烤房容量,满足烤烟要求。烟叶采收宜在早上和上午进行,有利于识别和把握成熟度。旱天采露水烟,以利烘烤中保湿变黄。烟叶成熟后,若遇短时间降雨,可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若降雨时间较长烟叶出现了返青,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采收。15 合理编竿装烟151 绑竿编竿之前要按照烟叶的实际成熟度表现、叶片大小等进行鲜烟叶分类,然后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按1.5 m长标准竿计,每竿编烟5060撮,即100片左右,每撮烟叶背对背。大叶片、含水量大的叶片和中下部片,编烟数量要减少;小叶片,含水量小的叶片和上部叶,编烟的密度适当增加。152 配炕与装炕 为确保同一炕烟叶变黄和干燥一致,同一座烟炕要装同一品
8、种、同样栽培管理和营养发育水平的烟叶。装烟密度要上下棚一致,同棚均匀,严禁拥挤,以利于通风。竿距2025m 为宜,底棚挂置成熟度稍低一点的烟叶。自然环境湿度较大、水分较高的烟叶以与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当减稀;天气比较干旱,烟叶水分含量较低、或者是上部烟叶,装烟密度可适当加密。2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技术关键与操作要点21 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本要求211 变黄阶段 变黄阶段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使烟叶实现变黄,二是要使烟叶适量脱水实现变软,这是变黄阶段操作技术的核心。烟叶变黄阶段通常分两步:第一步,烟叶装满炕后,要封严天窗地洞,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烤房温度升到3438(西南和南方烟
9、区3435,东北烟区3536,黄淮烟区3638),保持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2.5,直到底棚烟叶80以上变到八成黄左右,即除叶基部、烟筋和烟筋两边为青色外,叶片呈黄色,且叶片开始发软。第二步,将烤房温度升高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637。通常要适量打开天窗地洞进行排湿,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此阶段要特别重视使烟叶主脉变软,防止出现烟叶只边黄不变软的硬变黄现象发生。整个变黄阶段要稳烧小火,对于水分大的烟叶要敢于大胆排湿,保持干湿球温度差可以比正常烟叶扩大12;对于水分小的烟叶,除了严密保湿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烤房加水补湿,并大胆提高烟叶的变黄程度。湿球温度过低,不利于
10、淀粉、色素、蛋白质的转化,甚至会出现烤青烟。212 定色阶段 定色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叶片干燥,从而将黄色固定下来,同时要防止出现褐色。因此要逐渐加大烧火,逐步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房温度在以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提高5455,湿球温度缓慢升高并保持在3740。烘烤烟叶水分大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8。在4648左右,烟叶要达到黄片黄筋且勾尖卷边至小卷筒。在此温度之前,升温速度宜慢(平均3小时左右升温1),湿球温度应控制在3739,使烟筋充分变黄;此后升温速度可加快到12小时升温1,湿球温度保持在3740。在5455要延长足够的时间,一方面要使烟叶达到大卷筒,也要特别注意使叶背面
11、灰白色变为黄色(主要是较厚的烟叶)。此阶段湿球温度过高将导致烟叶烤坏,过低既不利于烟叶质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定色阶段要大排湿时,必须开大天窗、地洞,烧大火;小排湿时,要关小天窗、地洞烧小火;气温高的白天,开大天窗、地洞,火力减小;气温低的晚间(尤其凌晨)进行大排湿时,尽可能加大烧火,维持需要的温度和温度指标;但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温度上升,且湿球温度也降低时,可以关小地洞,减少通风量。整个定色过程升温速度快慢,要根据烟叶在变黄阶段的变黄快慢掌握,凡是变黄快的烟叶要快升温,快排湿,快定色;对于变黄慢的烟叶则必须慢升温,慢排湿,慢定色。烟叶定色过程要避免干球温度猛升猛降。213 干筋阶段
12、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使烤房温提高到6769,其间要逐渐关小天窗、地洞(先关小地洞,减小通风量,以利于提高温度和节能),以保持湿球温度4142为准。湿球温度过低将不利于增进烟叶颜色和色度,也造成燃料浪费;过高又会形成烤红烟。干筋阶段一定要防止烤房温度降低,以免出现阴筋阴片。22 三段式烘烤的几个关键点实施三段式烘烤技术要把握几个重要温度段烟叶变黄与干燥的协调。(1)3538左右烟叶大量变黄同时,叶片要失水凋萎,表现为发软(失水量20左右)。(2)4142叶片完成变黄,叶片充分发软塌架,主脉发软(失水量3040)。(3)4748烟筋变黄,勾尖卷边,部分烟叶小卷筒(失水量50左右)。(4)5455烟
13、叶大卷筒,叶背面灰白色消失变为黄色(失水7080)。23 特殊类型烟叶的烘烤231 旱地烟和旱天烟 采收与装烟:在成熟采收、正常编竿基础上,应适当稠装烟(可装1012成炕),以利于保温变黄。烘烤要点:低温慢烤是旱天烟的基本策略,在变黄阶段第一应加强保温,保持干球温度3537,干湿球温度差1左右,当湿球温度偏低时,应注意与时加水补湿;第二,必要时可将烤房温度提高到3941,当烟叶脱水变软再保持相对低温,大胆提高变黄程度,促进烟叶含物转化完全。转火后在烟叶含水多和变黄残留任务大时,要慢升温,也可以在4849延长一段时间。随烟叶含水量下降和变黄完全,逐渐加快升温,防止回青与挂灰。定色期间宜控制较高的
14、湿球温度,增进烟叶外观色泽,湿球温度可控制在3941。在54充分延和长时间,直至全炕所有叶片都定色后,再转入干筋期,干筋温度控制在68,湿球温度保持在4243。干球温度不可高,湿度不可低,以防烤红和香气大量逸失,还可节煤。232 旱黄烟 采收装烟:旱黄烟是长时间干旱造成的假熟烟。若解除干旱,烟叶仍会恢复生长,为此,应千方百计灌溉补水,等其真正成熟时再采收;若无灌溉条件,应尽可能推迟采收,等待降雨;若烟叶已出现枯尖焦边,应与时采收,以免发展为旱烘造成更大损失。旱黄烟含水少,应装满炕(10成炕),以利保温变黄,但也不宜装烟过稠。烘烤要点:甚至包括南方烟区常有的高温逼熟烟叶,变黄稳温阶段所需温度宜稍
15、高,一般控制在3940,促使烟叶脱水变软,同时增加炕湿度。等叶片发软后,可以适当降低温度(降至37)保湿变黄,否则烟叶失水过多,难以变黄。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要比正常烟叶略低一些,但干燥程度不能低,达到青筋黄片、叶片基部微带青、主脉尖部13变软即可。残留的青色在定色升温段继续变黄。转火后的升温要慢中求快,确保烟叶含水还较多时慢变黄,缓慢达到干叶,升温快容易出现回青与挂灰。但升温太慢将导致烟叶含物过度消耗而变黑。通常,在46以前平均23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在4648之后升温速度也不宜快,以免形成杂色。变黄阶段湿球温度宜稍高,保持干湿差12,必要时还应与时向炕加水补湿。在干球温度50之前,湿球温
16、度控制在38左右;在干球温度50之后,湿球温度控制在39左右,以利烟叶排湿定色。烘烤中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太大的通风与烧火。但是,若发现烟叶变黄程度过高,超过失水程度,有可能出现变黑时,则应采取大通风、大烧火、大排湿的措施,加速叶片干燥。 233 含水量大的烟(1)下二棚烟:采收装烟:下二棚烟叶采收时,成熟度的判断和掌握应以叶片颜色变化为主要依据。一般叶面呈现绿中泛黄,采收声音清脆,断面整齐即视为成熟。特别是在田间郁蔽程度较大时,更应适当早收,并注意不采露水烟。由于下二棚烟叶往往叶片大而薄,含水量多,定色时排湿较困难,因此编竿和装烟时宜稀不宜稠,确保烟叶能顺利定色。烘烤要点:装烟后与时点火升温,以
17、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把干球温度升到3738,水分较大的下二棚烟起点温度还应再高一点。保持干湿球温度差3左右,使烟叶失水凋萎。待底棚烟叶变黄5成左右、主脉13以上变软后,仍以每小时1的速度把干球温度至42,湿球温度仍保持3637,使房烟叶变黄至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充分塌架,再将干球温度升至4547,保持湿球温度3738,使房烟叶全部变黄、干燥,达小卷筒。以后按正常烟叶烘烤方法进行。下二棚烟叶烘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天左右烤一炕烟。(2)返青烟:采收装烟:返青烟最好等天晴之后,让烟叶在较好的光照、通风条件下自我调整57天,再次表现落黄成熟特征时采收。若天气连阴、盼睛无望,拖延时间可能使烟叶烘坏
18、时要立即采收。返青烟耐烤性差,故装烟宜稀不宜稠,通常以装8成炕为宜。烘烤要点:烘烤返青烟的基本技术原则是高温变黄、低温定色。烟叶主要变黄温度应控制在40左右,保持干湿球温度差4,以加速烟叶失水与变黄的协调。要防止温度偏低、水分难以汽化脱除,变黄慢且消耗养分较多而出现硬变黄,给定色造成困难。又要防止点火后升温过高(如超过42)造成青烟蒸片。转火后,46前以23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在4647充分延长时间,大量排湿,使烟叶干燥程度达到叶片23干燥,即小卷筒。之后,干球温度再超过48时转入常规烘烧。整个定色期间湿球温度宜控制在37左右(不超过38)。特别要注意在40左右以前,烟叶的变黄程度不能高、干
19、燥程度不能低,以防烟叶后期脱水定色来不与而烤黑。(3)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成熟的烟:采收装烟:一是要适时早收。含水多的烟往往含物欠充实,采收晚势必使含物质消耗过度而表现为过熟,质量差,难烘烤。二是要稀编竿、稀装炕,以利于顺利排湿和与时定色。烘烤要点:烘烤这类烟叶时,蒸发和排除烟叶过多的水分是烘烤操作的核心和关键。高温快速排湿、开窗烘烤均有很好效果。为使温湿度和烟叶变化一致,基本要求:第一,只要不属特别难烤的烟叶,主要变黄温度应掌握在3840,并逐渐升4142完成变黄,靠降低湿球温度使其逐渐变软。转火后,在4648延长时间,使主脉充分变软,勾尖卷边至小卷简。第二,变黄阶段应保持干湿球温度差3以上,
20、烟叶含水越多,干湿球温度差越大,促使烟叶逐渐失水变软。第三,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不宜高,而干燥程度不能低。烟叶含水越多,变黄程度越低且干燥程度越高,残余的青色到定色升温阶段再完成变黄,一般56成黄转入定色。定色期宜采取边升温、边失水、边变黄的方法,确保烟叶变黄后顺利定色。24 烧火技术原则烧火要能做到小火能保住,中火能稳定,大火能赶上。应看烟叶的变化,看房温度、湿度,看天气变化,看煤质特点等,灵活且准确进行。当烟叶变化快时,烧火宜大,快升温;烟叶变化慢时,烧火宜缓,慢升温。当房温度低时,提火升温;偏高时,压火控温。天气阴晴风雨,昼夜冷热变化,对房温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必须根据天气变化相应调节火力大
21、小,才能维持房温度适宜。睛天,日出后气温逐渐回升,尤其是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左右,升温更为明显,此时火力不变,温度也随之升高;日落后,室外温度逐渐下降,尤其是凌晨,降温更明显,此时火力不变,温度也可能随之下降。所以,晴天日出后开始适度控火,至日落后则应适当加火;烤房升温灵敏时,应注意火力勿过早;烤房升温困难时,应注意加火勿过迟,火力勿过小。根据烤房湿球温度的变化进行火力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当湿球温度提偏高,需要加大天窗、地洞排湿时,在排湿操作前要先加火,以防排湿时房温下降。还要注意,煤质不同,烧火方法各异;对粘性强、易结碴的煤,宜烧“散火”,加煤时撒开、撒匀,以防结碴;对粘结性弱、易流炉的煤,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烟叶 烘烤 技术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1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