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采集规范与各项指标临床意义.docx
《动脉血气采集规范与各项指标临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血气采集规范与各项指标临床意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脉血气采集规范与各项指标临床意义血气分析(BG)是应用血气分析仪,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H+浓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02、0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它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碱平衡状态。采用的标本常为动脉血。二、适应症1、各种疾病、创伤或外科手术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2、严重的出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肺复苏术等3、急、慢性呼吸衰竭及进行机械通气者4、呼吸机等治疗反应进行评估的患者三、禁忌症绝对禁忌症:1、梯动脉穿刺前应进行Allen试验(同时按压患者尺动脉&槐动脉,瞩患者握拳30s-患者手掌苍白松开尺动脉压迫患者手掌在10s内恢复正常颜色,表明无循环障碍)
2、,阳性者不应做穿刺。2、局部皮肤感染的患者。相对禁忌症1、抗凝药物治疗期间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四、血气分析的意义1、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衰竭最客观的指标,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是继低氧血症之后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3、它能客观地反映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是指导医务人员为呼吸、代谢紊乱等急危重症患者制定诊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4、评估高铁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五、动脉血气采集技术5.1 用物准备输液车、治疗盘、血气测定采血套装(含橡皮
3、塞和针头)、无菌棉签、安尔碘、无菌棉球、洗手液、利器盒、化验标签(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等。5.2操作流程5.2.1 洗手,戴口罩,携带用物至患者床旁。5.2.2 核对患者腕带,解释(吸氧患者停止吸氧)。5.2.3 协助患者摆放体位,选取穿刺动脉,铺垫巾。5.2.4 消毒皮肤(范围直径25cm),再次核对。5.2.5取备好的0.20.5ml肝素湿润注射器后弃去余液,排进空气(如用一次性动脉采血注射器,打开包装即可使用)确认器械可以使用。5.2.6穿刺者消毒食指、中指或戴无菌手套,确定搏动点最强处,以两指固定动脉。1.1.1 2.7另一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进针(股动脉)或与动脉走向呈40
4、。角刺入(梯动脉)。5.2.8 直到鲜红色血液自动顶入注射器,抽取血量1ml。没有血液不要回抽活塞,拔出针头至皮下,重新进针5.2.9 按压穿刺点(用棉签或纱布块),加压止血5-10分钟。5.2.10另一只手同时拔出针头后,迅速排出标本内空气,刺入无菌软木塞/橡胶塞,以隔绝空气,并将血液与肝素液充分混匀,脱手套。5.2.11取下针头,用肝素帽连接注射器,粘贴样品标签,利器放入利器盒内。5.2.12操作后核对,填写患者体温,采血时间,吸氧方法及浓度,呼吸机相关参数;将血标本放入带冰的容器内立即送检(日常工作常温送检)1.2. 1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再次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为吸氧患者吸
5、氧)5. 3采血失败的原因5.1.1 血管痉挛:停止操作,换用另一侧手腕穿刺5.1.2 误取静脉血:未触及搏动,血液颜色深,流动缓慢六、血气分析常用动脉5.1.3 脉6. 1.1梯动脉的穿刺位置腕横纹一横指(1-2厘米),距外侧0.5厘米处;或以梯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厘米,再向肘方向移动0.5厘米。7. L2穿刺方法在病人前臂近腕处垫一小软枕,嘱病人手心向前,尽量指尖垂向地面,前臂微向尺侧旋转,以暴露梯动脉。病人腕部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并拢定位到穿刺位置槎动脉搏动最强处,并用指腹感受动脉搏动,以判断梯动脉具体的位置。沿梯动脉走向将食指中指轻轻分开约2
6、-3厘米,固定血管,在两指间、呈45-90。角进针。8. 2肱动脉9. 2.1肱动脉穿刺位置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搏动为纵轴,其交叉点上0.5厘米处。6.2.2穿刺方法病人取平卧或半卧位,上肢伸直外展,掌心向上,肘部略外旋,肘下可垫一软枕。病人肘部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并拢沿肘横纹向内侧移动至肱动脉搏动明显处,确定血管位置后两指沿肱动脉走向略分开0.5-1厘米,在两指间呈60-90进针、6.3股动脉6.3.1股动脉的穿刺位置腹股沟韧带中点下1-2厘米处;或骼前上棘到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至内收肌结节连线的上三分之二段。6.3.2穿刺方法病人取仰卧位,下肢微屈略外展
7、外旋,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前端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操作者左手中指、食指沿股动脉走向固定于搏动最强处。此时若放开食指,中指仍可触及搏动,反之放开中指,食指仍可触及搏动,即可确定两指已固定于股动脉上。两指沿股动脉走向略分开0.5-1厘米,在两指之间垂直进针。6.4足背动脉6.4.1足背动脉的穿刺位置内、外踝背侧连线的中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6.4.2穿刺方法病人取卧位或坐位,下肢伸直足背伸。病人足背及操作者左手食指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定位在内、外踝连线中点足背动脉搏动最强处,判断穿刺准确位置,将食指轻轻向趾端移动约L5厘米,固定血管,在动脉搏动最强处逆血流方向
8、呈45-60。角进针。七、动脉血气采集后并发症1、动脉痉挛疼痛、焦虑或其它刺激可能导致一过性动脉痉挛,此时即使穿刺针进入动脉管腔,仍可能无法成功采血。若穿刺针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抽血,待血流量渐增加后,再行抽血,避免反复穿刺;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热敷局部血管,待痉挛解除后再次进行动脉穿刺。向患者耐心解释操作方法,协助其采取舒适的体位,帮助其放松心情,可降低动脉痉挛发生率。2、血肿动脉压力比静脉压力高,因此动脉穿刺部位更容易出现渗血或血肿。血肿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老年人动脉壁弹性组织减少,穿刺孔不易闭合)、穿刺针头直径、是否接受抗凝治疗、有无严重凝血障碍等有关。血肿较小时,应密切观察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脉 血气 采集 规范 各项 指标 临床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1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