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doc
《新农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农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新农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1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政府关心农民群众的一项民生工程。是我县实施新农合制度的第三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合工作,县政府连续三年将此列为我县实施的多项民生工程之一。因新农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和操作性强、制约因素多,且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工作量大,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来,我县新农合总体上运行平稳有序、管理逐步规范、基金运转安全、补偿水平提高、农民反映良好、民生工程得以落实。现将近半年来的新农合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
2、、新农合运行情况(一)农民参合情况全县共有53.2815万人参合,参合率达94.75%。高于全省平均参合率。(二)基金筹集情况度应筹集新农合基金5328.15万元,目前已筹集并到帐资金4631.345万元。其中:农民个人缴纳参合金1065.63万元(含县民政、财政部门从医疗救助资金中统筹解决的55.842万元,资助了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共2.7921万人参合),于2月底全部筹集到位。县财政应配套资金532.815万元,于4月上旬全部到账;省级财政应配套补助资金1598.445万元,2月底已预拨1504万元,尚欠拨94.445万元;中央财政应配套补助资金2131.26万元,5月上旬已
3、预拨1528.9万元,尚欠602.36万元。截至5月底,度实际筹集到位新农合基金4631.345万元,基金到位率为87%。(三)基金使用情况截至5月31日,全县共审核补偿结算18376人次,累计支付补偿金2077.9万元,其中:大病住院11332人次,住院医药费4631.72万元,住院补偿金1901.27万元;住院分娩846人次,住院分娩定额补偿金24.7万元;慢性病门诊补偿2656人次,慢性病门诊补偿金139.98万元;一般门诊补偿3542人次,一般门诊补偿金11.95万元。住院医药费平均实际补偿比为41%。二、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加强县镇两级管理经办机构(县合管中心、镇合管站)的能力建设,
4、并实行以县为主、县镇经办机构一体化管理。县合管中心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二)进一步合理调整和完善了新农合补偿方案。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新农合运行实践,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保障适度;以住院补偿为主,兼顾受益面;正确引导参合病人流向,合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的基本原则,针对县外医疗机构住院实际补偿较低的问题,经县合管会研究通过,进一步合理调整和完善了新农合补偿实施方案,今年将县外协议、非协议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名义补偿比分别由去年的50%、45%提高到55%、50%,分别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提高县外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实际补偿比。(三)开展度筹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
5、电视、标语、横幅、宣传栏、街头集市宣传等多种有效手段,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新农合的意义,有关补偿政策,强化风险共担、互助共济和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四)组织开展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网络信息培训班。为实现全县新农合网络化直报,实现新农合管理系统与医院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县合管中心对全县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了为期8天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分三组对各镇定点医疗机构及时进行了HIS软件安装,现已基本结束,7月1日起全县将启动新农合网络化直报。(五)加强了对新农合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我县实行了“财政代收、专户储存、农行结算、网上监督、卫生使用”的封闭运行方式,形成了财政部门、农行、
6、经办机构、医疗机构和管理机构“五方”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管理上的漏洞。同时,县合管中心统一审核,收支分离、管用分离、用拨分离和钱账分离,其补偿费用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垫付、县合管中心审核、县财政部门审查、农行办理结算的资金划拨程序运行,既方便了农民,又确保了基金管理运行安全。为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督查和考核,县合管中心组织县新农合专家督查组成员对全县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并按县合管中心制定的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开展年中、年末专项考核工作。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新农合工作已正式运行近三年了,但它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7、运行中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目前,我县新农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宣传工作不够深入、细致,一些参合农民存在期望值过高现象。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细致,另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合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新政策理解不透彻,再加上农民互助共济、风险共担和健康保险意识不强,一些参合农民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参合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一是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设备大多数没有完全达到规范标准,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还不能根本解决农民就近
8、医疗的问题;二是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是困扰新农合长期稳固发展的严重问题。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学历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难以引进卫生人才,另一方面现有的卫生人才还在继续流失,其实人才进不来和流失掉的最根本原因是待遇问题,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是新农合的重要支撑点。(三)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不够,还只落于形式。目前,县合管中心人员少(在职在岗8名),信息网络还未正式运行,中心业务人员只能整天忙于医药费的补偿结算,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还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四)简单易行、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筹资工作量大,成
9、本较高。在农民个人筹资方面,农民个人缴费收缴方式目前主要采取“县宣传、镇发动、村收缴”的方式,在集中时间段由基层干部挨家挨户筹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筹资成本较高,镇、村负担较重。四、下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在扎实做好参合患者医药费审核补偿结算等日常工作的同时,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着力做好从7月1日开始的全县新农合管理信息网络直报工作。实现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与定点医疗机构HIS系统对接运行,实现网上在线审核、及时结报、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并实现县级平台与省、市级平台顺利对接联网运行。二是继续强化宣传,并将宣传工作贯彻于新农合实施的全过程。让农民全面了解新农合政策,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10、让农民“知晓制度、享受制度、遵守制度”,进一步打好打牢新农合工作的群众基础。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督查。坚持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诊疗程序和用药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以单病种定(限)额付费为核心的医药费用综合控制体系,采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强化医疗机构监管,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四是积极开展新农合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准备工作。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借鉴先进试点县、市(区)成功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计划从起,以县为单位,对安徽省新农合药品目录(版)范围内的
11、药品,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并以统一价格向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统一配送,切实降低药品费用,减轻参合患者的医药费负担,保证参合患者用上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品。五是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加大门诊医药费垫付力度。积极采取定点医疗机构组织医疗小分队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垫付门诊医药费补偿金现场报销等方式,提高家庭帐户基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家庭帐户基金无效沉淀。六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工作。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努力为贫困参合提供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双重保障。七是做好度资金筹集相关准备工作,督促各镇政府在本
12、年度11月份开展下年度参合资金筹集工作。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和保证资金安全、手续健全、责任清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农民认可的农民个人筹资方式。八是分别于7月上旬和11月中旬组织开展两期度参合患者慢性病鉴定、发证工作,以解决参合患者慢性病门诊大额医药费补偿问题。九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取消家庭账户,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十是做好本年度新农合基金决算和下年度预算,编报年终各类相关财务、统计报表。新农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2今年,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
13、发展、缓解和消除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惠及全镇农民的大好事、大实事来抓好抓实。确保了全镇农民群众受益度不断提高,现将我镇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112月新农合运行基本情况(一)新农合参合情况,我镇新农合参合人数5380人,参合率高达101%。(二)新农合基金筹集及使用情况,新农合基金筹集总额为161400元,其中农民自筹140430元,截止19月,农民报销总金额为678236、33元,其中住院报销672729、33元,门诊特殊慢病报销5447元,门诊普通疾病报销60元。二、主要工作成效一是圆满完成新农合基金收缴工作,全镇参合人数5626人,农民自筹资金246300元,参合率高达112%。
14、二是严格控制了次均住院费用,提高了农民受益度,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42%;三是各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及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三、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构。为了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镇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社会保障事务所所长为副组长,卫生院、财政所等部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二)加强宣传,以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为重点。一是印制新农合宣传资料下发各村组500余份并在宣传栏、病房、村卫生室等位置张贴;二是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在医院醒目位置悬挂新农合宣传标语;三是指导各村组利用广播、标语、板报、墙报等方式,并组织驻村干部、村干部、卫生院职工、乡村
15、医生深入农户家中宣传讲解新农合政策的目的、意义、医药费报销办法、报销比例等知识;四是将新农合宣传工作纳入我镇新农合督导的重要内容,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深入村组,开展入户调查,督导新农合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三)调整方案,提高参合农民受益度。根据上级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和医改相关文件精神,以确保参合农民受益度为目标,出台了新农合补偿新方案,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报销封底线,严格控制乡镇医疗机构新农合自付药品比例,新增慢性病报销病种,提高基金使用率,使参合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四)加强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今年以来,我镇继续采取随机抽
16、查、入户调查等方式,加大外伤核实力度,加强对乡级定点医疗机构督促检查。(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能力。今年112月,我镇开展四期新农合经办人员培训,共培训70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经办人员的水平与业务素质,促使其规范服务行为,有力的保障了新农合制度在我镇进一步开展。四、存在问题(一)极少数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尚需规范一是不合理引导病人就医,放宽住院指针,将应该门诊治疗病人收入住院治疗;二是用药不合理,滥用抗生素、开“大处方”,“搭车药”。三是医疗机构配合不到位,参加新农合未报销人员无法领到日常所需药品。(二)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指导不力的现象客观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及面广,人数众多,镇合管
17、中心人少事多,如何完善合作医疗和监管机制,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五、今后工作计划(一)继续加强新农合宣传工作。一是把握重点,以农民受益实例为重点,开展宣传;二是创新方式,多用新颖、独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手段开展宣传。(二)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一是继续实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病人的监管;二是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防止医疗机构为增加收入而拖延疗程、增加用药品种、增加检查项目、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等做法;三是定期向县新农合监督小组汇报监管工作情况,取得其工作上的支持。四是完善公示制度,做到公开透明。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设立新农合公示栏,将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的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农合 个人 工作 总结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116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