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电解铝生产实用工艺技术大全-从入门到精通.doc
《铝电解电解铝生产实用工艺技术大全-从入门到精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电解电解铝生产实用工艺技术大全-从入门到精通.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ord铝电解电解铝生产工艺技术大全-从入门到精通铝电解用的原材料大致分三类:原料氧化铝;熔剂氟化盐(包括冰晶石、氟化铝、氟化钠、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锂等);阳 现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电解铝生产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展电化学反响,既电解。化学反响主要通过这个方程进展:2Al2O3=4Al 3O2。 阳极:2O2-4e=O2阴极:Al3 3e=Al。阳极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固体粉尘。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对阳极气体进展净化处理
2、,除去有害气体和粉尘后排入大气。阴极产物是铝液,铝液通过真空抬包从槽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在保温炉内经净化澄清后,浇铸成铝锭或直接加工成线坯,型材等。1生产工艺 (1)工艺机理铝电解工业生产采用霍尔-埃鲁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所谓冰晶石氧化铝融盐就是以冰晶石为主的氟化盐作为熔剂,氧化铝为熔质组成的多相电解质体系,即为Na2AIF6-A12O3二元系和Na3AIF6-AIF3-Al2O3三元系是工业电解质的根底。 能够传导电流和在电流通过时改变自己成分的液体叫做电解质。 许多年以来,铝电解质一直以冰晶石为主体,其原因如下。纯冰晶石不含析出电位放电电位比铝更正的金属杂质铁、硅、铜等,只要不从外
3、界带入杂质,电解生产可以获得较纯的铝。冰晶石能够较好的溶解氧化铝,在电解温度950-970时,氧化铝在冰晶石溶液中的溶解度约为10质量。在电解温度下,冰晶石一氧化铝熔液的密度比同温度的铝液的密度小,它浮在铝液上面,可防止铝的氧化,同时使电解质和铝很好地别离,这既有利于电解过程,又简化了电解槽结构。冰晶石有一定的导电能力,这样使得电解液层的电压降不至过高。冰晶石熔液在电解温度下有一定的流动性,阳极气体能够从电解液中顺利地排出,而且有利于电解液的循环,使电解液的温度和成分都比拟均匀。铝在冰晶石熔液中的溶解度不大,这是提高电流效率的一个有利因素。冰晶石熔液的腐蚀性很大,但碳素材料能抗受它的侵蚀,用碳
4、素材料作内衬建造电解槽根本上可以满足生产的要求。在熔融状态下,冰晶石根本上不吸水,挥发性也不大,这将减少物料消耗并能保证电解液成分相对稳定。,导电性能不好和腐蚀性强,以与氧化铝在其中的溶解量不大等,这些导致了熔盐电解法生产铝时电能消耗大,建设投资和生产费用高。多年来,为了克制其缺点,促使入们去寻找能代替它的新物质,但至今尚未取得成功;同时,入们也研究使用一些添加物像氟化钙、氟化镁、氟化锂等,来改善冰晶石一氧化铝熔体的性质。因此,铝工业用的电解质已经远不是简单的二元系而是多元系了。现将添加物氟化钙、氟化镁、氟化锉对电解质熔融温度的影响列于表。表1添加物对电解质熔融温度的影响电解质成分未加添加物时
5、熔融温度/加添加物时的熔融温度/添加物种类5%10%FAlF3+5%Al2O3982965953CaF2950920MgF2930LiF 从表1可以看出,氟化锂、氟化镁能显著地降低电解质的初品温度,但这些添加物分别有降低氧化铝溶解度或恶化其他性质的缺点,所以只有控制适当的添加量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完全符合理想的添加剂。 在固态下冰晶石比铝密度大,但融化之后如此比铝密度小,在电解温度下此密度变化与差值使电解液和铝液能很好地别离开,铝液沉在槽底,电解液漂浮在上层,保护在阴极析出的铝不遭受氧化。 液体外表分子或离子被其内层的分子或离子所吸引向内压缩的力量叫做外表X力。铝电解槽中产
6、生外表X力现象的不同物质的接触面有四个:熔融电解质和气体阳极气体和空气的界面;熔融电解质和固体碳素阳极的界面;熔融电解质和液体金属的界面;液体金属与固体碳素阴极的界面。 在电解槽内,金属同电解质,以与金属同碳素材料的界面上有很大外表X力,因而铝不能湿润碳素,从而不能被其吸收。由于铝在电解质界面上具有大的外表X力,这样就有助于减少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损失。铝在碳素界面上的外表X力决定于它的纯度,铝中含有硅、铁,特别是钠能够降低其外表X力,因而促进了向炭块的孔隙与裂缝中渗透,从而影响电解槽的寿命。 在现代工业上供应铝电解生产使用的原材料有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铝、氟化钙、氟化镁和氧化铝等。这种由冰晶石
7、和其他几种氟化物组成的熔剂与氧化铝组成的电解质在950左右能够很好地导电,而能够抵抗这种电解质侵蚀并且又能良好导电且价格低廉的惟有碳素材料。因此,目前铝工业均采用炭阳极和炭阴极,电解过程总的反响方程式为:如果阳极气体组成是70%CO230%CO时 这种电解质熔液在9503,比同一温度下铝液2.3 g/cm3小10%左右,因而能够保证电解过程中铝液与电解质熔液分层。在这种熔液里根本上不含有比铝更正电性的元素,从而能够保证电解产物铝的质量。此外,冰晶石一氧化铝熔液根本上不吸水,在电解温度下它的蒸气压不高,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时,使这些物质组成在电极上别离出来的现象叫做电解,盛电解质
8、的装置就叫做电解槽。在正常生产时,电解槽的槽底积存一定数量的金属铝,这个金属层的外表就是阴极外表,它与电解质直接接触,因而必然有局部金属溶解到电解质中去,阴极金属铝溶解到电解质中是降低电流效率的主要原因。影响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的最大因素是温度,温度愈高,铝的溶解损失愈大。根据对铝电解槽的屡次测量明确,温度每升高10,电流效率大约降低1%-2。因此,电解槽力求保持低温操作,对于提高电流效率是有好处的。 阳极效应是熔盐电解时的特殊现象,冰晶石氧化铝电解时,当电解区中氧化铝含量降低到1-2时,如此可在阳极上发生阳极效应。阳极效应发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最受重视能较好解释效应现象的是湿润性改变学说
9、和电极过程改变学说两种,在此不做详细解说。 (2)铝电解生产工艺流程简述铝电解生产过程,主要是以冰晶石一氧化铝熔液做电解质,碳素材料为阴极和阳极,直流电从阳极导入,经过电解液和铝液层后从阴极棒导出,直流电的作用是以热能形式保持冰晶石、氧化铝等原料呈熔融状态和实现电化学反响,反响结果在阳极上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在阴极上析出液态金属铝。随着电解过程的进展,析出的铝被蓄积起来,周期地从电解槽中取出来,取出的铝从电解厂房送往铸造部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浇铸成各种规格的坯锭。 一台电解槽是一个生产单元,一定数量的电解槽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系列,一个或几个系列组成一个电解车间。铝电解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
10、示。 从图1可见,电解铝使用的原料是氧化铝、阳极糊或预焙阳极块阳极块、冰晶石、氟化铝和其他氟化物等,这些原料都是在专门的车间或工厂中制备的。 烟气中除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外,还含有少量的氟化氢或其他气体,氟化氢是有害气体,影响周围环境,应当予以妥善处理。现行净化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终究哪种方法更为适用,应根据电解槽槽型以与具体条件确定,净化时收回的再生冰晶石或含氟氧化铝可返回电解槽使用。 电解铝生产的主要设备电解槽在安装完毕后,要经过焙烧和开动阶段后才能转入正常生产,一般能持续进展生产3-5年,有时由于槽内衬早期发生破损,严重影响铝的产量、质量或发生漏槽危险时,便将电解槽停槽检修,检修好以后经
11、过焙烧开炉再恢复生产。 (3电解铝所用的原料与质量要求氧化铝A12O3 氧化铝是三氧化二铝的简称,也称作铝氧。它是从铝矿石提取出来的。当前生产氧化铝用的砂石有铝土矿、霞石、蓝晶石、明矾石和高岭土等。我国目前主要采用铝土矿作为制取氧化铝的原料,其生产工艺和产品的质量要求详见氧化铝生产工艺篇。冰晶石Na3AIF63,冰晶石中氟化钠和氟化铝摩尔比叫做冰晶石的分子比,纯冰晶石的分子比等于3,相对密度是2.9,其组成是Al占12.8%,Na占32.8%,F占54.4%。冰晶石分子比大于3的属碱性,小于3的属酸性,等于3的是中性。生产上使用的冰晶石有四种:天然冰晶石,入造冰晶石,回收所得的浮选冰晶石和再生
12、冰晶石。 在自然界中天然冰晶石矿非常少,从矿山开采出来的天然冰晶石一般含80%左右的纯冰晶石,所以必须经过分选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分选后的冰晶石的组成大致是:A1占13%一14%,F占53%-54%,Na占30%-32%,此外还有少量的铁硅等杂质。随着铝工业的开展,由于天然冰晶石储藏量小、分布不普遍、质量差,远远满足不了电解炼铝的需要,所以入们只能用入工方法大量生产冰晶石,中国铝工业从一开始就使用入造冰晶石生产铝。 一般通称合成冰晶石,工业上只简称冰晶石,它是白而稍带灰色的粉末,质感柔软,略粘手,用手可捏拢成团,不溶于水。铝电解用合成冰晶石的分子比在1.6-2.0左右,由于受生产方法限制,
13、其杂质含量比氧化铝高,冰晶石的产品质量级别如表2所示。表2 冰晶石质量级别GB4291-84等级化学成分/%H2OFAlNaSiO2+F2O3SO42-P2O5特级531331一级531331二级531331 电解槽正常生产时,在电解液外表上经常漂浮一层炭渣,捞出的炭渣中约含60%-70%电解质,通常采用浮选法从炭渣中选出电解有用的成分,称为浮选冰晶石。对拆槽下的废炭块进展浮选时也能得到浮选冰晶石。 电解槽采用湿法进展烟气净化时回收的冰晶石,称为再生冰晶石,其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氧化铝、其他氟化物以与炭粉等。需要指出,浮选冰晶石和再生冰晶石的质量波动都较大,在使用之前要进展质量分析,而且常常是先参
14、加母槽里,经过净化后再移入正常槽中。氟化铝A1F3 氟化铝是白色坚硬的粉末,比氧化铝的颗粒稍大一些,它的流动性仅次于氧化铝,在电解温度下易挥发,遇水易水解。在电解过程中由于氟化铝的挥发和水解而使电解液分子比提高,为保持规定的分子比,需根据分析结果补充氟化铝以调整电解液的成分,氟化铝的质量级别如表3所示。表3 氟化铝质量级别GB4292-84等级化学成分/%H2OFAlNaSiO2+F2O3SO42-P2O5一级613047二级613057氟化钠NaF 氟化钠是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电解槽开动初期,因为其碳素内衬选择吸收氟化钠,使电解液分子比急剧下降,那时要用较多的氟化钠调整分子比。此外,因为装槽
15、用合成冰晶石的分子比太低,为调整到开动要求的分子比,也需要掺配大量的氟化钠,氟化钠的质量级别如表4所示。表4 氟化钠质量级别GB4293-84产品化学成分/%级别NaFH2OSiO2酸度HFNa2CO3硫酸盐SO42-水中不溶物一级98二级941113三级842210氟化钙CaF2 氟化钙是从天然萤石精选出来的,选后的粒度为通过140目的占90%,其中有75通过200目。氟化钙是应用较早较普遍的一种添加物,其化学成分占的比例如下: CaF2 SiO2 A12O3F2O3 H2O CaCO3 95 1.4 0.5 0.5 1.5氟化镁MgF2 氟化镁也是一种添加物,但使用得不太普遍,而且使用时间
16、较氟化钙晚,入们认为在改善电解质性质方面它是一种比拟好的添加物,其化学成分要求如下: F Mg SiO2 SO42- R2O3 H2O 45 32 0.9 1.5 1.0 1.0阳极糊阳极糊是焙烧成旁插或上插槽阳极的原料,在电解过程中氧化铝分解后产生的氧将阳极的碳素氧化,阳极随着电解的进程而消耗,由于电解过程连续进展,所以必须定期地添加阳极糊。阳极糊的消耗量很大,仅次于氧化铝。阳极糊被参加旁插或上插槽中后,借助自身电阻产生的焦耳热和电解液供应的热量,自行焙烧成为碳素阳极,所以这两种阳极叫做连续自焙碳素阳极。铝工业采用碳素材料做电极,是因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足够的强度,而且能耐高温、能抗受氟化物
17、的侵蚀以与货源广而且价廉。 阳极糊是在阳极糊车间或碳素工厂中制备的,把在1250以上煅烧后粉碎成有一定粒度配比的石油焦或沥青焦或两种焦的混合物,同占总量28%-32的熔融沥青在混捏锅或连续混捏机中混捏,混合均匀后倒进铁制容器或铁模型中冷却成型规格有大有小或制成小团块。阳极糊的质量级别如表5所示。表5 阳极糊质量级别YS/T 284-1998牌号灰分/%电阻率/m耐压强度/N/m2真密度/g/cm3体积密度/g/cm3CO2反响性/mg/(cm2h)TY-07029280TY-1752895TY-28027110TY-38027110 除表5列出的共同要求外,在塑性方面旁插槽阳极糊与上插槽阳极糊
18、的要求有所不同,前者希望阳极糊的流动性小一些,而后者如此要求具有足够的流动性。阳极块阳极块是做预焙槽中的阳极,其性能除取决于制取用生糊质量外,还取决于成型和焙烧的质量。现代的阳极块一般采取振动成型法成型,成型后的产品送至环式焙烧炉或其他窑中烧成。由于它们加进电解槽以前已被预先焙烧好,所以叫预焙阳极块。阳极块的质量要求如表6。表6 预焙阳极块质量级别YS/T 285-1998牌号灰分/%电阻率/m热膨胀率/%CO2反响性/mg/(cm2h)耐压强度/N/m2体积密度/g/cm3真密度/g/cm3TY-15545322TY-26050302TY-316555292铝电解槽简介 (1)铝电解槽的演变
19、在铝电解工业中,电解槽的大小,一般也称电解槽的容量,皆以其电流强度的大小表示。铝电解槽的电流强度,也是经历了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各国铝厂的系列电解槽的电流强度,在2-5万安培,战后到1952年开展到6-8万安培。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到15-20万安培,目前如此已达到30万安培以上,并已开始研究开发更大容量的电解槽。第一阶段初期的预焙槽 在铝电解法投入工业生产初期,电解槽很小,电流强度低,使用的阳极是预焙的石墨或碳素制成的,阳极电流密度高达6-7A/cm222,电耗降至20000 kW.h/t铝。第二阶段旁插槽 早在1923年挪威就开始采用8000A的旁插槽。美国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解 电解铝 生产 实用 工艺技术 大全 入门 精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09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