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彩灯控制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音乐彩灯控制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彩灯控制器课程设计说明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 . . 音乐彩灯控制器第一部分: 实验总述音乐彩灯控制器是用音乐信号控制多组颜色的彩灯,利用其亮度变化反映音乐信号的强弱.从而使灯的变化规律与音频信号的规律与电平大小相对应,是一种将听信号转换为视信号的装置.用来调节听众欣赏音乐时候的气氛和情绪.一.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设计音乐彩灯控制器,要求将输入音乐信号分为高,中,低三个频段,并且分别控制三种颜色的彩灯.每组彩灯的亮度随各自输入音乐信号大小分为八个等级.输入信号最大时,彩灯最亮.当输入信号的幅度小于10mv时,要求彩灯全亮.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基本部分:(1) 高频段 2000-4000HZ,控制黄灯(2) 中频短 500-1200HZ
2、, 控制绿灯(3) 低频段 50-250HZ, 控制红灯(4) 电源电压交流220V,输入信号幅度=10mv发挥部分:输入信号幅度小于10mv时,彩灯亮暗闪烁二.要求完成的任务(1)计算参数,安装调试设计的电路.(2)画出完整电路图,写出设计总结报告.第二部分:实验原理部分(一).设计框图与电路系统概述设计框图:电路系统概述:1声音信号要分为三个频段,所以第一步要通过滤波器进行滤波,将音频信号按要求分为三个频段。2经过放大器把毫伏级的声音信号放大为与比较信号可比的信号。由于直流信号才可比较,所以在进入比较器前先进行整流。3同步脉冲通过简易的数模转换产生阶梯波,放大后的信号与其比较产生高低电平,
3、再和同步脉冲相与产生个数不同的脉冲去触发三极管,由触发脉冲的个数决定彩灯的亮度。4如果音乐信号小于10mV,用比较器产生高电平使或门的输出总为高电平,产生的高电平与1HZ的脉冲信号进行与,从而使灯亮暗闪烁。 (二).实验电路结构与分块电路原理由本实验设计要求可将试验电路基本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即1电压转换部分2语音信号的输入部分3基本信号的放大部分4,滤波选频部分(核心)5幅度控制部分6 .输出显示部分710毫伏比较扩展部分第三部分: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与原理说明下面分别从以上几个分块电路说明该彩灯控制器的设计原理与过程.1. 电源电路:由于实验给出电源为220V交流电,而实验所需芯片的工作电压
4、大致在512V,故需要首先设计一个电压转换部分,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5V,12V,相当于一个直流稳压源,以供数字和模拟芯片正常工作。其转换电路如下所示:变压器变压,再经过全波整流电路和滤波电容得+12V和-12V直流电压作为运算放大器的电源。+12V经过W7805稳压后得到+5V的电压,供TTL数字集成电路使用。2语音信号的输入部分本实验中,音乐信号的输入由MP3音乐信号实现,可由下面两种方式输入:方案一:直接输入。方案二:音乐信号由麦克输入:本实验中音乐信号的输入由小话筒实现,外界的音乐信号通过麦克将声音信号转换成为一定的电信号以驱动后面电路随音乐进行变化。话筒上有两个引脚,一引脚接地,
5、另一引脚输出由话筒转化成的电信号。话筒本身是有源器件,不需要外加直流电源。为了将比较微小的语音信号体现得比较清楚,在输出端给一个外加的直流电源,与1K电阻相连后接到输出端,相当于加一个直流分量。方案比较:由于考虑到麦克干扰比较大,效果不是特别理想,频率和幅度都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相比之下MP3音乐信号纯度较好,而且存在小于10mV的语音信号,所以把它作为语音信号的输入部分。3.放大部分:由于音乐信号的幅度十分有限,仅为十几毫伏,为了驱动后面的电路,必须将输入信号放大后再经过选频等一系列处理。放大电路可以采用很多的形式,比如LM339芯片,普通的三极管放大等等。由于无特殊要求,故本实验只选用普通
6、的反相放大器即可.具体电路如图二所示:(以放大26倍为例)4.滤波选频部分(核心与难点)滤波部分是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选频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彩灯的最终显示效果,但参数的设计也是本实验的难点所在,理想状态下的滤波器是不存在的。在理想条件下,选频可通过窄带滤波器实现.满足设定频率的信号部分可以通过滤波器控制后面的信号,不满足的部分则被滤波,信号大大得到衰减。常用的滤波器有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压控电压源滤波器,无限增益滤波器等多种,本实验对此依依分析,仿真和搭接,并通过实际所得状态图进行合理恰当的选择。方案二原理图如下:低频段窄带低通电路通带与阻带的幅度对比滤波效果较为理想,过渡带较窄,阻
7、带衰耗较大,基本满足选频要求, 设计参数:频段R1C1R2C2低32K0.1U6.4K0.047U中32K0.1U2.8K0.1U高8.2K0.01U8.2K0.047U高频段与中频段的实验效果与低频段相似,均较为理想.改进:由于只需要对音频信号分为三个频段,而带通滤波器对设计电路的要求较高,所以用一个高通和一个低通滤波器代替原来高频和低频的两个带通滤波器.这样使一样阶数下滤波器的效果更加理想而不降低题目要求.由此得出以下方案. 方案三:采用有源带通滤波电路来实现。如下图所示,该带通滤波电路由低通与高通滤波器级联得到。其上限截止频率取决于低通滤波器,下限截止频率取决于高通滤波器。选取合适的RC
8、值即可实现要求的带通频率。该方法的优点是:用该滤波方法构成的带通滤波器的通带较宽,通带截止频率易于调整,因此多用作测量信号噪声比的音频带通滤波器,但该实验的带通都较窄。高低频率的参数计算公式:二阶有源滤波器的低通滤波:高通滤波:计算后得具体数值为:频段R1=R2R5=R6R3=R7R4=R8C3=C4C1=C2低频60 K300 K10 K15 K001F001F中频32K6.4K10K15 K0.1F0.1F高频8k4010k15k1F001F方案四: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越窄,选择性越好,也就是电路的品质因数Q越高。其中Q=foBW ;Fo=;BW=FhFl 。鉴于此,改用下述
9、带通滤波,以实现窄而稳定的通频带,符合实验要求。这种电路的优点在于改变Rf和R1的比值就可改变频宽而不影响中心频率。带宽较窄,选择性好。方案五:根据题目要求,考虑到高阶滤波对非选通频率的衰减大,我们设计了四阶的带通滤波器参数。具体参数如下所示: R1 R2 R3 C1 C250250HZ 15K 22K 165K 0.01U 0.1U 5001200HZ 15K 20K 30K 0.01U 0.01U20004000HZ 1.8K 22K 8.1K 102J 0.01U四阶带通滤波器方案比较:方案一的集成度高,选择性好,稳定度高,但价钱较高,对于该实验而言,需要三片芯片,会造成成本太高,不适宜
10、产品的普与。方案二至方案五各有优缺点,经过在面包板上模拟,发现对于高中频段,二阶有源滤波效果就可以满足要求;对于低频段,由于低频段较小,可以不做选择,故采用低通滤波实现上限截频。实验最终原理电路,滤波器部分:1. 低通滤波器选择出低频段信号:输入信号为10Hz时的幅度输入信号为250Hz时的幅度实际搭界电路与理论值有差距,将两个电阻分别改为2.7K和4.3K,实现了截频为290Hz的低通滤波.2.中低频段和高频段的电路:中频段:500-1.5KHZ 高频段:20004000HZ 频段R1=R2R5=R6R3=R7R4=R8C3=C4C1=C2高频8k4010k10k1F001F中频32K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 彩灯 控制器 课程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09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