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悬架系统方案.doc
《汽车设计悬架系统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设计悬架系统方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 . 目录第1章 悬架的结构形式的选择 第一节 悬架的构成和类型 第二节 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第三节 前后悬架的选择第2章 悬架主要参数的选择 第一节 悬架性能参数的选择 第二节 悬架的自振频率第三节 侧倾角刚度第四节 悬架的静动挠度的选择第3章 弹性元件的设计分析与计算 第一节 前悬架弹簧 第二节 后悬架弹簧第4章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分析与计算 第一节 导向机构设计要求 第二节 麦弗逊独立悬架示意图 第三节 导向机构受力分析 第四节 横臂轴线布置方式 第五节 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第5章 减震器的设计分析与计算 第一节第1章 悬架的结构形式的选择1.1悬架的构成和类型1.1.1 构成
2、(1)弹性元件具有传递垂直力和缓和冲击的作用。常见的弹性元件有: 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空气弹簧、油气弹簧、橡胶弹簧等。 (2)导向装置其作用是传递除弹性元件传递的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常见的导向装置有:斜置单臂式、单横臂式、双横臂式、双纵臂式、麦弗逊式等。 (3)减震器具有衰减振动的作用。常见的减震器有:简式减震器、充气式减震器、阻力可调式减震器等。 (4)缓冲块其作用是减轻车轴对车架的直接冲撞,防止弹性元件产生过大的变形。 (5)横向稳定器其作用是减少转弯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和横向角振动。1.1.2 类型 悬架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1)非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的特点是:左
3、、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连接。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作可靠。缺点是:由于整车布置上的限制,钢板弹簧不可能有足够的长度(特别是前悬架),使之刚度较大,所以汽车平顺性较差。 簧下质量较大。 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左、右车轮相互影响,并使车轴和车身倾斜。 当两侧车轮不同步跳动,车轮会左、右摇摆,使前轮容易产生摆振。 前轮跳动时,悬架易与转向传动机构产生运动干涉。 汽车转弯行驶时,离心力也会产生不利的轴转向特性。 车轴上方要求有与弹簧行程相适应的空间。然而由于非独立悬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以与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弹性元件等优点,非独立悬架多用于载货汽车和大客车的前、后悬架
4、。 (2)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的特点是: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与车架连接。优点是:簧下质量小。 悬架占用的空间小 弹性元件只承受垂直力,所以可以用刚度小的弹簧,使车身振动频率降低,改善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由于采用了断开式车轴,所以能降低发动机的位置高度,使整车的质心高度下降,改善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左、右车轮各自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可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同时在好的路面上能获得良好的地面附着能力。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维修困难然而由于独立悬架具有以上优点,因此现代轿车多采用独立悬架。1.2 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独立悬架又可以分为双横臂式、单横臂式、双纵臂式、单纵臂式、单斜臂式、麦弗逊式
5、和扭转梁随动臂式等。对于不同形式的独立悬架,不仅结构特点不同,而且许多基本特性也有较大区别。评价时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侧倾中心高度 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 悬架倾角刚度 横向刚度 不同形式悬架的特点 导向机构形式 特性双横臂式单横臂式单纵臂式单斜臂式麦弗逊式扭转梁随动臂式侧倾中心高度比较低比较高比较低居单横臂和单纵臂之间比较高比较高车轮相对车身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变化车轮外倾角与主销倾角均有变化车轮外倾角与主销倾角变化大主销倾角变化大有变化变化小左右轮同时跳动时不变轮距变化小,故轮胎磨损速度慢变化大,故轮胎磨损速度快不变变化不大变化很小不变悬架侧倾角刚度较小,需要有横向稳定器较大,可不装横向稳定器
6、较小,需要用横向稳定器居单横臂式和单纵臂式之间较大,可不装横向稳定器横向刚度横向刚度大横向刚度小横向刚度较小横向刚度大占用的空间尺寸占用较多的空间占用较少的空间几乎不占用高度空间占用的空间小1.3 前后悬架的选择目前汽车的前后悬架采用的方案有:前轮和后轮均采用非独立悬架;前轮采用独立悬架,后轮采用非独立悬架;前轮和后轮均采用独立悬架。由于麦弗逊独立悬架具有以下特性:车轮相对车身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变化小;轮距变化很小;悬架侧倾角刚度较大,可不装横向稳定器;横向刚度大;占用空间小。故此次设计前后轮均采用麦弗逊独立悬架。第二章 悬架主要参数的选择2.1 悬架性能参数的选择悬架设计可大致分为结构型式与
7、主要参数选择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有时还要反复交叉进行。由于悬架的参数影响到许多整车特性,并且涉与其他总成的布置,因而一般要与总布置共同协商确定。2.2 悬架的自振频率悬架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汽车行驶时振动越剧烈,则平顺性越差。由于个体对振动的反应千差万别,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平顺性评价指标。n=/2=/2n-悬架的频率M-簧载质量K-悬架的刚度悬架频率n随簧载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人体最舒适的频率围为1.6Hz,如果要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频率保持在11.6Hz。依据ISO2631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指南,轿车的自振频率围为0.71.6Hz,对于簧载质量大的车型取偏小的方
8、向,(大致为1Hz或更低)本设计选的围是0.71.6Hz。取n1=1.2Hz;悬架n1/n2=0.9所以n2=1.3Hz悬架的刚度Ka+b=1.25+1.35=2.6m前:a/a+b=1.25/2.6=0.48后:b/a+b=1.35/2.6=0.52m1=1650*0.52=856.7Kgm2=1650*0.48=793.3Kgms1=856.7 50=801.7Kgms2=793.3 65=728.3Kg依据悬架刚度公式可得:=(K / M)-悬架的角速度K-悬架的刚度m-簧上质量即K = 2m2.3侧倾角刚度 随着汽车车速的不断提高,所设计的悬架不仅应该保持良好的行驶稳定性,还应该保证良
9、好的操作稳定性。在悬架的性能参数中,以前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的分配以与侧倾中心高度值对操作稳定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选择悬架的主要参数时还要加以考虑。在汽车转弯时,为了使车身的侧倾角不超过规定值(按规定总体设计要求,当侧向惯性力不超过车重的1/4时,车身的侧倾角不大于6度7度)。悬架应该有足够的侧倾角刚度。所谓的侧倾角刚度的侧倾力矩。侧倾角刚度不足会使汽车转弯时由于侧倾角过大使乘客有不稳定的感觉。侧倾角过大,会有减轻驾驶员的路感,防害他正确的掌握车速。所以,对侧倾角刚度要选择适当。从汽车理论中知,为了保证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希望汽车有一些不足的转向,而不希望有过多的转向。而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会影响到车轮
10、的侧倾角,前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值的不同匹配就会改变前后轮的侧倾角的比值,从而改变转向特性。则前后悬架的单个弹簧的侧倾角刚度值为:n1=/4=(n1*2)2 * ms1 /2=(1.2*6.28)2 *801.7/2=22765N/mn2=/4=(n2*2)2 * ms1 /2=(1.3*6.28)2 *728.3/2=24271N/m2.4 悬架的静动挠度的选择 悬架的静挠度fc是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的载荷Fw与此时的悬架的刚度之比,即fc=Fw/c。汽车前后悬架与其簧上质量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因现代汽车的质量参数分配系数近似等于1,于是汽车前后轴上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设计 悬架 系统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096881.html